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密度检测的加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57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泥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泥密度检测的加料结构,包括恒温水槽;所述恒温水槽正面经密封胶固接有玻璃板;所述恒温水槽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切口;所诉切口下方均固接有连接底部的圆形挡板,且所述圆形挡板对应于玻璃板的面为开口状;所述圆形挡板侧面均开设有通水孔;所述圆形挡板内均设置有李氏瓶;由于切口上方设置有圆盖,圆盖中间开设有插管孔,在对李氏瓶进行添加水泥和无水煤油时可直接在李氏瓶中插入漏斗进行添加工作,省去了需要拿出李氏瓶的步骤,避免了因拿出恒温水槽外部进行填料,空气中的热量与李氏瓶发生热量交换使刻度发生变化,导致读数记录不准确的问题。录不准确的问题。录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密度检测的加料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水泥检测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水泥密度检测的加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的密度是否合格决定了建筑在建造完成后的质量,是建筑质量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工人师傅通常使用李氏瓶作为检测水泥密度的工具。
[0003]传统的水泥密度检测工具包括李氏瓶、无水煤油、恒温水槽、小匙,在对水泥密度进行检测时,首先称量适量的水泥进行干燥,然后在李氏瓶内灌入适量无水煤油并放进恒温水槽一段时间后读取刻度值,然后将干燥后的水泥用小匙将加入李氏瓶中,并再次放入恒温水槽一段时间后读取刻度值,即可进行后续的计算工作。
[0004]目前现有技术中,恒温水槽的材质为半封闭的不透明材料,在对恒温水槽内的刻度进行读数记录和添加水泥时需要拿出恒温水槽,需要一定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这时空气会与李氏瓶进行热量交换,使得李氏瓶的刻度发生变化,再次放入李氏瓶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恢复读数的温度条件。
[000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水泥密度检测的加料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问题,提出的一种水泥密度检测的加料结构。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水泥密度检测的加料结构,包括恒温水槽;所述恒温水槽正面经密封胶固接有玻璃板;所述恒温水槽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切口;所诉切口下方均固接有连接底部的圆形挡板,且所述圆形挡板对应于玻璃板的面为开口状;所述圆形挡板侧面均开设有通水孔;所述圆形挡板内均设置有李氏瓶。
[0008]优选的,所述李氏瓶内垂直插接有漏斗;所述漏斗内垂直固接有隔板;所述漏斗上侧固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方表面固接有软垫。
[0009]优选的,所述恒温水槽的槽体侧面、反面和底面均设置有隔层,且隔层用于减少恒温水槽与外部空气的热量交换。
[0010]优选的,所述恒温水槽底部两侧与中部均固接有加强筋,且加强筋位于隔层与恒温水槽的连接处。
[0011]优选的,所述切口上方均设置有圆盖;所述圆盖上表面边缘设置有提把。
[0012]优选的,所述圆盖中心开设有插管孔;所述插管孔中设置有插接的塞子;所述插管孔下方固接有密封圈。
[0013]优选的,所述圆盖下表面对应于切口内边缘的位置固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用于圆盖稳定在切口内。
[0014]优选的,所述恒温水槽底部一个侧面固接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不与隔层内连通。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泥密度检测的加料结构,通过恒温水槽1与李氏瓶的配合,在具体工作时,由于恒温水槽正面经密封胶固接有玻璃板,在恒温水槽中可透过玻璃板直接进行读数,由于恒温水槽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切口;所诉切口下方均固接有连接底部的圆形挡板,且所述圆形挡板对应于玻璃板的面为开口状,在未把李氏瓶装入恒温水槽时可将切口处使用圆盖将其盖住,避免恒温水槽1内部全部暴露在空气中,导致恒温水槽1需要使用的功率加大,在放入李氏瓶时可直接放置在圆形挡板内,且由于开设有对应于玻璃板的开口,不会影响进行读数,由于切口上方设置有圆盖,圆盖中间开设有插管孔,在对李氏瓶进行添加水泥和无水煤油时可直接在李氏瓶中插入漏斗进行添加工作,省去了需要拿出李氏瓶的步骤,避免了因拿出恒温水槽外部进行填料,空气中的热量与李氏瓶发生热量交换使刻度发生变化,导致读数记录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纵向剖视立体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横向剖视立体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李氏瓶的立体图;
