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下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942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下水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驱动盘、下端与驱动盘偏心连接的连杆、一端与连杆上端连接的第一摆臂、与第一摆臂另一端连接的转轴、一端设置在转轴上的推杆、设置在第一摆臂上方的上行程开关和设置在第一摆臂下方的下行程开关,推杆位于封盖件下方,驱动盘转动使第一摆臂上下摆动,第一摆臂的摆动带动推杆向上推动封盖件,第一摆臂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出的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通过摆臂的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触发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接触面积更大,触发过程更可靠,避免发生触发不成功或者误触发的情况。情况。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下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下水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下水器在使用中需要用手去按压下水器的封盖,以关闭或者开启下水器,在此过程中手要浸入到污水中,导致还要对手作二次清洗,使用非常不方便,而且浪费水资源。为了解决此问题,市场上出现了智能下水器,能够智能控制下水管的开闭,从而无需用手直接接触污水。如专利号为202110751822.3的专利即公开了一种智能下水器,该智能下水器的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上下竖直布置,棘轮转动过程中,棘轮上偏心杆可触发上行程开关或者下行程开关,从而使驱动电机停止工作,但这种布置方式存在如下缺陷:偏心杆随棘轮转动做圆周转动,其在转动至上方的时候触发上行程开关,转动至下方的时候触发下行程开关,但因为是转动过程中的接触,为了不影响棘轮的正常转动,偏心杆与两行程开关的接触面较小,这容易发生触发不成功的情况,导致驱动电机一直工作,从而使封水盖不断地上升和下降,导致下水器失控,另外,这种形式的触发也容易发生误触发,这都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全自动下水器,通过摆臂的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触发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接触面积更大,触发过程更可靠,避免发生触发不成功或者误触发的情况。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全自动下水器,包括壳体、竖直穿过壳体布置的下水管、升降设置在下水管内以开启或者封闭下水管的封盖件,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驱动盘、下端与驱动盘偏心连接的连杆、一端与连杆上端连接的第一摆臂、与第一摆臂另一端连接的转轴、一端设置在转轴上的推杆、设置在第一摆臂上方的上行程开关和设置在第一摆臂下方的下行程开关,推杆位于封盖件下方,驱动盘转动使第一摆臂上下摆动,第一摆臂的摆动带动推杆向上推动封盖件,第一摆臂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出的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驱动盘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摆臂上下摆动,第一摆臂向上摆动至第一触发部触发上行程开关,或者向下摆动至第二触发部触发下行程开关时,驱动盘停止转动,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分别设置在第一摆臂的上方和下方,通过摆臂的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触发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接触面积更大,触发过程更可靠,避免发生触发不成功或者误触发的情况。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发部设置在第一摆臂上侧中部,所述第二触发部设置在第一摆臂下侧端部,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的位置设置符合第一摆臂的摆动轨迹,保证能够可靠触发。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行程开关触点向下布置,所述下行程开关触点向上布置,如此布置最为合理,使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设置在第一摆臂的上下两侧即可,既能保证可靠
触发,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的设置也更为方便。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下水管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端的第一下水段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二下水段,第二下水段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套筒,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套筒内,第二下水段通过让位孔与套筒连通,所述推杆穿过让位孔伸入第二下水段内位于封盖件下方,结构更为合理。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盘包括匹配的棘爪和棘轮,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棘爪连接,棘轮上偏心设置有偏心杆,所述连杆下端与偏心杆连接,用简单可靠的结构实现推杆动作。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摆臂间隔布置的第二摆臂和设置在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的横杆,所述转轴设置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之间,再设置第二摆臂和横杆,使得传动机构更为平衡。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包括设置在第一摆臂上的第一边段、设置在第二摆臂上的第二边段和设置在第二边段上的中段,第一边段上设置有供中段插入的插入孔,所述推杆一端设置在中段上,方便转轴与套筒的安装。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下水段上还设置有安装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和棘轮机构设置在安装座上,驱动电机布置方向与转轴布置方向相同,方便驱动电机和棘轮机构的安装。
