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34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漏,其包括地漏本体、地漏盖、集污件和按压弹跳组件;地漏本体设有下水通道;地漏盖盖设于地漏本体并用于将水引入下水通道,其上设有过孔;集污件由地漏本体直接或间接地支撑并设有连通下水通道的第一过滤孔;集污件位于地漏盖的下方,并被配置为适于通过过孔从地漏本体中取出;按压弹跳组件设有固定部和按压部;固定部与集污件固接;按压部被配置为在受到外力按压并释放时相对固定部停靠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于第一位置,按压部遮蔽过孔;于第二位置,按压部至少部分伸出并远离过孔,以便于取出集污件。该地漏能够收集杂物,且方便取出杂物。且方便取出杂物。且方便取出杂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漏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漏。

技术介绍

[0002]地漏是连接下水通道和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部分地漏的地漏盖直接盖设在地漏本体上,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跑位,失去过滤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的地漏会在地漏盖和地漏本体之间增加设置集污件,用来收集污垢并且具有过滤的作用。
[0003]上述方案虽然解决了地漏盖跑位无法过滤的问题。但是,每次需要清洗集污件时都需要先取下地漏盖,才能将集污件取出。地漏在使用的过程中,头发等杂物避免不了会缠绕在地漏盖上,当需要将集污件取出来清洗时,拿取不方便,且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收集杂物,且方便取出杂物的地漏。
[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方案一:一种地漏,其包括地漏本体、地漏盖、集污件和按压弹跳组件;地漏本体设有下水通道;地漏盖盖设于所述地漏本体并用于将水引入所述下水通道,其上设有过孔;集污件由所述地漏本体直接或间接地支撑并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本体(1),其设有下水通道(11);地漏盖(2),其盖设于所述地漏本体(1)并用于将水引入所述下水通道(11),其上设有过孔(22);集污件(3),其由所述地漏本体(1)直接或间接地支撑并设有连通所述下水通道(11)的第一过滤孔(311);所述集污件(3)位于所述地漏盖(2)的下方,并被配置为适于通过所述过孔(22)从所述地漏本体(1)中取出;按压弹跳组件(4),其设有固定部(41)和按压部(42);所述固定部(41)与所述集污件(3)固接;所述按压部(42)被配置为在受到外力按压并释放时相对所述固定部(41)停靠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按压部(42)遮蔽所述过孔(22);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按压部(42)至少部分伸出并远离所述过孔(22),以便于取出所述集污件(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42)包括圆珠笔按压弹跳机构(421)和盖体(422);所述圆珠笔按压弹跳机构(421)被配置为在受外力按压并释放时相对所述固定部(41)停靠于所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盖体(422)与所述圆珠笔按压弹跳机构(421)固接,其在所述第一位置时遮蔽所述过孔(22),在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伸出并远离所述过孔(2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422)包括第一本体(4221)和与所述第一本体(4221)上端连接的遮盖部(4222);所述第一本体(4221)套设并固接于所述圆珠笔按压弹跳机构(421);所述第一本体(4221)的外径小于所述遮盖部(4222)的外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遮盖部(4222)遮蔽所述过孔(22);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遮盖部(4222)伸出所述过孔(22)且与所述地漏盖(2)间存在拿取空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漏,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件(5);所述集污件(3)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地漏盖(2)的容置腔(31),所述第一过滤孔(311)设置在所述容置腔(31)的腔壁上;所述导流件(5)由所述地漏本体(1)支撑,并位于所述地漏盖(2)下方;所述导流件(5)上设有导向面(511);所述导向面(511)为从上至下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陈名豪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