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换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17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壳式换热机构,包括:壳体、螺旋折流板、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壳体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包括第一内腔室和第一外腔室;第二腔室包括为第二内腔室和第二外腔室;第三腔室包括第三内腔室和第三外腔室;第一内腔室和第一外腔室均设有进口,第三内腔室和第三外腔室均设有出口;螺旋折流板将第二外腔室隔成螺旋流道,螺旋流道一端连接至第二外腔室外,另一端与第二内腔室连通;第一换热管位于螺旋流道内且两端分别伸出螺旋流道并与第一外腔室和第三外腔室连通;第二换热管两端分别与第一内腔室和第三内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载冷剂在降温过程中传热温差的变化幅度更小,传热温差变化地更加均匀。变化地更加均匀。变化地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壳式换热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
,尤其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部分换热器利用制冷剂对载冷剂进行降温的过程中,载冷剂快速通过盛有制冷剂的换热直管之后流出,由于载冷剂与不同的换热直管接触不均匀,而且载冷剂与换热直管接触时间短,导致传热温差的变化幅度大且变化不均匀,如载冷剂与位于顶部的换热直管接触较少,该部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差。此外,部分换热器在换热时仅采用单一制冷剂,换热效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管壳式换热机构。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壳式换热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的壳体、螺旋折流板、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
[0005]壳体自其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内腔室和第一外腔室,第二腔室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内腔室和第二外腔室,第三腔室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内腔室和第三外腔室;壳体开设有与第一内腔室连通的第一进口、与第三内腔室连通的第一出口、与第一外腔室连通的第二进口、与第三外腔室连通的第二出口以及与第二外腔室连通的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第二内腔室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二外腔室和第二内腔室的第四进口和用于连通第二内腔室和第三出口的第四出口;
[0006]螺旋折流板固定在第二外腔室内且将第二外腔室隔成螺旋流道,螺旋流道的一端与第三进口连通,另一端与第四进口连通;第一换热管固定在第一内腔室内,第一换热管一端与第一外腔室连通,另一端贯穿螺旋折流板并与第三外腔室连通;第二换热管固定在第二内腔室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一内腔室和第三内腔室连通。
[0007]优选地,第一换热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部、第一螺旋管部和第二直管部;第一螺旋管部位于螺旋流道内,且第一直管部贯穿螺旋折流板并与第一外腔室连通,第二直管部贯穿螺旋折流板并与第三外腔室连通。
[0008]优选地,第一螺旋管部与螺旋流道的圆心相同。
[0009]优选地,还包括螺旋管,螺旋管固定在第二内腔室内,且螺旋管一端与第四进口连通,另一端与第四出口连通;
[0010]第二换热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直管部、第二螺旋管部和第四直管部,第二螺旋管部位于螺旋管内,且第三直管部伸出螺旋管并与第一内腔室连通,第四直管部伸出螺旋管并与第三内腔室连通。
[0011]优选地,第二螺旋管部的圆心与螺旋管的圆心一致。
[0012]优选地,第一换热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换热管沿周向均匀布置。
[0013]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圆形隔板和第二圆形隔板,第一圆形隔板和第二圆形隔板沿壳体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在壳体内,并将壳体内部隔成密闭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
[0014]优选地,第一腔室内同轴设有第一环形隔板,第一环形隔板将第一腔室隔成密闭的第一内腔室和第一外腔室;第二腔室内同轴设有第二环形隔板,第二环形隔板将第二腔室隔成密闭的第二内腔室和第二外腔室;第三腔室内同轴设有第三环形隔板,第三环形隔板将第三腔室隔成密闭的第三内腔室和第三外腔室。
[0015]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压缩机构和第二压缩机构,第一压缩机机构与第一出口连通,第二压缩机构与第二出口连通。
