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池管廊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99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滤池管廊通风结构,涉及管廊的技术领域,包括管廊本体,管廊本体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室外连通的进风管道,进风管道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鼓风机,进风管道固定连接有分支管道,分支管道的出口用于与排水阀门对应,分支管道内固定连接有第二鼓风机,管廊本体固定连接有出风管道。本申请空气沿着分支管道朝靠近排水阀门的方向移动,从而对附着在排水阀门上的水分吹干,管廊本体内的空气从出风管道排出,使得管廊本体内空气流通,湿气和水汽可以通过空气流动的方式被带到室外或者被新鲜空气吸收,从而减少管廊本体内的湿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潮湿,解决了管廊内潮湿的问题。解决了管廊内潮湿的问题。解决了管廊内潮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池管廊通风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管廊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滤池管廊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的管线公共隧道,可以将燃气、电力、通信、热力、给水、排水等市政管线集中铺设在隧道内,管廊日常需要通风换气,以保证运维人员进入管廊内部进行管线安装、巡视及检修的环境要求。
[0003]自来水厂一般砂滤池排水阀门均安装在管廊内,管廊内空气不流通,水汽积聚,湿度很高,且管廊顶板的凝结水容易滴到排水阀门的限位开关控制箱。控制箱门不密封,而且氯味很重,使限位开关金属部分容易被潮湿氯气给腐蚀,造成限位开关不就位,引起滤池排水阀门故障,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池管廊通风结构,为了解决管廊内潮湿的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滤池管廊通风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管廊本体,所述管廊本体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室外连通的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鼓风机,所述进风管道固定连接有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的出口用于与排水阀门对应,所述分支管道内固定连接有第二鼓风机,所述管廊本体固定连接有出风管道。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鼓风机将室外的空气吸进进风管道内,空气沿着进风管道朝靠近分支管道的方向移动,第二鼓风机将进风管道内的空气吸进分支管道内,空气沿着分支管道朝靠近排水阀门的方向移动,从而对附着在排水阀门上的水分吹干,管廊本体内的空气从出风管道排出,使得管廊本体内空气流通,湿气和水汽可以通过空气流动的方式被带到室外,从而减少管廊本体内的湿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潮湿,解决了管廊内潮湿的问题。
[0007]可选的,所述进风管道进风口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内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通过通风管道进入到进风管道内,防尘网减少灰尘和异物进入到管廊本体内,即减少灰尘和异物附着在排水阀门上,减少对排水阀门清洗的频率。
[0009]可选的,所述通风管道内滑移连接有用于与所述防尘网抵接的刮料板,所述刮料板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通风管道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刮料板滑移的驱动组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刷毛对附着在防尘网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保持防尘网表面的干净,便于空气顺利通过防尘网进入进风管道内。刷毛是一种柔软、有弹性的纤维,减少刷毛对防尘网的磨损,延长防尘网的使用寿命。刷毛具有吸水性,能够对附着在防尘网上的水分进行吸收,减少水分进入到进风管道内,保持管廊内干燥。
[0011]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带、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驱动件,所述从动齿轮
和所述主动齿轮均转动连接在所述通风管道内,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通风管道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齿轮带套设在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均与所述齿轮带啮合,所述刮料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齿轮带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刮料板移动时,驱动件驱动主动齿轮绕着驱动件的输出端的轴心线转动,主动齿轮带动齿轮带转动,刮料板随着齿轮带的移动而移动,从而便于将附着在防尘网身上的灰尘朝防尘网的一侧移动,便于对灰尘进行收集。
[0013]可选的,所述刮料板远离所述齿轮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通风管道设置有用于所述导向块卡入且滑移的导向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刮料板滑移时,导向块沿着导向槽滑移,导向块与导向槽的滑移配合,对刮料板的滑移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从而提高刮料板滑移的稳定性,便于刮料板对附着在防尘网上的灰尘进行刮除。
