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变压器过载及温度超标导致停运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860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变压器过载及温度超标导致停运的装置,包括变压器主体,所述变压器主体的上端固定焊接有两组吊耳,所述变压器主体上安装有电压过载保护器,所述变压器主体的后侧安装有降温机构,所述变压器主体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变压器主体后端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内侧设置有冷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止变压器过载及温度超标导致停运的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变压器主体的检测,再通过控制器开启抽水泵抽取冷却液,通过冷却管对导热板进行吸热、散热,同时通过喷头,对若干组散热片进行散热,大大提高整体的散热效果与运行的稳定程度,防止温度超标导致停运。防止温度超标导致停运。防止温度超标导致停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变压器过载及温度超标导致停运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变压器过载及温度超标导致停运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变压器是输配电的基础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社区等领域。我国在网运行的变压器约1700万台,总容量约110亿千伏安。变压器损耗约占输配电电力损耗的40%,具有较大节能潜力;而发生故障遭到损坏,其检修难度大、时间长,要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目前变压器,在变压器运行的时,没有很好的降温装置,往往会出现温度过高,尤其是在夏季用电负荷大、持续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过载,出现故障的情况,而通常是由风扇降温,但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所以风扇降温的方式往往不能够起到很好的降温作用,难以使得变压器稳定运行,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变压器过载及温度超标导致停运的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防止变压器过载及温度超标导致停运的装置,包括变压器主体,所述变压器主体的上端固定焊接有两组吊耳,所述变压器主体上安装有电压过载保护器,所述变压器主体的后侧安装有降温机构,所述变压器主体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变压器主体后端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内侧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导热板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散热壳,所述散热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上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水管,所述散热壳的一端靠近上侧位置固定设置有连接壳,所述散热壳的一端对应连接壳的位置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靠近散热壳的内侧位置固定设置有喷头,所述散热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导热板的后端靠近散热壳的内侧位置固定设置有若干组散热片。
[0006]优选的,所述散热壳的下侧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散热壳的内部靠近隔板的下侧位置设置有储水槽,所述隔板的内侧开设有开口。
[0007]优选的,所述电压过载保护器与变压器主体为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下侧与储水槽位置相通,所述连接壳与进水管以及冷却管的上侧固定连接且内部相通。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抽水泵电性连接,若干组所述散热片为均匀排列。
[0010]优选的,所述开口与储水槽的内部相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变压器主体的检测,再通过控制器开启抽水泵抽取冷却液,通过冷却管对导热板进行吸热、散热,同时通过喷头,对若干组散热片进行散热,大大提高整体的散热效果与运行的稳定程度,防止温度超标导致停运。
[0013]2、通过开口的开设,以及冷却管的下侧与储水槽的内部相通,使得冷却液循环流入储水槽的内部,再由抽水泵抽取,实现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止变压器过载及温度超标导致停运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止变压器过载及温度超标导致停运的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止变压器过载及温度超标导致停运的装置的降温机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防止变压器过载及温度超标导致停运的装置的降温机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中:1、变压器主体;2、吊耳;3、电压过载保护器;4、降温机构;41、导热板;42、冷却管;43、散热壳;44、抽水泵;45、水管;46、连接壳;47、进水管;48、喷头;49、控制器;410、散热片;411、隔板;412、储水槽;413、开口;5、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防止变压器过载及温度超标导致停运的装置,包括变压器主体1,变压器主体1的上端固定焊接有两组吊耳2,变压器主体1上安装有电压过载保护器3,变压器主体1的后侧安装有降温机构4,变压器主体1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降温机构4包括固定设置在变压器主体1后端的导热板41,导热板41的内侧设置有冷却管42,导热板41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散热壳43,散热壳4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抽水泵44,抽水泵44的上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水管45,散热壳43的一端靠近上侧位置固定设置有连接壳46,散热壳43的一端对应连接壳46的位置固定设置有进水管47,进水管47的一端靠近散热壳43的内侧位置固定设置有喷头48,散热壳4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9,导热板41的后端靠近散热壳43的内侧位置固定设置有若干组散热片410,散热壳43的下侧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板411,散热壳43的内部靠近隔板411的下侧位置设置有储水槽412,隔板411的内侧开设有开口413。
[0021]本实施例中,电压过载保护器3与变压器主体1为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5与控制器49为电性连接,冷却管42的下侧与储水槽412位置相通,连接壳46与进水管47以及冷却管42的上侧固定连接且内部相通,控制器49与抽水泵44电性连接,若干组散热片410为均匀排列,开口413与储水槽412的内部相通。
[0022]具体的,通过电压过载保护器3与温度传感器5的设,实现变压器主体1在电路超过负荷、过载与温度急剧升高时,提供保护与温度的超标检测,避免变压器主体1的温度持续
过高,影响正常运行,其次通过温度传感器5对变压器主体1的检测,当温度超标时,会将信息反馈至控制器49,通过控制器49开启抽水泵44,对储水槽412的内部抽取冷却液,通过水管45分别进入进水管47与冷却管42的内侧,而固定设置变压器主体1后端的导热板41对变压器主体1进行吸附,再将其传递至若干组散热片410上进行散热,而流动的冷却液通过冷却管42进入导热板41的内部,从而在传递的过程中进行吸热、散热,同时冷却液通过进水管47进入喷头48,喷向若干组散热片410进行散热,由冷却液带动在若干组散热片410上的热量,从而大大提高整体的散热效果与运行的稳定程度,防止温度超标导致停运,其次通过开口413的开设,以及冷却管42的下侧与储水槽412的内部相通,使得冷却液循环流入储水槽412的内部,再由抽水泵44抽取,实现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
[0023]工作原理:
[0024]使用时,首先通过电压过载保护器3与温度传感器5的设,实现变压器主体1在电路超过负荷、过载与温度急剧升高时,提供保护与温度的超标检测,避免变压器主体1的温度持续过高,影响正常运行,其次通过温度传感器5对变压器主体1的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变压器过载及温度超标导致停运的装置,包括变压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主体(1)的上端固定焊接有两组吊耳(2),所述变压器主体(1)上安装有电压过载保护器(3),所述变压器主体(1)的后侧安装有降温机构(4),所述变压器主体(1)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降温机构(4)包括固定设置在变压器主体(1)后端的导热板(41),所述导热板(41)的内侧设置有冷却管(42),所述导热板(41)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散热壳(43),所述散热壳(4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抽水泵(44),所述抽水泵(44)的上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水管(45),所述散热壳(43)的一端靠近上侧位置固定设置有连接壳(46),所述散热壳(43)的一端对应连接壳(46)的位置固定设置有进水管(47),所述进水管(47)的一端靠近散热壳(43)的内侧位置固定设置有喷头(48),所述散热壳(4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9),所述导热板(41)的后端靠近散热壳(43)的内侧位置固定设置有若干组散热片(4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玉辉孟亮东李锐祁兵邹兴猛佟显跃郭夏明刘远纹
申请(专利权)人:金平国能电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