[0016]优选地,第四进口和第四出口分别位于第二腔室的两端,且第四进口位于第二腔室的上方,第四出口位于第二腔室的下方。
[0017]优选地,壳体、第一圆形隔板、第二圆形隔板、第一环形隔板、第二环形隔板、第三环形隔板和螺旋折流板均采用保冷材质制成。
[0018]本技术中,所提出的管壳式换热机构,可在同一换热装置内实现载冷剂与不同温度的制冷剂同时参与换热的过程,载冷剂经过高制冷剂、低温制冷剂的主次降温,使得载冷剂在降温过程中传热温差的变化幅度更小,传热温差变化地更加均匀;而且通过螺旋折流板形成的螺旋流道可使高温制冷剂与载冷剂接触地更加均匀,进一步降低了传热温差的变化幅度,且极大地提高了传热温差变化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实施例中的管壳式换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2]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壳式换热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的壳体1、螺旋折流板7、第一换热管8和第二换热管10;
[0023]壳体1自其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内腔室和第一外腔室,第二腔室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内腔室和第二外腔室,第三腔室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内腔室和第三外腔室;壳体1开设有与第一内腔室连通的第一进口11、与第三内腔室连通的第一出口12、与第一外腔室连通的第二进口13、与第三外腔室连通的第二出口14以及与第二外腔室连通的第三进口15和第三出口16;第二内腔室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二外腔室和第二内腔室的第四进口51和用于连通第二内腔室和第三出口的第四出口52;
[0024]螺旋折流板7同轴固定在第二外腔室内,且螺旋折流板7外缘与壳体1内周面密封连接以将第二外腔室隔成螺旋流道,螺旋流道的一端与第三进口15连通,另一端与第四进口51连通;第一换热管8固定在第一内腔室内,第一换热管8一端与第一外腔室连通,另一端贯穿螺旋折流板7并与第三外腔室连通;第二换热管10固定在第二内腔室内,且两端分别与
第一内腔室和第三内腔室连通。
[0025]具体实施时,第一进口11、第一内腔室、第二换热管10、第三内腔室和第一出口12连通形成用于低温制冷剂流动的第一流道;第二进口13、第一外腔室、第一换热管8、第三外腔室和第二出口14连通形成用于高温制冷剂的第二流道;第三进口15、螺旋流道、第四进口51、第二内腔室、第四出口52和第三出口16形成用于载冷剂流动的第三流道;载冷剂在第三流道流通的过程中依次与高温制冷剂和低温制冷剂进行流动换热。
[0026]本技术可在同一换热装置内实现载冷剂与不同温度的制冷剂同时参与换热的过程,载冷剂经过高制冷剂、低温制冷剂的主次降温,使得载冷剂在降温过程中传热温差的变化幅度更小,传热温差变化更加均匀;而且通过螺旋折流板7形成的螺旋流道可使高温制冷剂与载冷剂接触地更加均匀,降低了传热温差的变化幅度,且提高了传热温差变化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换热效率。
[002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8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部、第一螺旋管部和第二直管部;第一螺旋管部位于螺旋流道内,且第一直管部贯穿螺旋折流板7并与第一外腔室连通,第二直管部贯穿螺旋折流板7并与第三外腔室连通。如此设置,能够增加载冷剂与高温制冷剂的接触均匀性和接触时间,进一步降低传热温差的变化幅度,且进一步提高了传热温差变化的均匀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式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布置的壳体(1)、螺旋折流板(7)、第一换热管(8)和第二换热管(10);壳体(1)自其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内腔室和第一外腔室,第二腔室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内腔室和第二外腔室,第三腔室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内腔室和第三外腔室;壳体(1)开设有与第一内腔室连通的第一进口(11)、与第三内腔室连通的第一出口(12)、与第一外腔室连通的第二进口(13)、与第三外腔室连通的第二出口(14)以及与第二外腔室连通的第三进口(15)和第三出口(16);第二内腔室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二外腔室和第二内腔室的第四进口(51)和用于连通第二内腔室和第三出口的第四出口(52);螺旋折流板(7)固定在第二外腔室内且将第二外腔室隔成螺旋流道,螺旋流道的一端与第三进口(15)连通,另一端与第四进口(51)连通;第一换热管(8)固定在第一内腔室内,第一换热管(8)一端与第一外腔室连通,另一端贯穿螺旋折流板(7)并与第三外腔室连通;第二换热管(10)固定在第二内腔室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一内腔室和第三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平李海文魏允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荣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