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盗纽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77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防盗纽扣,包括第一扣座、第二扣座、连接带和扣头;扣头通过连接带与第二扣座连接设置;第一扣座上设有供扣头扣合锁紧的锁紧槽,所述第一扣座在扣头于锁紧槽内锁紧状态下形成有第一座面结构,第二扣座上形成有与第一座面结构在造型上相同或相近似的第二座面结构。本新型防盗纽扣其防盗功能设计较为巧妙,开合操作便捷,造型新颖装饰性强,于国风产品上适用性和实用性强。于国风产品上适用性和实用性强。于国风产品上适用性和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盗纽扣


[0001]本技术涉及纽扣产品
,具体是指一种新型防盗纽扣。

技术介绍

[0002]纽扣是人类常相伴守的生活服装用品,最初是用来连接衣服门襟的系结物,现已逐渐发展为,除了保持其原有功能以外更具有艺术性及装饰性的装饰品,另外还延伸有其他功能,比如具有防盗功能的纽扣较受大众喜爱。目前防盗纽扣为了实现防盗功能,通常会将扣合方式设计成隐形、或者是相对复杂的结构,如此虽然达到了防盗作用,然而也带来了不易开合操作的问题。而且大多防盗纽扣只注重功能设计,而忽视了造型新颖、装饰性的设计,无法满足大众需求。
[0003]鉴于此,本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种新型防盗纽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盗纽扣,防盗功能设计较为巧妙,开合操作便捷,造型新颖装饰性强,于国风产品上适用性和实用性强。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新型防盗纽扣,包括第一扣座、第二扣座、连接带和扣头;扣头通过连接带与第二扣座连接设置;第一扣座上设有供扣头扣合锁紧的锁紧槽,所述第一扣座在扣头于锁紧槽内锁紧状态下形成有第一座面结构,第二扣座上形成有与第一座面结构在造型上相同或相近似的第二座面结构。
[0007]所述锁紧槽设有侧开口,在纽扣处于扣合状态下,连接带构成为连接在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之间的平面连接桥。
[0008]所述锁紧槽与扣头间设有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该第一锁紧机构包括设在所述锁紧槽侧沿处的卡沿槽和设在扣头上的卡沿部;所述第二锁紧机构为设在锁紧槽其底面和扣头其背面上的相互配合的定位锁紧件。
[0009]所述定位锁紧件包括栓头和栓槽;该栓头凸设在所述锁紧槽的底面上,该栓槽开设在所述扣头的背面上;或者该栓头凸设在所述扣头的背面上,该栓槽开设在所述锁紧槽的底面上。
[0010]所述定位锁紧件包括相互磁吸的两个磁铁块,该两个磁铁块分别安装在所述锁紧槽的底面上和所述扣头的背面上。
[0011]所述扣头包括头部和下层设置的边缘部,所述第一座面结构的结构造型包括有从内至外的所述头部、沟槽以及第一座面部;所述第二座面结构的一体结构造型对应从内至外设有中凸部、沟部以及第二座面部。
[0012]所述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呈圆型结构,所述头部和所述中凸部设为四方型结构,对应形成有呈四方形的所述沟槽和所述沟部。
[0013]所述连接带为片状的松紧带,所述第二扣座和所述扣头上分别设有供松紧带穿设
的穿孔。
[0014]所述扣头与所述松紧带间为可拆解连接设置。
[0015]所述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的背面均设有装配件,该装配件为穿线孔件或者装配角。
[0016]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防盗纽扣,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设计采用连接带作为桥梁连接第一扣座与第二扣座的对称式结构造型,造型新颖,带有唐氏服装的国风风格,很适合在各种国风产品上应用,适用性和实用性良好。防盗纽扣的扣合功能采用可旋转摆动的扣头与第一扣座上的锁紧槽配合,通过对位按下或者侧推拉起,即可简易实现开合操作。而且由于两个扣座设计为结构造型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座面结构,采用对称式结构设计以及扣头与锁紧槽结构锁紧特性,结构设计巧妙,由此所带来的防盗功能优良。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新型防盗纽扣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新型防盗纽扣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新型防盗纽扣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4是本新型防盗纽扣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5是本新型防盗纽扣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新型防盗纽扣的背面示意图。
[0023]标号说明
[0024]第一扣座1:第一座面结构100,锁紧槽11,侧开口111,卡沿槽112,
[0025]栓槽113,第一座面部121,磁铁块14,穿线孔件16,装配角17;
[0026]第二扣座2,第二座面结构200,中凸部21,沟部22,第二座面部23,
[0027]穿孔25,装配角27;
[0028]连接带3,扣头4,头部41,边缘部42,沟槽421,卡沿部422,
[0029]栓头43,磁铁块44,穿孔45。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本案涉及一种新型防盗纽扣,如图1

