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相和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666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笔相和笔,笔头固定在所述笔相内,所述笔相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第三部连接笔壳;所述笔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的空腔后连接至笔芯;所述第二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部的内径,所述第一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笔头的直径,所述第一部下端还连接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内径与所述笔头的直径相等。将笔头插入内径较小的第一部后,位于第一部外侧的笔头被卡在支撑部上,不能被“戳进”笔相内部,位于第一部内侧的笔头会膨胀,膨胀后卡在第二部内,因此也不能够将笔头拔出。并且,笔相避免了使用固定筋对笔头进行固定,表面光滑不沾墨水。表面光滑不沾墨水。表面光滑不沾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笔相和笔


[0001]本技术涉及文具
,具体涉及一种笔相和笔。

技术介绍

[0002]水彩笔的笔头通常由笔相内部的固定筋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虽然可以固定住笔头,但固定力较小,使用者只要一用力就会将笔头“戳”进笔相甚至戳进笔壳内部,导致没有办法将其取出再次使用;或者,只要一用力也能将笔头拔出,导致水彩笔损坏。尤其是当年纪较小的儿童使用水彩笔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经常发生前述两种情况,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笔头被“戳进”或拔出的限位结构。
[0003]申请号为CN202120883194.X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笔头防脱落结构,笔头外套有尖套(笔相),尖套设置有自上而下内径缩小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在笔头上的卡槽和设置在第二套筒内壁上的卡台,第二套筒内壁沿中心轴线方向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四个第一导向凸筋,卡台由第一导向凸筋顶部朝向中心轴线延伸出的尖端所形成。四个卡台均卡接在卡槽内,使尖套对笔头进行中心轴向限位,即对笔头相对尖套向上、向下均能够限制,可有效的防止笔头窜出从尖套上脱落,不易损坏,保障笔的正常使用功能。第二套筒内壁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导向凸筋之间沿中心轴线方向还设置有第二导向凸筋。四个第一导向凸筋和第二导向凸筋远离第二套筒内壁的一端所形成圆的直径匹配于笔头的直径,不仅在安装笔头时具有导向作用,而且对笔头具有很好的定位及圆周上的支撑作用,防止笔头晃动,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参考附图1)。
[0004]上述方案利用设置在笔头上的卡槽和导向筋上的卡台的配合作用有效防止了笔头的脱落,但笔芯内的墨水流经笔头时也容易流向导向筋/固定筋,久之会附着在笔相上,不仅浪费墨水,而且弄脏笔相和使用者的手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使用固定筋的同时能够防止笔头被“戳进”和拔出的结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提供一种笔相,笔头固定在所述笔相内,所述笔相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第三部连接笔壳;所述笔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的空腔后连接至笔芯;所述第二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部的内径,所述第一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笔头的直径,所述第一部下端还连接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内径与所述笔头的直径相等。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底端处的内侧壁设有向上延伸的卡钩。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三部通过外表面与所述笔壳的内表面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三部的外表面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笔壳的内表面的外螺纹。
[0011]更优选地,所述第三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部的内径,所述笔芯的底部抵触由于所述第三部和所述第二部的内径差而形成的平台。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包括连接所述第三部的衔接件和连接在所述衔接件下部的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连接所述第一部并且由上至下设有渐缩的直径。
[0013]优选地,所述衔接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部的直径。
[0014]优选地,所述笔壳与所述第三部连接后所述衔接件部分的容纳在所述笔壳的内部。
[0015]更优选地,所述笔相设为透明。
[00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笔,所述笔包含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笔相。
[0017]优选地,所述笔为水彩笔。
[0018]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0019]1)将笔头插入内径较小的第一部后,位于第一部外侧的笔头被卡在支撑部上,不能被“戳进”笔相内部,且该部分笔头被支撑部环绕支撑,避免了书写时笔头的摇晃;由于笔头直径较大,位于第一部内侧的笔头会膨胀,膨胀后卡在第二部内,因此也不能够将笔头拔出;
[0020]并且,笔相避免了使用固定筋对笔头进行固定,表面光滑不沾墨水(尤其不沾水性墨水),如果有墨水滴下来,也会顺着光滑表面重新流回到笔头,避免了笔芯内的墨水在流经笔头时流向固定筋并附着在笔相上,在使笔相保持整洁的同时更加节约墨水。
[0021]2)卡钩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将膨胀的笔头卡在卡钩上,进一步减小笔头被拔出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有技术中尖套(笔相)上设置的用于防止笔头脱落和支撑笔头的导向凸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设有固定筋的笔相的剖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不设置固定筋的笔相的剖视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
笔头;2

第一部;3

第二部;4

第三部;5

笔壳;6

笔芯;7

支撑部;8

平台;9

衔接件;10

握持部;11

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清楚的描述。
[0028]实施例1
[0029]本实施例提供的笔相如图2所示,笔头1固定在所述笔相内,所述笔相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部2、第二部3和第三部4,所述第三部4连接笔壳5。所述笔头1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部2、第二部3和第三部4的空腔后连接至笔芯6,所述笔芯6容纳在所述笔壳5的内部。所述第二部3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部2的内径,所述第一部2的内径小于所述笔头1的直径,所述第一部2下端还连接支撑部7,所述支撑部7的内径与所述笔头1的直径相等。
[0030]由于笔相的第二部3的内径小于所述笔头1的直径,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可用设备
施加合适的力度(但是人没有这个力度可以笔头插进和拔出)将笔头1插入第一部2。将笔头1插入后,位于第一部2外侧的笔头被卡在支撑部7上,不能被“戳进”笔相内部,且该部分笔头被支撑部7环绕支撑,避免了书写时笔头的摇晃。由于笔头直径较大,位于第一部2内侧的笔头会膨胀,膨胀后卡在第二部3内,因此也不能够将笔头1拔出。
[0031]并且,本实施例的笔相避免了使用固定筋对笔头进行固定,表面光滑不沾墨水(尤其不沾水性墨水),如果有墨水滴下来,也会顺着光滑表面重新流回到笔头。相比于现有的含有固定筋的设计(如附图1

2所示),能够避免笔芯内的墨水在流经笔头时流向固定筋并附着在笔相上,在使笔相保持整洁的同时更加节约墨水。
[0032]具体地,所述第二部3底端处的内侧壁设有向上延伸的卡钩11。由于笔头直径较大,位于第二部3内侧的笔头膨胀后会卡在卡钩11上,进一步减小笔头被拔出的风险。
[0033]其中,所述第三部4通过外表面与所述笔壳5的内表面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三部4的外表面可以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笔壳5的内表面的外螺纹。所述第三部4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部3的内径,所述笔芯6的底部抵触由于所述第三部4和所述第二部3的内径差而形成的平台8。平台8的形成使笔芯更好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相,笔头(1)固定在所述笔相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相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部(2)、第二部(3)和第三部(4),所述第三部(4)连接笔壳(5);所述笔头(1)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部(2)、第二部(3)和第三部(4)的空腔后连接至笔芯(6);所述第二部(3)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部(2)的内径,所述第一部(2)的内径小于所述笔头(1)的直径,所述第一部(2)下端还连接支撑部(7),所述支撑部(7)的内径与所述笔头(1)的直径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3)底端处的内侧壁设有向上延伸的卡钩(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4)通过外表面与所述笔壳(5)的内表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4)的外表面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笔壳(5)的内表面的外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强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弥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