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飘板模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15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飘板模板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楼层板、设置于第一楼层板上方的第二楼层板以及安装于第一楼层板与第二楼层板之间的内模架,第二楼层板外沿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浇筑第二上飘板的上模框,第二楼层板外沿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浇筑第二下飘板的下模框,第一上飘板的顶面与下模框的底面之间安装有轮扣架,下模框内横向铺设有两条水泥垫块,水泥垫块的顶面与下模框的顶面平齐,水泥垫块的顶面与上模框的底面之间安装有木模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下模框与上模框之间安装木模架,可有效防止因模板失稳而造成局部变形或垮塌等安全质量事故发生,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飘板模板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双飘板模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住宅设计中,较多采用双飘板设计,上飘位置是飘窗,下飘位置是空调主机。具有有效利用空间,有效节约面积,在有效完成室内采光通风的同时,也解决了室外空调主机的位置及安装要求的特点,同时对外立面的感观及整体外立面效果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0003]双飘板施工中,分别支设用于浇筑上飘板的模板和用于浇筑下飘板的模板,首先浇筑下飘板,然后浇筑上飘板。模板的支设大多采用轮扣架,但上飘板和下飘板之间的间距为950mm左右,不宜使用轮扣架施工,容易因模板失稳而造成局部变形或垮塌等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0004]申请号为201821744233.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固型飘窗模板,用于在一次浇筑块上二次浇筑飘窗,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背楞杆、对拉螺杆及立杆,第一模板的内窗端立设于一次浇筑块,第二模板的内窗端贴设于一次浇筑块,第二模板的外窗端与第一模板的外窗端通过第三模板连接,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及一次浇注块之间形成有二次浇筑空腔,背楞杆贯穿连接第一模板的内窗端与第二模板的内窗端,对拉螺杆依次贯穿第一模板的外窗端、第二模板的外窗端以及一次浇筑块,且对拉螺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模板以及一次浇筑块连接,立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模板的外窗端以及一次浇筑块抵接。该专利的二次浇筑模框仅采用了对拉螺杆和立杆支撑固定,易变形,在浇筑过程中造成飘窗板面平整度、几何尺寸存在偏差,对后期施工造成影响;且对拉螺杆穿过二次浇筑空腔,浇筑完后需要将多余的对拉螺杆切除,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飘板模板安装结构。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飘板模板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楼层板、设置于第一楼层板上方的第二楼层板以及安装于第一楼层板与第二楼层板之间的内模架,第一楼层板外沿的顶部、底部分别浇筑有第一上飘板、第一下飘板,第二楼层板外沿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浇筑第二上飘板的上模框,第二楼层板外沿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浇筑第二下飘板的下模框,第一上飘板的顶面与下模框的底面之间安装有轮扣架,下模框内横向铺设有两条水泥垫块,水泥垫块的顶面与下模框的顶面平齐,水泥垫块的顶面与上模框的底面之间安装有木模架,木模架包括分别平行设置于两条水泥垫块上方的两条木质横撑杆、固定于每条木质横撑杆与相对应的水泥垫块之间的多根木立柱以及纵向固定于两根木质横撑杆上的多根第一木檩条,两条水泥垫块上的木立柱两两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根木立柱之间均通过纵拉板固定连接,每条水泥垫块上相邻的两根木立柱之间均通过横拉板
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框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楼层板顶部外沿的第一内模板、平行设置于第一内模板外侧的外模板、垂直固定于外模板顶部的顶模板以及垂直固定于顶模板外侧的第一侧模板,第一内模板与外模板之间通过第一对拉螺杆连接固定。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下模框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楼层板底部内沿的第二内模板、垂直固定于第二内模板底部的底模板以及垂直固定于底模板顶部一侧的第二侧模板,第二内模板与所述外模板之间通过第二对拉螺杆连接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模板、第二内模板与所述外模板之间通过多根对拉螺杆连接固定。
