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分式的注入头与井控装置集成撬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947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钻井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拆分式的注入头与井控装置集成撬,包含第一撬座和第二撬座;所述第二撬座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撬座的后侧面;所述第一撬座上设置有接管操作架和鹅颈托架;所述鹅颈托架用于固定鹅颈;所述第二撬座上远离所述第一撬座的一侧设置有注入头座;所述注入头座用于连接注入头远离所述鹅颈的一端。使用该可拆分式的注入头与井控装置集成撬,能解决现有的用于注入头和井控装置的撬装运输方式无法在运输成本和井口空间占用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井口空间占用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井口空间占用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分式的注入头与井控装置集成撬


[0001]本技术涉及钻井设备
,特别是一种可拆分式的注入头与井控装置集成撬。

技术介绍

[0002]注入头与井控装置是连续管作业机的关键部件,注入头用于下放连续油管,其上连接有鹅颈和防喷盒;井控装置一般包含用于放置防喷管的支架和用于供操作人员进行接管作业的工作平台。
[0003]注入头与井控装置的运输,目前有自走车运输和撬装运输。对于小规格连续管作业机注入头,也可以与滚筒一起拖车运输;但是对于中大规格续管作业机注入头,受限于较大结构尺寸,一般不和滚筒一车运输。
[0004]由于注入头外尺寸较大,容易对运输造成阻碍,对于注入头和井控装置的撬装运输,一种现有方式是将注入头上的各组件,如鹅颈和防喷盒拆除,并将拆分后的各组件分别放置于不同撬座上独立运输,井控装置也通过独立的撬座单独运输;但这种方式需要的撬座数量多,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且运输就位后需要重新组装鹅颈和防喷盒,时间成本大,工作效率低。
[0005]另一种现有的撬装运输方式是将注入头倾斜放置,与井控装置布置于同一个撬座上;从而既能够减小注入头沿高度方向的尺寸,又能减少撬座的数量;但注入头倾斜放置会导致撬座沿水平方向的尺寸增大,在作业时停放在井口附近会占用大量的井口附近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用于注入头和井控装置的撬装运输方式无法在运输成本和井口空间占用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拆分式的注入头与井控装置集成撬。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可拆分式的注入头与井控装置集成撬,包含第一撬座和第二撬座;所述第二撬座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撬座的后侧面;所述第一撬座上设置有接管操作架和鹅颈托架;所述鹅颈托架用于固定鹅颈;所述第二撬座上远离所述第一撬座的一侧设置有注入头座;所述注入头座用于连接注入头远离所述鹅颈的一端。
[0009]第一撬座和第二撬座的可拆卸连接参考现有技术可以通过如螺纹连接、榫卯连接的方式实现。
[0010]接管操作架的设计参考现有井控装置设计,需要具备固定短防喷管、长防喷管的结构,以及供操作人员进行接管作业的平台。
[0011]注入头座和注入头的连接视注入头的尺寸而定,如若注入头长度过长妨碍运输,则注入头座可配置为当注入头连接于注入头座,注入头相对水平面倾斜,从而减少注入头所占据的沿竖直方向的空间;鹅颈托架能够固定鹅颈即可,鹅颈托架的布置位置应满足当
注入头安装于注入头座时,鹅颈能够与鹅颈托架连接。
[0012]本方案包含第一撬座和第二撬座,其中第一撬座上表面设置有接管操作架,将第一撬座放置于井口处,第一撬座及其上的接管操作架可以起到井控装置的作用;第二撬座包含注入头座,可以用于连接注入头,且第一撬座上设置有鹅颈托架,当注入头与注入头座连接时,鹅颈可以放置于鹅颈托架上,从而能在运输过程中保证注入头和鹅颈的固定可靠;运输时,第一撬座和第二撬座相互连接,可以整体运输,从而减少运输模块的数量,进而降低运输成本。
[0013]当运输至现场时,可将第一撬座与第二撬座分离,将第一撬座放置于井口附近作为井控装置,将第二撬座放置于远离井口的位置,避免占用井口附近的空间,即本方案即能减少运输成本,又能避免占用井口附近过大的空间。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接管操作架包含人员平台;所述人员平台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接管操作架,所述人员平台能够转动至平行于所述第一撬座上表面或垂直于所述第一撬座上表面。
[0015]转动连接可参考现有技术使用如铰链、转轴的形式;人员平台能够转动至平行于第一撬座上表面或垂直于第一撬座上表面,可以采用如转轴平行第一撬座上表面的布置;人员平台用于供操作人员行走,其数量和位置视实际需求设置。
[0016]本方案的操作架包含可旋转的人员平台;工作时,第一撬座放置于地面,当人员平台旋转至平行于第一撬座上表面,即人员平台水平,则操作人员可站立于人员平台并进行接管作业;当人员平台旋转至垂直于所述第一撬座上表面,即人员平台竖直,人员平台所占据的沿水平方向空间转变为沿竖直方向空间,本方案的可拆分式的注入头与井控装置集成撬沿水平方向的尺寸减少,能够方便运输。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还包含护栏;所述人员平台远离所述接管操作架的边缘还转动连接有护栏;所述护栏能够转动至平行于所述人员平台或垂直于所述人员平台。
