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筒运输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04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线筒运输推车,其包括运输车、检测组件以及顶推组件,运输车包括车体、托板和承载板,车体的顶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承载空腔,托板设于承载空腔内,承载板设于托板上方;顶推组件设于承载空腔内,顶推组件的输出端与托板连接,用以驱动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检测组件包括压力检测器和控制器,压力检测器设于托板和承载板之间,控制器与压力检测器和顶推组件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压力检测器发出的压力信号,发出控制信号至顶推组件,以使顶推组件动作;解决针对于空载的纱线筒的运输,当放入或取出位于推车底部的纱线筒时,工作人员需要弯腰操作,极为不便的问题。极为不便的问题。极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筒运输推车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纱线筒运输推车。

技术介绍

[0002]在粗纱机或细纱机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缠绕有纱线的纱线筒放置于粗纱机或细纱机的进料工位上,当纱线从纱线筒上抽取完毕后,需要将纱线筒从粗纱机或细纱机上取下,此时,可采用推车进行大批量的纱线筒的运输工作。
[0003]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1787936.3的技术专利所提出的纺织卷线筒运输推车,其中,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车体,所述的车体底部设有滚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内的底板上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用于套设卷线筒的立杆,所述的立杆通过可拆卸结构与底板相连,所述的立杆上端设有提手。
[0004]上述运输推车是用于运输缠绕有纱线的纱线筒,此时,纱线筒需要整齐排列,避免相邻两个纱线筒上的纱线缠绕,针对于空载的纱线筒(即没有缠绕纱线的纱线筒),通常将纱线筒无序堆积于推车中,然而,当放入或取出位于推车底部的纱线筒时,工作人员需要弯腰操作,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纱线筒运输推车,用以解决针对于空载的纱线筒的运输,当放入或取出位于推车底部的纱线筒时,工作人员需要弯腰操作,极为不便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纱线筒运输推车,包括运输车、检测组件以及顶推组件,所述运输车包括车体、托板和承载板,所述车体的顶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承载空腔,所述托板设于所述承载空腔内,所述承载板设于所述托板上方;所述顶推组件设于所述承载空腔内,所述顶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托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压力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压力检测器设于所述托板和所述承载板之间,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检测器和所述顶推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检测器发出的压力信号,发出控制信号至所述顶推组件,以使顶推组件动作。
[0007]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竖直设置、且底端穿过所述托板上开设的通孔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所述车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托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压力检测器卡嵌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压力检测器的顶部与所述承载板抵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检测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压力检测器呈矩阵平铺设于所述托板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托板的下方、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一电缆线,所述电缆线的一端与所述压力检测器电连接,所述电缆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托板、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一收卷盘,所述收卷盘设于所述托板的下方、并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所述电缆线绕设于所述收卷盘上。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导向辊,所述导向辊安装于所述托板的底部,所述电缆线穿过所述托板后、绕至所述导向辊设置。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电源,设于所述托板的下方、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顶推组件电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防尘网,所述车体的内底壁且正对着所述通风口的位置处安装有风扇。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将空载待运输的纱线筒存放于承载板上,待车体移动至目的地时,可进行卸货操作,随着承载板上的纱线筒不断取出,承载板以及其上的纱线筒施加给压力检测器的压力值不断减小,通过设置控制器与压力检测器和顶推组件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压力检测器发出的压力信号,发出控制信号至顶推组件,以使顶推组件动作,此时,可控制顶推组件推动托板连带承载板向上移动,以实施改变承载板的水平高度,从而保证取出纱线筒的位置始终位于靠近车体的顶部的位置处,避免工作人员弯腰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纱线筒运输推车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纱线筒运输推车的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纱线筒运输推车中控制器连接压力检测器和顶推组件的结构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纱线筒运输推车中压力检测器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纱线筒运输推车,包括运输车100、检测组件300以及顶推组件200,运输车100包括车体110、托板120和承载板130,车体110的顶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承载空腔,托板120设于承载空腔内,承载板130设于托板120上方;顶推组件200设于承载空腔内,顶推组件200的输出端与托板120连接,用以驱动托板120沿竖直方向移动;检测组件300包括压力检测器310和控制器320,压力检测器310设于托板120和承载板130之间,控制器320与压力检测器310和顶推组件200电连接,控制器320用于根据压力检测器310发出的压力信号,发出控制信号至顶推组件200,以使顶推组件200动作。
[0023]实施时,可将空载待运输的纱线筒存放于承载板130上,待车体110移动至目的地时,可进行卸货操作,随着承载板130上的纱线筒不断取出,承载板130以及其上的纱线筒施加给压力检测器310的压力值不断减小,通过设置控制器320与压力检测器310和顶推组件200电连接,控制器320用于根据压力检测器310发出的压力信号,发出控制信号至顶推组件200,以使顶推组件200动作,此时,可控制顶推组件200推动托板120连带承载板130向上移
动,以实施改变承载板130的水平高度,从而保证取出纱线筒的位置始终位于靠近车体110的顶部的位置处,避免工作人员弯腰操作,使用方便。
[0024]本实施方案中的运输车100为承载空载的纱线筒,并运输至目的地的结构。具体的,运输车100包括车体110、托板120和承载板130,车体110的顶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承载空腔,托板120设于承载空腔内,承载板130设于托板120上方。
[0025]为了防止托板120上的承载板130沿水平方向移动,以致于压力检测器310存在磨损,在一个实施例中,承载板13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31,限位杆131竖直设置、且底端穿过托板120上开设的通孔设置。
[0026]其中,车体110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111,车体1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112。
[0027]本实施方案中的顶推组件200为驱动托板120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结构。可以理解的,顶推组件200可以采用电动推杆或直线电机等结构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0028]本实施方案中的检测组件300是用于检测承托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筒运输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车、检测组件以及顶推组件;所述运输车包括车体、托板和承载板,所述车体的顶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承载空腔,所述托板设于所述承载空腔内,所述承载板设于所述托板上方;所述顶推组件设于所述承载空腔内,所述顶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托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压力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压力检测器设于所述托板和所述承载板之间,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检测器和所述顶推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检测器发出的压力信号,发出控制信号至所述顶推组件,以使顶推组件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筒运输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竖直设置、且底端穿过所述托板上开设的通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筒运输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所述车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筒运输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压力检测器卡嵌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压力检测器的顶部与所述承载板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邦军张汉飞刘霞
申请(专利权)人:仙桃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