[0013]进一步的,所述封盖件包括设置在下水管内的升降杆和设置在升降杆上端的封水盖,所述第一摆臂的摆动带动推杆向上推动封水盖以开启下水管。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发部与上行程开关的接触面、所述第二触发部与下行程开关的接触面均为弧面,避免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被损伤。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去除壳体和下水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去除壳体、下水管和电路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第一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第一摆臂、第二摆臂、转轴和推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壳体;11、电路板;2、下水管;21、第一下水段;22、第二下水段;221、套筒;222、第一限位块;23、第三下水段;3、封盖件;31、升降杆;32、封盖;4、驱动电机;41、安装座;5、驱动盘;51、棘爪;52、棘轮;53、偏心杆;61、连杆;62、第一摆臂;621、第一触发部;622、第二触发部;63、第二摆臂;631、第二限位块;64、横杆;65、转轴;651、第一边段;652、第二边段;653、中段;654、插入孔;66、推杆;7、上行程开关;71、触点;8、下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至图7所示,全自动下水器包括壳体1、电路板11、下水管2、封盖件3、驱动电机41、驱动盘5、连杆61、第一摆臂62、第二摆臂63、横杆64、转轴65、推杆66、上行程开关7、下
行程开关8。下水管2竖直布置,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端的第一下水段21、设置在壳体1内的第二下水段22和设置在壳体1下端的第三下水段23,第一下水段21、第二下水段22和第三下水段23连通。封盖件3包括竖直设置的升降杆31和设置在升降杆31上端的封盖32,第一下水段21上端设置有下水孔,封盖32与下水孔匹配以封闭下水孔,当升降杆31下端受到向上的推力时,其带动封盖32向上移动,封盖32无法再封闭下水孔,此时下水管2处于开启状态,升降杆31下端的推力消失后,其在重力和/或水的压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封盖32则向下移动以封闭下水孔。
[0025]封盖件3升降的驱动部分由驱动电机41和驱动盘5组成,传动部分则由连杆61、第一摆臂62、第二摆臂63、横杆64、转轴65和推杆66组成。驱动盘5具体包括与驱动电机41输出端连接的棘爪51、与棘爪51匹配的棘轮52和偏心设置在棘轮52外侧的偏心杆53,第二下水段22上设置有安装座41,驱动电机41设置在安装座41一侧,棘爪51设置在驱动电机41输出端,棘轮52转动设置在安装座41上,具体安装结构为现有技术,棘爪51顺时针转动时能够带动棘轮52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下水器,包括壳体(1)、竖直穿过壳体(1)布置的下水管(2)、升降设置在下水管(2)内以开启或者封闭下水管(2)的封盖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的驱动盘(5)、下端与驱动盘(5)偏心连接的连杆(61)、一端与连杆(61)上端连接的第一摆臂(62)、与第一摆臂(62)另一端连接的转轴(65)、一端设置在转轴(65)上的推杆(66)、设置在第一摆臂(62)上方的上行程开关(7)和设置在第一摆臂(62)下方的下行程开关(8),推杆(66)位于封盖件(3)下方,驱动盘(5)转动使第一摆臂(62)上下摆动,第一摆臂(62)的摆动带动推杆(66)向上推动封盖件(3),第一摆臂(62)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出的第一触发部(621)和第二触发部(622),驱动盘(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摆臂(62)上下摆动,第一摆臂(62)向上摆动至第一触发部(621)触发上行程开关(7),或者向下摆动至第二触发部(622)触发下行程开关(8)时,驱动盘(5)停止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部(621)设置在第一摆臂(62)上侧中部,所述第二触发部(622)设置在第一摆臂(62)下侧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程开关(7)触点(71)向下布置,所述下行程开关(8)触点(71)向上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2)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端的第一下水段(2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第二下水段(22),第二下水段(22)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套筒(221),所述转轴(65)转动设置在套筒(221)内,第二下水段(22)通过让位孔与套筒(221)连通,所述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仁泰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