[0022]图例说明:
[0023]1、恒温水槽;2、隔层;3、切口;4、圆形挡板;5、通水孔;6、圆盖;7、插管孔;8、塞子;9、李氏瓶;10、漏斗;11、隔板;12、限位板;13、软垫;14、提把;15、加强筋;16、排水孔;17、限位块;18、密封圈;19、玻璃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泥密度检测的加料结构,包括恒温水槽1;所述恒温水槽1正面经密封胶固接有玻璃板19;所述恒温水槽1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切口3;所诉切口3下方均固接有连接底部的圆形挡板4,且所述圆形挡板4对应于玻璃板19的面为开口状;所述圆形挡板4侧面均开设有通水孔5;所述圆形挡板4内均设置有李氏瓶9。
[0027]工作时,由于传统的水泥密度检测工具包括李氏瓶9、无水煤油、恒温水槽1、小匙,恒温水槽1的材质为半封闭的不透明材料,在对恒温水槽1内的刻度进行读数记录和添加水泥时需要拿出恒温水槽1,需要一定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这时空气会与李氏瓶9进行热量交换,使得李氏瓶9的刻度发生变化,再次放入李氏瓶9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恢复读数的温度条
件,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恒温水槽1,由于恒温水槽1正面经密封胶固接有玻璃板19,在恒温水槽1中可透过玻璃板19直接进行读数,由于恒温水槽1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切口3;所诉切口3下方均固接有连接底部的圆形挡板4,且所述圆形挡板4对应于玻璃板19的面为开口状,在未把李氏瓶9装入恒温水槽1时可将切口3处使用圆盖6将其盖住,避免恒温水槽1内部全部暴露在空气中,导致恒温水槽1需要使用的功率加大,在放入李氏瓶9时可直接放置在圆形挡板4内,且由于开设有对应于玻璃板19的开口,不会影响进行读数,由于切口3上方设置有圆盖6,圆盖6中间开设有插管孔7,在对李氏瓶9进行添加水泥和无水煤油时可直接在李氏瓶9中插入漏斗10进行添加工作,省去了需要拿出李氏瓶9的步骤,避免了因拿出恒温水槽1外部进行填料,空气中的热量与李氏瓶9发生热量交换使刻度发生变化,导致读数记录不准确的问题。
[0028]优选的,所述李氏瓶9内垂直插接有漏斗10;所述漏斗10内垂直固接有隔板11;所述漏斗10上侧固接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下方表面固接有软垫13。
[0029]工作时,由于李氏瓶9内垂直插接有漏斗10,在对李氏瓶9内填料时,可通过漏斗10直接进入李氏瓶9底部,避免粘附在李氏瓶9的侧壁,由于漏斗10的上册固接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下表面固接有软垫13,可使漏斗10在放进李氏瓶9时减少碰撞力导致损坏。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密度检测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水槽(1);所述恒温水槽(1)正面经密封胶固接有玻璃板(19);所述恒温水槽(1)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切口(3);所诉切口(3)下方均固接有连接底部的圆形挡板(4),且所述圆形挡板(4)对应于玻璃板(19)的面为开口状;所述圆形挡板(4)侧面均开设有通水孔(5);所述圆形挡板(4)内均设置有李氏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密度检测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李氏瓶(9)内垂直插接有漏斗(10);所述漏斗(10)内垂直固接有隔板(11);所述漏斗(10)上侧固接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下方表面固接有软垫(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密度检测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水槽(1)的槽体侧面、反面和底面均设置有隔层(2),且隔层(2)用于减少恒温水槽(1)与外部空气的热量交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密度检测的加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朋飞詹丽蒋宏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煜顺工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