[0018]转动连接可参考现有技术使用如铰链、转轴的形式;护栏能够转动至平行于人员平台或垂直于人员平台,可以采用如转轴平行人员平台的布置;护栏用于防止人员或物品从人员平台边缘滑落,每个人员平台可以设置多个护栏。
[0019]本方案为人员平台连接了可旋转的护栏;工作时,第一撬座放置于地面,当人员平台旋转至平行于第一撬座上表面,将护栏旋转至垂直于人员平台,即竖直状态,可以防止人员或物品从人员平台边缘滑落;当人员平台旋转至垂直于所述第一撬座上表面,将护栏旋转至平行于人员平台,即保持竖直状态,避免占用沿水平方向的空间,从而不会对运输造成阻碍。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接管操作架左右两端和/或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人员平台和对应的所述护栏;所述人员平台旋转至平行于所述第一撬座上表面,且所述护栏旋转至垂直于所述人员平台时,相对的两侧的所述护栏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栏杆。
[0021]相对的两侧护栏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栏杆即,左右两端之间的护栏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栏杆和/或前后两端之间的护栏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栏杆;相对的两侧的护栏之间可以设置多个栏杆。
[0022]本方案对应接管操作架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人员平台和护栏的情形;由于人员平台
和护栏均可旋转,因此左右两侧的护栏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动,设置恒定长度且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栏杆会对护栏的旋转造成阻碍,因此本方案设置可拆卸的栏杆,当人员平台旋转至平行于第一撬座上表面且护栏旋转至垂直于人员平台时,栏杆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右两侧的护栏,防止由于左右两侧护栏之间没有连接而发生人员或物品跌落;当需要将人员平台旋转至垂直于第一撬座上表面且护栏旋转至平行于人员平台时,拆除栏杆,防止对人员平台和护栏的旋转造成阻碍。
[002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栏杆是铁链。
[0024]本方案选用铁链作为栏杆,当铁链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右两侧的护栏时能起到防护作用,当拆下铁链时,可将铁链盘绕起来从而方便收纳。
[002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撬座和所述第二撬座通过销轴连接。
[0026]销轴的轴线可以沿各种方向,如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销轴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当存在多个销轴时,各销轴的轴线可以相互平行,也可以不相互平行。
[0027]本方案通过销轴实现第一撬座和第二撬座的可拆卸连接,相比于其它可拆卸连接方式,如螺纹连接,本方案没有垫片或螺母,也无需拧螺钉或螺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分式的注入头与井控装置集成撬,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撬座(3)和第二撬座(2);所述第二撬座(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撬座(3)的后侧面;所述第一撬座(3)上设置有接管操作架(31)和鹅颈托架(313);所述鹅颈托架(313)用于固定鹅颈(13);所述第二撬座(2)上远离所述第一撬座(3)的一侧设置有注入头座(21);所述注入头座(21)用于连接注入头(11)远离所述鹅颈(13)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分式的注入头与井控装置集成撬,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操作架(31)包含人员平台(312);所述人员平台(312)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接管操作架(31),所述人员平台(312)能够转动至平行于所述第一撬座(3)上表面或垂直于所述第一撬座(3)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分式的注入头与井控装置集成撬,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平台(312)远离所述接管操作架(31)的边缘还转动连接有护栏(311);所述护栏(311)能够转动至平行于所述人员平台(312)或垂直于所述人员平台(3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拆分式的注入头与井控装置集成撬,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操作架(31)左右两端和/或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人员平台(312)和对应的所述护栏(311);所述人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章杰夏宏克单代伟曾林程宥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