[0010]进一步的,相对设置的两根所述木立柱通之间还固定有木质斜撑杆,每条木质斜撑杆的顶部均延伸固定于所述上模框的底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轮扣架包括排列成两行的多根钢立柱、固定于每根钢立柱顶部的U型顶托、固定于两行钢立柱顶部的两根钢管横撑杆以及纵向固定于两根钢管横撑杆上的多根第二木檩条,两行钢立柱两两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根钢立柱之间通过纵拉杆与所述内模架固定连接,每条水泥垫块上相邻的两根木立柱之间均通过横拉杆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相对设置的两根所述钢立柱之间还通过剪刀撑与所述内模架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框内固定有用于安装护窗拉杆的固定连接件。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下模框与上模框之间安装木模架,可有效防止因模板失稳而造成局部变形或垮塌等安全质量事故发生,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且木模架是由两条木质横撑杆、多根木立柱、多根第一木檩条、多根纵拉板和多根横拉板组成的框架结构,支撑效果好,可以保证浇筑后板面的平整度及结构尺寸,成型后飘窗板质量效果好,不仅有效节约成本又能提高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所述木模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所述轮扣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为:第一楼层板1、第一上飘板11、第一下飘板12、第二楼层板2、内模架3、上模框4、第一内模板41、外模板42、顶模板43、第一侧模板44、第一对拉螺杆45、下模框5、水泥垫块50、第二内模板51、底模板52、第二侧模板53、第二对拉螺杆54、轮扣架6、钢立柱61、U型顶托62、钢管横撑杆63、第二木檩条64、纵拉杆65、横拉杆66、剪刀撑67、木模架7、木质横撑杆71、木立柱72、第一木檩条73、纵拉板74、横拉板75、木质斜撑杆76。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0]见图1

3,一种双飘板模板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楼层板1、设置于第一楼层板1上方的第二楼层板2以及安装于第一楼层板1与第二楼层板2之间的内模架3,第一楼层板1外沿
的顶部、底部分别浇筑有第一上飘板11、第一下飘板12,第二楼层板2外沿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浇筑第二上飘板的上模框4,第二楼层板2外沿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浇筑第二下飘板的下模框5,第一上飘板11的顶面与下模框5的底面之间安装有轮扣架6,下模框5内横向铺设有两条水泥垫块50,水泥垫块50的顶面与下模框5的顶面平齐,水泥垫块50的顶面与上模框4的底面之间安装有木模架7,木模架7包括分别平行设置于两条水泥垫块50上方的两条木质横撑杆71、固定于每条木质横撑杆71与相对应的水泥垫块50之间的多根木立柱72以及纵向固定于两根木质横撑杆71上的多根第一木檩条73,两条水泥垫块50上的木立柱72两两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根木立柱72之间均通过纵拉板74固定连接,每条水泥垫块50上相邻的两根木立柱72之间均通过横拉板75固定连接。
[0021]本技术通过在下模框4与上模框5之间安装木模架7,可有效防止因模板失稳而造成局部变形或垮塌等安全质量事故发生,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且木模架是由两条木质横撑杆71、多根木立柱72、多根第一木檩条73、多根纵拉板74和多根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飘板模板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楼层板、设置于第一楼层板上方的第二楼层板以及安装于第一楼层板与第二楼层板之间的内模架,第一楼层板外沿的顶部、底部分别浇筑有第一上飘板、第一下飘板,第二楼层板外沿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浇筑第二上飘板的上模框,第二楼层板外沿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浇筑第二下飘板的下模框,第一上飘板的顶面与下模框的底面之间安装有轮扣架,其特征在于:下模框内横向铺设有两条水泥垫块,水泥垫块的顶面与下模框的顶面平齐,水泥垫块的顶面与上模框的底面之间安装有木模架,木模架包括分别平行设置于两条水泥垫块上方的两条木质横撑杆、固定于每条木质横撑杆与相对应的水泥垫块之间的多根木立柱以及纵向固定于两根木质横撑杆上的多根第一木檩条,两条水泥垫块上的木立柱两两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根木立柱之间均通过纵拉板固定连接,每条水泥垫块上相邻的两根木立柱之间均通过横拉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飘板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框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楼层板顶部外沿的第一内模板、平行设置于第一内模板外侧的外模板、垂直固定于外模板顶部的顶模板以及垂直固定于顶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裕欣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