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煤用煤渣清扫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82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输煤用煤渣清扫组件,属于输煤技术领域;包括侧板、电机、凹槽、螺母、连接柱、丝杠、导向槽、储煤盒、输煤带、移动板、固定板、第一刮板、第二刮板、滑槽;输煤带两侧设置有侧板,侧板内开设有凹槽;电机位于凹槽内,电机输出为丝杠,螺母套于丝杠上;侧板侧壁开设有导向槽,连接柱位于导向槽内,且连接柱与螺母固定连接;移动板位于两个侧板之间,且与连接柱固定连接;第一刮板、第二刮板、固定板固定连接于移动板下方;侧板内开设有滑槽,储煤盒位于滑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机丝杠结构,能够代替人力对煤渣进行清扫,并且设置储煤盒能够方便对煤渣的收集,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人力来进行煤渣清扫费时费力的问题。技术使用人力来进行煤渣清扫费时费力的问题。技术使用人力来进行煤渣清扫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煤用煤渣清扫组件


[0001]本技术提供一种输煤用煤渣清扫组件,属于输煤


技术介绍

[0002]输送燃煤经常会用到带式输送机,在传送过程中,输煤带上会粘上很多的煤渣,若不及时清理,这些煤渣会在输煤带运动过程中渗透进传送带结构内,从而会加快输煤带结构内部的磨损,甚至会对传动结构造成损坏。
[0003]现有的对于输煤带上煤渣的清理方式往往是采用扫帚等外部工具,利用人力清理,当输煤带过长时,人力清理费时费力,且为了防止煤渣的浪费,需要拿专门的容器来装煤渣,因此对于煤渣的清扫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煤用煤渣清扫组件,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电机丝杠结构,能够代替人力对煤渣进行清扫,并且设置储煤盒能够方便对煤渣的收集,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人力来进行煤渣清扫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煤用煤渣清扫组件,包括侧板、电机、凹槽、螺母、连接柱、丝杠、导向槽、储煤盒、输煤带、移动板、固定板、第一刮板、第二刮板、毛刷、滑槽;输煤带两侧设置有侧板,侧板内开设有凹槽;电机位于凹槽内,且电机与侧板固定连接;电机向水平方向输出为丝杠,螺母套于丝杠上,且螺母位于凹槽内;侧板侧壁开设有导向槽,连接柱位于导向槽内,且连接柱与螺母固定连接;输煤带上方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位于两个侧板之间,且移动板与连接柱固定连接;第一刮板置于移动板下方,且与移动板固定连接;第二刮板置于移动板下方,第二刮板与移动板固定连接,且第二刮板与第一刮板相对于移动板的中心对称设置;固定板置于移动板下方,固定板与移动板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位于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之间;毛刷置于固定板下方,且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侧板内开设有滑槽,储煤盒位于滑槽内,储煤盒与滑槽滑动设置;
[0006]所述储煤盒设置有两个,储煤盒位于所述输煤带下方,且所述两个储煤盒分别位于输煤带的两侧;
[0007]所述电机及其连接结构设置有两组,两组电机及其连接结构完全相同,且两个电机的控制电路串联连接;
[0008]所述第一刮板、第二刮板的下端与所述输煤带的上表面存在有2毫米的间隙;
[0009]所述毛刷下端与所述输煤的上表面相贴合;
[0010]所述凹槽截面为方形,所述螺母为方形螺母,且所述螺母的形状与所述凹槽截面的形状相对应。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电机向水平方向输出为丝杠,螺母套于丝杠上;通过设置电机丝杠结构能够使螺母带动移动板移动,从而使第一刮板、第二刮板、毛刷对输煤带进行清理;与传统人力清
扫的方式相比,本技术更加省时省力。