[0015]可选的,所述通风管道滑移连接有集尘箱,所述通风管道设置有用于所述集尘箱卡入且滑移的容纳腔,所述刮料板用于带动附着在所述防尘网上的灰尘朝靠近集尘箱的方向移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料板带动灰尘进入道集尘箱内,便于对灰尘进行收集,拉动收集箱便于将集尘箱内的灰尘进行处理;集尘箱沿着容纳腔滑移,集尘箱与容纳腔的滑移配合,对集尘箱的滑移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从而提高集尘箱滑移的稳定性。
[0017]可选的,所述通风管道连接有干燥网,所述干燥网位于所述集尘箱与所述第一鼓风机之间。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网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湿气,从而减少空气中水分的含量,从而减少水分进入到进风管道内,保持管廊内干燥。
[0019]可选的,所述通风管道滑移连接有框架,所述干燥网连接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通风管道设置有用于所述框架卡入且滑移的滑腔。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网连接在框架上,当干燥网吸收水分足够多时,将框架抽出滑腔,便于对干燥网进行更换。框架与滑腔的滑移配合,对框架的滑移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从而提高框架滑移的稳定性。
[0021]可选的,所述框架设置有凸块,所述集尘箱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块配合的凹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集尘箱时,框架随着集尘箱的移动而移动,在对集尘箱内的灰尘进行处理时,能够同时对干燥网的情况进行观测。
[0023]可选的,所述通风管道转动连接有用于覆盖所述通风管道的进风口的挡板。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没有使用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时,挡板对通风管道的进风口进行覆盖,从而减少灰尘覆盖在防尘网上。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第一鼓风机将室外的空气吸进进风管道内,空气沿着进风管道朝靠近分支管道的方向移动,第二鼓风机将进风管道内的空气吸进分支管道内,空气沿着分支管道朝靠近排水阀门的方向移动,从而对附着在排水阀门上的水分吹干,管廊本体内的空气从出风管道排出,使得管廊本体内空气流通,湿气和水汽可以通过空气流动的方式被带到室外或者被新鲜空气吸收,从而减少管廊本体内的湿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潮湿,解决了管廊内潮湿的
问题。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的剖视图。
[0029]图3是图2的A区域的放大图。
[0030]图4是通风管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图4的剖视图之一,示出了主动齿轮。
[0032]图6是图4的剖视图之二,示出了导向槽。
[0033]图7是图6的B区域的放大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管廊本体;11、空腔;12、进风管道;13、第一鼓风机;14、分支管道;15、第二鼓风机;16、出风管道;2、通风管道;21、挡板;22、容纳腔;23、防尘网;24、滑腔;25、导向槽;3、集尘箱;31、安装槽;32、凹槽;4、框架;41、干燥网;42、凸块;5、刮料板;51、刷毛;52、导向块;6、驱动组件;61、齿轮带;62、主动齿轮;63、从动齿轮;64、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池管廊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廊本体(1),所述管廊本体(1)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室外连通的进风管道(12),所述进风管道(12)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鼓风机(13),所述进风管道(12)固定连接有分支管道(14),所述分支管道(14)的出口用于与排水阀门对应,所述分支管道(14)内固定连接有第二鼓风机(15),所述管廊本体(1)固定连接有出风管道(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池管廊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12)进风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管道(2),所述通风管道(2)内固定连接有防尘网(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池管廊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2)内滑移连接有用于与所述防尘网(23)抵接的刮料板(5),所述刮料板(5)固定连接有刷毛(51),所述通风管道(2)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刮料板(5)滑移的驱动组件(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池管廊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齿轮带(61)、主动齿轮(62)、从动齿轮(63)和驱动件(64),所述从动齿轮(63)和所述主动齿轮(62)均转动连接在所述通风管道(2)内,所述驱动件(64)固定连接在所述通风管道(2)上,所述主动齿轮(62)与所述驱动件(6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64)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62)转动,所述齿轮带(61)套设在所述主动齿轮(62)和所述从动齿轮(63)上,所述主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锋王蕾李碧科傅丽华何炉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