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回透率的烟叶真空回潮中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931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回透率的烟叶真空回潮中转装置,包括烟箱及底座,底座由四根外围支撑件及若干根中间支撑件组成,外围支撑件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用于支撑烟箱底部四边;若干根中间支撑件交错布置,用于支撑烟箱中间区域,中间支撑件纵截面为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上底边长小于150mm;该中转装置采用梯形支撑结构,在保证底座有足够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减小与烟箱底部孔板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烟箱底部的透汽面积,提高了回透率和回透均匀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回透率的烟叶真空回潮中转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烟叶真空回潮
,具体涉及一种高回透率的烟叶真空回潮中转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真空回潮机用于制丝生产线投料段,用于去除片烟中的杂味和青杂气,提高烟叶含水率和温度,增加烟叶韧性,减少烟叶在加工过程中的造碎、降低烟叶损耗,以及杀虫灭卵起到重要作用。
[0003]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烟箱来转运烟叶。目前,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烟箱多如中国专利CN201323860Y中的烟草加工回潮用周转箱,其四周及底部均呈为网状结构,使用时,烟箱由输送链运送至真空回潮机底部透汽盖板上方,抽真空后,蒸汽从布置在透汽盖板下方的管道喷出,对烟叶进行回潮。
[0004]参见图1,由于烟箱底部孔板与烟箱底座直接接触,而烟箱底座纵截面为矩形结构,孔板被遮挡区域12较大,导致透汽面积减小,影响回透率。此外,较大的接触面积也易导致底座支承面积水,存在水渍烟隐患等系列问题。
[0005]因此,需设计一种能够提高真空回潮回透率的烟叶真空回潮中转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高回透率的烟叶真空回潮中转装置,通过改变支撑件的形状,在保证底座有足够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减小与烟箱底部孔板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烟箱底部的透汽面积,达到提高回透率的目的。
[0007]具体地,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高回透率的烟叶真空回潮中转装置,包括烟箱及底座,所述底座由四根外围支撑件及若干根中间支撑件组成,
[0009]所述外围支撑件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用于支撑烟箱底部四边;
[0010]若干根中间支撑件交错布置,用于支撑烟箱中间区域,所述中间支撑件纵截面为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上底边长小于150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支撑件为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条状物,其两端分别连接相对的两根外围支撑件。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支撑件设有两根,且两根中间支撑件呈“十”字交错。
[0013]进一步地,任意一根中间支撑件顶部设有第一流水槽,所述第一流水槽的槽深自中间支撑件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深,且第一流水槽槽深较深的一端穿过外围支撑件,以使得积水沿第一流水槽流出;
[0014]另一根中间支撑件顶部设有第二流水槽,所述第二流水槽的槽深自中间支撑件端部向中部逐渐变深,其槽深较深的一端与第一流水槽连通,以使得第二流水槽内的积水向
第一流水槽汇集。
[0015]进一步地,两根所述中间支撑件的交叉处设有通孔,所述中间支撑件顶部设有第三流水槽,所述第三流水槽的槽深自中间支撑件的端部向通孔处逐渐变深,以使得积水沿第三流水槽流入通孔。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支撑件设有四根,且四根中间支撑件呈“井”字交错;
[0017]所述中间支撑件纵截面的等腰梯形的上底边长小于75mm。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支撑件包括:
[0019]加强部,呈条状,其两端分别连接相对的两根外围支撑件,所述加强部的高度低于外围支撑件的高度,用于增加所述底座的支撑强度;
[0020]若干个支持部,设于所述加强部上,且沿加强部长度方向布置,其整体呈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台状结构。
[0021]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支撑件设有四根,四根中间支撑件呈“井”字交错。
[0022]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支撑件纵截面的等腰梯形的上底边长为50mm。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4]外围支撑件采用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同时,中间支撑件采用等腰梯形结构,能够有效减少底座的支撑面积,从而增加烟箱底部孔板裸露面积,扩大烟箱底部与蒸汽接触面积,同时,面积的减小,可减少烟箱底座支承面积水,降低水渍烟隐患。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本技术提供的高回透率的烟叶真空回潮中转装置,有效减小了底座与烟箱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烟箱底部孔板裸露面积,以便于回潮时蒸汽均匀渗透,解决了回潮过程中烟箱底部孔板受底座遮挡较多,导致物料回透率和回透均匀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现有烟箱与烟箱底座直接接触后的俯视图;
[0028]图2为实施例1中的高回透率的烟叶真空回潮中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实施例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实施例1中底座的俯视图;
[0031]图5为图4中A

A剖面的剖面图;
[0032]图6为实施例1中烟箱与底座接触后的俯视图;
[0033]图7为现有底座和实施例1的底座的尺寸示意图;
[0034]图8为实施例2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9为实施例2中底座的俯视图;
[0036]图10为图9中B

B剖面的剖面图;
[0037]图11为图9中C

C剖面的剖面图;
[0038]图12为实施例3中底座的俯视图;
[0039]图13为图12中D

D剖面的剖面图;
[0040]图14为实施例4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5为实施例5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16为实施例5中高回透率的烟叶真空回潮中转装置的侧视图;
[0043]图17为图16中E

E剖面的剖面图;
[0044]图18为实施例5烟箱与底座接触后的俯视图。
[0045]附图标记:
[0046]1‑
烟箱;11

孔板;12

孔板被遮挡区域;2

底座;21

外围支撑件;22

中间支撑件;221

加强部;222

支持部;31

第一流水槽;32

第二流水槽;33

第三流水槽;4

通孔;a1‑
外围支撑件上底宽;b1‑
外围支撑件下底宽;a2‑
中间支撑件上底宽;b2‑
中间支撑件下底宽。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8]实施例1
[0049]如图2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回透率的烟叶真空回潮中转装置,包括烟箱1及底座2,烟箱1整体为四周及底部均为网状结构,底座2由四根外围支撑件21及两根中间支撑件22组成。进行回潮时,由输送链将该中转装置运送至真空回潮机底部透汽盖板上方,蒸汽从布置在透汽盖板下方的管道喷出,穿过底座上的空隙后由烟箱1底部的孔进入到烟箱内,对烟箱内的烟叶进行回潮。
[0050]如图5所示,外围支撑件21纵截面为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回透率的烟叶真空回潮中转装置,包括烟箱(1)及底座(2),所述底座(2)由四根外围支撑件(21)及若干根中间支撑件(2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支撑件(21)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用于支撑烟箱(1)底部四边;若干根中间支撑件(22)交错布置,用于支撑烟箱(1)中间区域,所述中间支撑件(22)纵截面为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上底边长小于150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回透率的烟叶真空回潮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件(22)为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条状物,其两端分别连接相对的两根外围支撑件(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回透率的烟叶真空回潮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件(22)设有两根,且两根中间支撑件(22)呈“十”字交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回透率的烟叶真空回潮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根中间支撑件(22)顶部设有第一流水槽(31),所述第一流水槽(31)的槽深自中间支撑件(22)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深,且第一流水槽(31)槽深较深的一端穿过外围支撑件(21),以使得积水沿第一流水槽(31)流出;另一根中间支撑件(22)顶部设有第二流水槽(32),所述第二流水槽(32)的槽深自中间支撑件(22)端部向中部逐渐变深,其槽深较深的一端与第一流水槽(31)连通,以使得第二流水槽(32)内的积水向第一流水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杨志雄杨春李培文左雯朱星宇张素莲李毅赵杰王瑞寒唐付睿恬
申请(专利权)人: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