一种输液港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11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港贴膜,该贴膜本体(1)的底部设有黏胶层和衬垫层(3),所述黏胶层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张离型纸(2);所述衬垫层(3)位于所述贴膜本体(1)靠近中心的位置,该衬垫层(3)的尺寸与置留针针翼(4)的尺寸对应,同时,该衬垫层(3)包含两组,该两组衬垫层(3)并列设置且其外侧边(31)分别黏贴在所述贴膜本体(1)的底部;所述衬垫层(3)厚度为0.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港贴膜


[0001]本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港贴膜。

技术介绍

[0002]输液港,也称静脉港,是一种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0003]输液港置留针在插入人体皮下后通常采用医用贴膜对其进行固定,现有的贴膜均是将置留针针翼部分直接固定在患者皮肤上,尤其对于一些长时间使用置留针的患者,置留针的针翼部分会对患者皮肤造成压疮,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0004]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设计了一种输液港贴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液港贴膜,该贴膜撕贴方便,舒适性强,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港贴膜,包含贴膜本体(1),该贴膜本体(1)的底部设有黏胶层和衬垫层(3),所述黏胶层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张离型纸(2);所述衬垫层(3)位于所述贴膜本体(1)靠近中心的位置,该衬垫层(3)的尺寸与置留针针翼(4)的尺寸对应,同时,该衬垫层(3)包含两组,该两组衬垫层(3)并列设置且其外侧边(31)分别黏贴在所述贴膜本体(1)的底部;所述衬垫层(3)厚度为0.8

1.2cm。
[0007]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衬垫层(3)的尺寸与置留针针翼(4)的尺寸对应的具体结构包含:
[0008]衬垫层(3)的尺寸等于所述置留针针翼(4)的尺寸;
[0009]或,衬垫层(3)的外周尺寸较所述置留针针翼(4)的尺寸大于0.3

05cm
[0010]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衬垫层(3)为层叠的蝶翼结构,构成该衬垫层(3)的材料包含无菌纱布或无菌海绵。
[0011]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至少设置有衬垫层(3)位置的所述贴膜本体(1)为透明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该输液港贴膜的优势在于:该贴膜在与输液港针翼4接触的部位设有一定厚度的衬垫层3,使用时,该一定厚度的衬垫层3可垫在针翼4的下面,并与设有黏胶层的贴膜部分配合实现对置留针的固定,也即,本申请该贴膜在使用时采用衬垫层3将患者皮肤与输液港针翼4部分隔离,避免针翼4对患者皮肤造成压疮现象的发生,另外,本申请该贴膜在使用时输液港的针翼4不被黏胶层粘结,而是采用一定厚度的衬垫层3与贴膜本体1间形成的一定强度的张力对置留针进行压迫,如此不仅便于撕下贴膜,且不会出现在撕贴膜操作中因其不易与针翼4分离而给患者带来不适感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液港贴膜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沿A

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液港贴膜的与输液港针翼4的使用状态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贴膜本体1,离型纸2,斯耳21,衬垫层3,外侧边31,针翼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用作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和及其应用。
[002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液港贴膜,如图1

3所示,包含贴膜本体1,该贴膜本体1可为方形或圆形结构,本实施例优选为长方形结构,该贴膜本体1的底部设有黏胶层和衬垫层3,黏胶层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张离型纸2,本实施例为了方便撕取离型纸2,优选在离型纸2的一侧设有斯耳21,该黏胶层与现有传统医用贴膜所用黏胶相同;衬垫层3位于贴膜本体1靠近中心的位置,如此可增加贴膜固定的稳定性,该衬垫层3用于将输液港针翼4与患者皮肤分离,避免针翼4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进而造成压疮现象的出现,该衬垫层3的尺寸与置留针针翼4的尺寸对应,同时,该衬垫层3包含两组,该两组衬垫层3并列设置且其外侧边31分别黏贴在贴膜本体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衬垫层3的外侧边31是指两组衬垫层3相对侧的另一侧,该设计方式使得两组衬垫层3构成了一蝶翼结构,如此便于在使用时将衬垫层3放置于针翼4的下方;衬垫层3厚度为0.8

1.2cm,优选为1cm,本实施例中,经验证,该厚度的衬垫层3能够避免对置留针在皮下的位置的影响,且该厚度的衬垫层3能够与设有黏胶层的贴膜部分配合在置留针针翼4部分形成一定强度的张力,该张力能够压迫置留针和针翼4部分进而实现对两者的固定。
[0021]本实施例使用原理包含:在固定置留针时:先将衬垫层3放置在置留针针翼4的下方,然后一手继续按住置留针,一手将离型纸2与黏胶层分离,然后再将贴膜的黏胶层推开使其黏贴在患者皮肤上以实现对置留针的固定,如图4所示,采用上述步骤,能够使设有黏胶层的贴膜部分与具有一定厚度的衬垫层3相互配合以实现在置留针针翼4部分形成一定强度的张力,该强度的张力能够压迫置留针以及针翼4部分进而实现对两者的固定;在撕掉贴膜时:护士一手按住置留针针翼4部分,另一只手将位于置留针外周的贴膜本体1与患者皮肤分离即可。
[0022]可见,本实施例该贴膜在使用时采用衬垫层3将患者皮肤与输液港针翼4部分隔离,避免针翼4对患者皮肤造成压疮现象的发生,另外,本实施例该贴膜在使用时输液港的针翼4不被黏胶层粘结,而是采用一定厚度的衬垫层3与贴膜本体1间形成的张力对置留针进行压迫,如此不仅便于撕下贴膜,且不会出现在撕贴膜操作中因其不易与针翼4分离而给患者带来不适感的问题,也即,本实施例该贴膜撕贴方便,舒适性强,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0023]作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衬垫层3的尺寸与置留针针翼4的尺寸对应的具体结构包含:
[0024]衬垫层3的尺寸等于置留针针翼4的尺寸;
[0025]或,衬垫层3的外周尺寸较置留针针翼4的尺寸大于0.3

05cm,优选衬垫层3的外周尺寸较较置留针针翼4的尺寸大于05cm,如此能够更好的实现衬垫功能。
[0026]作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衬垫层3为层叠的蝶翼结构,构成该衬垫层3的材料包含无菌纱布或无菌海绵;将衬垫层3设置为层叠状的目的在于,便于操作者(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在置留针针翼4下铺放衬垫层3的层数,例如,当患者手为瘦弱修长型,则为了满足张力需求需将衬垫层3全部铺设于针翼4的下方,当患者手较圆胖,则可选择部分衬垫层3铺设于针翼4的下方。
[0027]作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为了方便观察针翼4的位置,优选将设置有衬垫层3位置的贴膜本体1设置为透明结构。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端”、“底部”、“上”、“下”、“外侧”“内侧”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机构必须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同时,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港贴膜,其特征在于,包含贴膜本体(1),该贴膜本体(1)的底部设有黏胶层和衬垫层(3),所述黏胶层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张离型纸(2);所述衬垫层(3)位于所述贴膜本体(1)靠近中心的位置,该衬垫层(3)的尺寸与置留针针翼(4)的尺寸对应,同时,该衬垫层(3)包含两组,该两组衬垫层(3)并列设置且其外侧边(31)分别黏贴在所述贴膜本体(1)的底部;所述衬垫层(3)厚度为0.8

1.2c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贴膜,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娜胡明菲林英李梅李慧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