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00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3
一种极片及电池,所述极片包括:一种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与所述集流体电连接的极耳,所述极耳延伸突出于所述极片之外,所述集流体的表面具有涂覆活性物质的涂膏区;所述涂膏区和所述极耳在极耳延伸方向上的交界线不超出所述极片的极耳探出侧的边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极耳和涂膏区在极耳延伸方向上的交界线不超过极片极耳探出侧的边缘,保证极耳的表面不存在涂膏,从而减小极耳根部的厚度,提高极耳的折弯半径,能够使极耳折弯时尽可能地贴近电芯的端面,减少折弯后的极耳在电池的长度方向上的空间占用,提高有效电池容量部分在电池中的占比,从而提升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从而提升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从而提升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片及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极片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低放电、循环性能好等优点,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锂离子电池的极片通常包括集流体以及和集流体电连接的极耳,极耳和集流体相连并延伸突出于集流体之外,集流体的表面涂覆有涂膏。现有极片结构中,由于制备工艺的原因,在极耳的和涂膏相邻的区域的表面也会涂覆有涂膏,由于极耳根部的表面也有涂膏,涂膏的存在会导致极耳的折弯半径比较小,折弯半径越小,极耳越难以和电芯的端面贴近,从而会占据较多软包电池的空间,影响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极片以及能量密度高的电池。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0005]一种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与所述集流体电连接的极耳,所述极耳延伸突出于所述集流体之外,所述集流体的表面具有涂覆活性物质的涂膏区;所述涂膏区和所述极耳在极耳延伸方向上的交界线不超出所述极片的第一边缘。
[0006]如上所述的极片,可选的,所述涂膏区和所述极耳在极耳延伸方向上的交界线和所述极片的第一边缘平齐,或者所述涂膏区和所述极耳在极耳延伸方向上的交界线位于所述极片的第一边缘的内侧。
[0007]如上所述的极片,可选的,所述极耳为和所述集流体连为一体的空箔。
[0008]如上所述的极片,可选的,所述涂膏区和所述极耳在极耳延伸方向上的交界线位于所述极片的第一边缘的内侧,所述极耳包括探出于所述集流体外的第一空箔区和位于所述集流体内的第二空箔区。
[0009]如上所述的极片,可选的,所述第二空箔区的深度H
t
为:0<H
t
≤8
±
0.05mm。
[0010]如上所述的极片,可选的,所述第二空箔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空箔区的宽度。
[00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及封装所述电芯的封装膜壳,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正极片和/或所述负极片为前述极片。
[0012]如上所述的电池,可选的,在所述极耳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负极片的涂膏区边缘超过所述正极片的涂膏区的边缘。
[0013]如上所述的电池,可选的,所述负极片的涂膏区和极耳在极耳延伸方向上的交界线位于负极片的第一边缘的内侧,所述负极片的极耳包括探出于集流体外的第一空箔区和位于集流体内的第二空箔区,所述第二空箔区的靠近所述负极片的涂膏区的边界在垂直于电池厚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正极片的涂膏区的边缘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和所
述负极片的涂膏区的边缘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之间。
[0014]如上所述的电池,可选的,所述正极片包括有位于所述涂膏区一侧的绝缘层,所述涂膏区和所述绝缘层沿所述极耳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第二空箔区靠近所述涂膏区的边界在垂直于电池厚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绝缘层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或所述第二空箔区靠近所述涂膏区的边界在垂直于电池厚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绝缘层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留有间隔距离。
[0015]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使涂膏区和极耳在极耳延伸方向上的交界线不超出极片的极耳探出侧的边缘,使极耳的表面不存在涂膏,从而减小极耳根部的厚度,以提高极耳的折弯半径,能够使极耳折弯时尽可能地贴近电芯的端面,减少折弯后的极耳在电池的长度方向上的空间占用,提高有效电池容量部分在电池中的占比,从而提升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现有的一种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极片在极片料带上的裁切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极片在极片料带上的裁切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极片在极片料带上的裁切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的电池封装后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8为本技术的电池封装后负极片的涂膏外边缘和正极片的涂膏外边缘间的距离示意图;
[0025]图9为采用现有的极片、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极片制成的电池在折弯极耳时的折弯半径对比图;
[0026]图10为采用现有的极片、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极片制成的电池封装后折弯的极耳对电池顶部空间占用空间的对比图。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附图会不依一般比例做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术语“正”、“反”、“底”、“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
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图1和图2为现有一种极片及极片料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极片10包括集流体以及和集流体电连接的极耳12,在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表面上设置有涂膏11,即在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表面上涂覆了活性物质,集流体的设置有涂膏(涂覆了活性物质)的区域为涂膏区。极耳12延伸突出于集流体1之外。电池极片的形状一般呈方形,具有四条边缘,为了便于描述,将极片的位于极耳探出侧的边缘定义为第一边缘,极片的和第一边缘相对的边缘为第二边缘,第一边缘、第二边缘和极耳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极片的剩下两条边缘则分别为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和极耳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与所述集流体电连接的极耳,所述极耳延伸突出于所述集流体之外,所述集流体的表面具有涂覆活性物质的涂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膏区和所述极耳在极耳延伸方向上的交界线不超出所述极片的第一边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膏区和所述极耳在极耳延伸方向上的交界线和所述极片的第一边缘平齐,或者所述涂膏区和所述极耳在极耳延伸方向上的交界线位于所述极片的第一边缘的内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为和所述集流体连为一体的空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膏区和所述极耳在极耳延伸方向上的交界线位于所述极片的第一边缘的内侧,所述极耳包括探出于所述集流体外的第一空箔区和位于所述集流体内的第二空箔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箔区的深度H
t
为:0<H
t
≤8
±
0.05mm。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箔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空箔区的宽度。7.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及封装所述电芯的封装膜壳,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新星刘跃争曹方博刘潇明许德胜付西超谢继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