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加固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22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墩加固修复结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在所述墩身外部,所述套筒的下端支撑在所述承台,所述套筒是由左壳套和右壳套拼装形成,所述套筒在拼装位置的缝隙通过环氧树脂胶填补,所述套筒与所述墩身之间形成容腔,所述容腔内填充混凝土并且上端部填充环氧灌浆料进行密封,所述承台顶面与所述套筒连接的位置以及所述环氧树脂胶顶面与所述墩身连接的位置均设置密封胶层,所述承台顶面与所述套筒连接的位置设有用于覆盖住此处密封胶层的加固层。套筒支撑于承台上,有效地降低了施工的难度,使加固修复操作更方便更实用。填充环氧树脂胶、环氧灌浆料,增设密封胶层及加固层,防止海水渗入内部进行腐蚀,从而有提高抗腐蚀的能力。提高抗腐蚀的能力。提高抗腐蚀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墩加固修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桥墩加固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桥墩长时间浸泡于海水之中,不可避免要受到海水的严重侵蚀,使用寿命会大大缩减,也导致桥面通行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需定期对桥墩进行检查和修复。传统修复只是采用简单的混凝土包覆施工方式,对海水的腐蚀作用没有抵抗力,能够持续时间也不长,修复效果并不好,并且新老混凝土交界处痕迹明显,也影响美观。后来,有人想到利用玻璃纤维套筒对修复位置进行表面覆盖,以提高抗腐蚀能力和美观效果,但是,一方面海水容易从玻璃纤维套筒底部渗入,另一方面如果桥墩柱身是非圆柱形,例如矩形或者是变截面矩形(即截面形状是矩形且轮郭尺寸随高度变化而变化),则玻璃纤维套筒的安装操作就非常困难。因此,现有的加固修复还存在施工操作不够方便的技术问题,同时抗腐蚀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墩加固修复结构,施工操作方便并且提高了抗腐蚀的能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桥墩加固修复结构,包括套筒,桥墩包括承台和立于承台之上的墩身,所述套筒套在所述墩身外部,所述套筒的横截面形状对应所述墩身的横截面形状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下端支撑在所述承台,所述套筒是由左壳套和右壳套拼装形成,所述套筒在拼装位置的缝隙通过环氧树脂胶填补,所述套筒与所述墩身之间形成容腔,所述容腔内填充混凝土并且上端部填充环氧灌浆料进行密封,所述承台顶面与所述套筒连接的位置以及所述环氧树脂胶顶面与所述墩身连接的位置均设置密封胶层,所述承台顶面与所述套筒连接的位置设有用于覆盖住此处密封胶层的加固层。
[0005]套筒设计为拼接件,左右拼接在一起就可以快速地套住墩身,因此套筒可以非常容易地套住墩身,特别是对于非圆柱形的墩身,也可以容易地完成套筒的安装,同时,套筒支撑于承台上,可极大地简化对于套筒的悬挂固定操作,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施工的难度,使加固修复操作更方便更实用。另外,填充环氧树脂胶、环氧灌浆料,增设密封胶层及加固层,可以稳定地实现对于容腔内填充的混凝土的密封,防止海水渗入内部进行腐蚀,从而有提高抗腐蚀的能力。
[0006]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左壳套由上半段和下半段拼接形成并且拼接位置的缝隙通过环氧树脂胶填补;所述右壳套由上半段和下半段拼接形成并且拼接位置的缝隙通过环氧树脂胶填补。左右壳套采用上下半段进行拼装,不仅更容易施工,更容易安装定位,而且也方便从工厂运输到施工现场,方便对高度大的桥墩进行加固修复。
[0007]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套筒的拼接位置上都是采用凹口和凸舌配合插接的结构实现拼接,并且利用铆钉将凹口和凸舌固定在一起。凹口和凸舌配合插接可以使拼接更牢
固可靠,在拼接的时候也更容易定位,提高施工效率。
[0008]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墩身和套筒的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拼装结构的套筒可以容易实现对于非圆形墩身的加固。
[0009]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墩身和套筒的横截面形状为变截面矩形。拼装结构的套筒非常适合对于变截面矩形的墩身的加固。
[0010]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加固层的截面为矩形,宽度和高度均大于20cm。
[0011]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加固层是超高性能混凝土或者水下不分散砂浆。
[0012]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容腔上端部用于填充环氧灌浆料的高度至少15cm。
[0013]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套筒内表面设有垫块,所述垫块夹持于所述套筒和墩身之间;所述套筒和墩身之间的间隙是3

