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930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该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床板、枕部卡枕、头部限位机构,所述枕部卡枕设置在卡枕升降台的升降块上,所述卡枕升降台设置在所述床板的顶面,所述头部限位机构包括头部限位板;所述头部限位板通过限位板旋转机构转动设置在限位板升降台的升降块上,所述限位板升降台下部设置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设置在所述支撑滑块上,所述床板上设置有滑槽、正反牙螺杆,所述正反牙螺杆位于所述滑槽内部,并通过限位凸柱与限位槽配合限位;所述支撑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部与所述正反牙螺杆丝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改变限位固定的接触位置,避免触碰到患者颅骨骨折处。颅骨骨折处。颅骨骨折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它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在对患者进行放射影像检查时,需要对患者特定位置进行检查,例如头部检查时,对头部的定位对于CT扫描和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CT是一种无痛苦、无损伤、无危险、快速方便,适合于任何年龄且准确性高的辅助检查工具,因此医生在不能确诊时会采取让病人做CT的方式来诊断病人的病情。头颅CT检查主要对于颅骨、颅内、头皮等大部分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包括外伤,适用于头颅骨折,尤其是凹陷性骨折和颅底骨折。大部分的颅骨骨折是简单的线性骨折,这部分的骨折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但是必须进行头颅CT检查,以排除迟发性出血的可能。
[0003]申请号为CN202221881238.6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218451616U)公开了一种放射科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头托,所述头托顶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头托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前后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圆轴,所述圆轴另一端均与凹槽侧壁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有头托、挡板、卡扣和调节机构等之间的配合,当患者头部躺在头托上调整好位置后,可将两侧挡板合拢,使得两侧挡板与患者头部接触,并利用卡扣进行固定,提升机器采集时的准确性,通过设置有头托和定位机构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患者颧骨部位进行定位,防止机器在采集过程中患者头部出现晃动,易导致成影后的CT片出现重影、模糊和缺失等问题,进而提升患者在采集时的稳定性。采用头托以及定位机构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现有的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对患者头部进行接触限位固定时,限位固定的接触位置不能随意改变,对于颅骨骨折患者,不能根据其颅骨骨处改变限位固定的接触位置以避免对其颅骨骨折处造成压迫导致其症状加重,甚至伤害到患者。因此现有的头部CT固定装置存在不能改变其限位固定的接触位置,避免触碰到患者颅骨骨折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可以改变限位固定的接触位置,避免触碰到患者颅骨骨折处。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其中,包括床板、枕部卡枕、头部限位机构,所述枕部卡枕设置在卡枕升降台的升降块上,所述卡枕升降台设置在所述床板的顶面,所述头部限位机构包括头部限位板;所述头部限位板通过限位板旋转机构转动设置在限位板升降台上设置的升降块上,所述限位板升降台下部设置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设置在所述支撑滑块上,所述床板上设置有滑槽、正反牙螺杆,所述正反牙螺杆位于所
述滑槽内部,并通过限位凸柱与限位槽配合限位;所述支撑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部与所述正反牙螺杆丝杠连接,所述头部限位机构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滑槽两侧,分别与所述正反牙螺杆的正牙和反牙丝杠连接。