6所示,包括第一扣座1、第二扣座2、连接带3和扣头4。
[0032]扣头4通过连接带3与第二扣座2连接设置,扣头4借助连接带3作用可进行灵活摆动。优选的,连接带3为片状的松紧带结构,第二扣座2和扣头4上分别设有供松紧带穿设的穿孔25、45。松紧带的两端分别绕穿过穿孔25、45进行连接定位,同时松紧带可进行上下160度的灵活旋转摆动。
[0033]第一扣座1上凹设有供扣头4扣合锁紧的锁紧槽11。具体的,第一扣座1包括上下相互锁设的上盖和底座两部分,底座上开设有凹槽,上盖盖设在底座上并且在凹槽边沿形成有卡槽结构,以利于构成锁紧槽11实现对扣头4的锁紧作用。
[0034]在扣头4于锁紧槽11内锁紧状态下,第一扣座1形成有第一座面结构100,第二扣座2上设计成与第一座面结构100的造型相同或相近似的第二座面结构200。如此在纽扣扣合
状态下,纽扣呈现为以连接带3为中心、两边对称或近乎对称设置扣座的扣体结构,造型新颖,体现中国传统唐氏服饰的纽扣元素。
[0035]为了使整个纽扣在扣合状态下能够处于一个平面内的紧凑型设计,优选的锁紧槽11设有侧开口111,对应第二扣座2的对应穿孔25处设计成相对应的开口状,如此,在纽扣处于扣合状态下,连接带3构成为在同一平面内、连接在第一扣座1和第二扣座2之间的平面连接桥。
[0036]关于锁紧槽11与扣头4间相互锁紧的优选方案,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该第一锁紧机构包括卡沿槽112和卡沿部422;卡沿槽112设在锁紧槽11侧沿处,具体如上面所述由上盖与底座间的配合构成,而且具体优选实施例,该卡沿槽112设有位于靠近侧开口111的两组,如此利于整体锁紧扣紧作用。卡沿部422设于扣头4上。第二锁紧机构为设在锁紧槽11其底面和扣头4其背面上的相互配合的定位锁紧件。扣合时,扣头4对准锁紧槽11按下,卡沿部422嵌入卡沿槽112的同时,定位锁紧件同步对位配合,即可达到稳定扣合效果。当需要打开时,可用手指轻松把扣头4抓起并往第二扣座2所在一侧轻推拉,即可简易解开纽扣。
[0037]所述定位锁紧件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下面给出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定位锁紧件包括栓头和栓槽;该栓头凸设在锁紧槽11的底面上,该栓槽开设在扣头4的背面上;或者该栓头43凸设在扣头4的背面上,该栓槽113开设在锁紧槽11的底面上。如此通过栓头43与栓槽113的相互匹配栓紧以实现有效的锁紧定位。第二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盗纽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扣座、第二扣座、连接带和扣头;扣头通过连接带与第二扣座连接设置;第一扣座上设有供扣头扣合锁紧的锁紧槽,所述第一扣座在扣头于锁紧槽内锁紧状态下形成有第一座面结构,第二扣座上形成有与第一座面结构在造型上相同或相近似的第二座面结构;所述锁紧槽设有侧开口,在纽扣处于扣合状态下,连接带构成为连接在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之间的平面连接桥;所述锁紧槽与扣头间设有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该第一锁紧机构包括设在所述锁紧槽侧沿处的卡沿槽和设在扣头上的卡沿部;所述第二锁紧机构为设在锁紧槽其底面和扣头其背面上的相互配合的定位锁紧件;所述定位锁紧件包括栓头和栓槽;该栓头凸设在所述锁紧槽的底面上,该栓槽开设在所述扣头的背面上;或者该栓头凸设在所述扣头的背面上,该栓槽开设在所述锁紧槽的底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盗纽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锁紧件包括相互磁吸的两个磁铁块,该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传中郭志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