10mm,所述密封胶层是3

5cm的防水密封胶。
[0014]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套筒是玻璃钢板或碳纤维板或粉煤灰纤维板或聚乙烯纤维板,所述容腔内填充的混凝土是普通混凝土或超高性能混凝土或高强度自密实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因此,套筒在工厂制作时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着色,与桥墩原有着色保持一致,保证了桥墩整体的美观,更具有观赏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绘示了桥墩加固修复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0017]图2绘示了图1所示桥墩加固修复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0018]图3绘示了图1所示桥墩加固修复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9]图4绘示了图1所示桥墩加固修复结构在垫块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5绘示了套筒拼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照图1至图5,桥墩加固修复结构,包括套筒10,桥墩20包括承台22和立于承台之上的墩身24,所述套筒10套在所述墩身24外部,所述套筒10的横截面形状对应所述墩身24的横截面形状设置。所述套筒10的下端支撑在所述承台22,所述套筒10是由左壳套12和右壳套14拼装形成,所述套筒10在拼装位置的缝隙通过环氧树脂胶填补。所述套筒10与所述墩身24之间形成容腔,所述容腔内填充混凝土30并且上端部填充环氧灌浆料(图未示)进行密封,即环氧灌浆料代替了混凝土。所述承台22顶面与所述套筒10连接的位置以及所述环氧树脂胶顶面与所述墩身24连接的位置均设置密封胶层40(承台顶面与套筒连接位置的密封胶层未示出),所述承台22顶面与所述套筒10连接的位置设有用于覆盖住此处密封胶层的加固层50。如图1所示,受损修复的部位最终被混凝土30和套筒10复盖,并且套筒上下端均被密封。
[0022]优选地,所述左壳套12由上半段和下半段拼接形成并且拼接位置的缝隙通过环氧树脂胶填补;所述右壳套14由上半段和下半段拼接形成并且拼接位置的缝隙通过环氧树脂胶填补。壳套由分为上半段和下半段拼接,从而可以适用于更大尺寸桥墩的修复,同时也方便壳套的生产和运输。
[0023]优选地,所述套筒10的拼接位置上都是采用凹口16和凸舌17配合插接的结构实现
拼接,并且利用铆钉18将凹口和凸舌固定在一起。
[0024]优选地,所述墩身24和套筒10的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墩身和套筒的横截面形状为变截面矩形,即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但是矩形截面的大小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从图中可以明确看出,墩身和套筒的宽度随着高度的升度而逐渐变大。
[0025]优选地,所述加固层50的截面为矩形,宽度和高度均大于20cm,本实施例当中采用30c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固层50是超高性能混凝土或者水下不分散砂浆。
[0026]优选地,所述容腔上端部用于填充环氧灌浆料的高度至少15cm,本实施例当中采用20cm。
[0027]优选地,所述套筒10内表面设有垫块60,所述垫块60夹持于所述套筒10和墩身24之间,进一步优选地,可利用不锈钢锚钉将套筒10、垫块90及墩身24固定在一起。
[0028]优选地,所述套筒10和墩身之间的间隙是3

10mm,所述密封胶层是3

5cm的防水密封胶。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桥墩加固修复结构,包括套筒,桥墩包括承台和立于承台之上的墩身,所述套筒套在所述墩身外部,所述套筒的横截面形状对应所述墩身的横截面形状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下端支撑在所述承台,所述套筒是由左壳套和右壳套拼装形成,所述套筒在拼装位置的缝隙通过环氧树脂胶填补,所述套筒与所述墩身之间形成容腔,所述容腔内填充混凝土并且上端部填充环氧灌浆料进行密封,所述承台顶面与所述套筒连接的位置以及所述环氧树脂胶顶面与所述墩身连接的位置均设置密封胶层,所述承台顶面与所述套筒连接的位置设有用于覆盖住此处密封胶层的加固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加固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套由上半段和下半段拼接形成并且拼接位置的缝隙通过环氧树脂胶填补;所述右壳套由上半段和下半段拼接形成并且拼接位置的缝隙通过环氧树脂胶填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墩加固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拼接位置上都是采用凹口和凸舌配合插接的结构实现拼接,并且利用铆钉将凹口和凸舌固定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加固修复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晖张荣富张俊祎廖屾喆单萌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