[0007]通过设置枕部卡枕用于支撑患者的枕部,头部限位机构对患者头部进行限位,头部限位板用于夹、撑患者头部,设置正反牙螺杆,正反牙螺杆与头部限位板采用丝杠连且分别连接在正牙与反牙处,在正反牙螺杆旋转时,由于正牙与反牙的推进方向相反,在正反牙螺杆旋转时,而位于正牙和反牙位置的支撑滑块可以相向或者相背运动,实现调节头部限位板之间的距离。设置限位板旋转机构,使头部限位板可在限位板升降台的升降块上转动,设置旋转台,使限位板升降台可在旋转台上方转动,通过二者的转动,使头部限位板的位置、朝向可以根据转动变化,即头部限位板与患者头部接触的位置,通过选择不同的位置与患者头部接触,可以有利的避免触碰到患者颅骨骨折处,防止对患者再次造成伤害。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的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其中,所述限位板旋转机构包括支撑块、套杆、锁紧钮,所述套杆穿过所述限位板升降台上升降块上的通孔,所述套杆两端设置有所述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侧部与所述头部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锁紧钮为带有旋钮的螺钉,所述锁紧钮伸入所述套杆内,与所述套杆内设置的螺纹配合,所述锁紧钮用于旋钮收缩所述套杆。
[0010]通过上述设置,支撑块上固定连接的头部限位板可绕套杆转动,通过设置锁紧钮,旋钮收缩套杆,使支撑块之间靠近,支撑块与限位板升降台升降块侧壁之间的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力阻碍支撑块转动,即对头部限位板固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枕部卡枕呈U形,其中两个凸出部分为颚部支撑部,所述颚部支撑部内部包裹有钢丝,所述枕部卡枕自内向外包裹有一层织物,一层海绵,一层织物。
[0012]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根据患者颈部粗细,掰动颚部支撑部,使患者颈部置于颚部支撑部之间,同时掰动颚部支撑部使颚部支撑部紧贴患者下颚下部,对患者下颚进行支撑,在避免接触患者颅骨的同时加固对患者头部的固定。采用上述包裹层,第一层织物包裹钢丝等刚性部件,防止在掰动时,钢丝戳出,采用海绵层根加柔软舒适,织物第二层织物层用于包裹海绵层,同时织物的触感更为舒适。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正反牙螺杆一端设置有转扭。
[0014]通过设置转扭方便转动正反牙螺杆。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头部限位板自内向外包裹有一层海绵、一层织物。
[0016]通过上述设置,使头部限位板与患者接触时,患者感觉更为舒适。
[001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滑块与所述正反牙螺杆的丝杠连接采用滑动丝杠连接。
[0018]采用滑动丝杠连接,传动性能好,精度高。
[0019]进一步的,所述床板侧部还设置有螺杆锁定机构;所述螺杆锁定机构用于锁定所述正反牙螺杆。
[0020]通过设置螺杆锁定机构锁定正反牙螺杆,放防止正反牙螺杆转动带动支撑滑块运动影响到头部限位板对患者头部的限位。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正反牙螺杆上设置有圆周阵列的凹槽。
[0022]进一步的,所述螺杆锁定机构包括连接块、卡销;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床板的侧
部,所述正反牙螺杆穿过所述连接块,所述卡销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侧部,所述卡销通过所述连接块侧部设置的通孔伸入所述连接块内与所述正反牙螺杆接触。
[0023]进一步的,所述卡销上设置有与所述正反牙螺杆上设置的凹槽相匹配的凸块。
[0024]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插入卡销,卡销上的凸块与正反牙螺杆上的凹槽相卡合,限制正反牙螺杆旋转,实现对正反牙螺杆的锁定。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枕部卡枕用于支撑患者的枕部,头部限位机构对患者头部进行限位,头部限位板用于夹、撑患者头部,设置正反牙螺杆,正反牙螺杆与头部限位板采用丝杠连且分别连接在正牙与反牙处,在正反牙螺杆旋转时,由于正牙与反牙的推进方向相反,在正反牙螺杆旋转时,而位于正牙和反牙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枕部卡枕(2)、头部限位机构(3),所述枕部卡枕(2)设置在卡枕升降台(22)的升降块上,所述卡枕升降台(22)设置在所述床板(1)的顶面,所述头部限位机构(3)包括头部限位板(34);所述头部限位板(34)通过限位板旋转机构(311)转动设置在限位板升降台(31)上设置的升降块上,所述限位板升降台(31)下部设置有旋转台(32),所述旋转台(32)设置在支撑滑块(33)上,所述床板(1)上设置有滑槽(11)、正反牙螺杆(12),所述正反牙螺杆(12)位于所述滑槽(11)内部,并通过限位凸柱(121)与限位槽(13)配合限位;所述支撑滑块(33)位于所述滑槽(11)内部与所述正反牙螺杆(12)丝杠连接,所述头部限位机构(3)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滑槽(11)两侧,分别与所述正反牙螺杆(12)的正牙和反牙丝杠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旋转机构(311)包括支撑块(3111)、套杆(3112)、锁紧钮(3113),所述套杆(3112)穿过所述限位板升降台(31)上升降块上的通孔,所述套杆(3112)两端设置有所述支撑块(3111),所述支撑块(3111)侧部与所述头部限位板(34)固定连接,所述锁紧钮(3113)为带有旋钮的螺钉,所述锁紧钮(3113)伸入所述套杆(3112)内,与所述套杆(3112)内设置的螺纹配合,所述锁紧钮(3113)用于旋钮收缩所述套杆(3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