[0013]2、侧板内开设有滑槽,储煤盒位于滑槽内,储煤盒与滑槽滑动设置,两个储煤盒分别位于输煤带的两侧;通过设置储煤盒,能够使清理后的煤渣直接掉入储煤盒内;避免了煤渣的浪费,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无需另外找容器对煤渣进行存储,使对于煤渣的清扫更加方便。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机丝杠结构,能够代替人力对煤渣进行清扫,并且设置储煤盒能够方便对煤渣的收集,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人力来进行煤渣清扫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输煤用煤渣清扫组件的俯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输煤用煤渣清扫组件的侧板的左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输煤用煤渣清扫组件的移动板下方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1、侧板;2、电机;3、凹槽;4、螺母;5、连接柱;6、丝杠;7、导向槽;8、储煤盒;9、输煤带;10、移动板;11、固定板;12、第一刮板;13、第二刮板;14、毛刷;1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根据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煤用煤渣清扫组件:包括侧板1、电机2、凹槽3、螺母4、连接柱5、丝杠6、导向槽7、储煤盒8、输煤带9、移动板10、固定板11、第一刮板12、第二刮板13、毛刷14、滑槽15;输煤带9两侧设置有侧板1,侧板1内开设有凹槽3;电机2位于凹槽3内,且电机2与侧板1固定连接;电机2向水平方向输出为丝杠6,螺母4套于丝杠6上,且螺母4位于凹槽3内;侧板1侧壁开设有导向槽7,连接柱5位于导向槽7内,且连接柱5与螺母4固定连接;输煤带9上方设置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位于两个侧板1之间,且移动板10与连接柱5固定连接;第一刮板12置于移动板10下方,且与移动板10固定连接;第二刮板13置于移动板10下方,第二刮板13与移动板10固定连接,且第二刮板13与第一刮板12相对于移动板10的中心对称设置;固定板11置于移动板10下方,固定板11与移动板10固定连接,且固定板11位于第一刮板12和第二刮板13之间;毛刷14置于固定板11下方,且与固定板11固定连接;侧板1内开设有滑槽15,储煤盒8位于滑槽15内,储煤盒8与滑槽15滑动设置;储煤盒8设置有两个,储煤盒8位于输煤带9下方,且两个储煤盒8分别位于输煤带9的两侧;电机2及其连接结构设置有两组,两组电机2及其连接结构完全相同,且两个电机2的控制电路串联连接;第一刮板12、第二刮板13的下端与输煤带9的上表面存在有2毫米的间隙;毛刷14下端与输煤的上表面相贴合;凹槽3截面为方形,螺母4为方形螺母4,且螺母4的形状与凹槽3截面的形状相对应。
[0021]本技术的原理
[0022]当对输煤带9上的煤渣进行清扫时,启动电机2,使丝杠6旋转,由于螺母4的形状为与凹槽3截面的形状相对应的方形,位于凹槽3内的螺母4无法旋转,只能在水平方向移动;螺母4移动带动连接柱5、移动板10在输煤带9上方移动,第一刮板12、第二刮板13能够将输煤带9上粘上的煤渣刮掉,以便固定板11下方的毛刷14对煤渣进行清扫;固定板11位于第一
刮板12和第二刮板13之间,因此,无论移动板10向左或者向右移动,都能达到先使刮板对输煤带9刮动,然后再用毛刷14进行清扫的效果;当移动板10移动到输煤带9侧边时,第一刮板12、第二刮板13、毛刷14上所带动清扫的煤渣会直接落入储煤盒8中,便于对于煤渣的收集;当需要对煤渣取出时,直接将储煤盒8从滑槽15内抽出即可。因此,整个清扫过程无需人力的参与,省时省力,且无需找专门的容器对煤渣进行存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人力来进行煤渣清扫费时费力的问题。
[0023]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煤用煤渣清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1)、电机(2)、凹槽(3)、螺母(4)、连接柱(5)、丝杠(6)、导向槽(7)、储煤盒(8)、输煤带(9)、移动板(10)、固定板(11)、第一刮板(12)、第二刮板(13)、毛刷(14)、滑槽(15);输煤带(9)两侧设置有侧板(1),侧板(1)内开设有凹槽(3);电机(2)位于凹槽(3)内,且电机(2)与侧板(1)固定连接;电机(2)向水平方向输出为丝杠(6),螺母(4)套于丝杠(6)上,且螺母(4)位于凹槽(3)内;侧板(1)侧壁开设有导向槽(7),连接柱(5)位于导向槽(7)内,且连接柱(5)与螺母(4)固定连接;输煤带(9)上方设置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位于两个侧板(1)之间,且移动板(10)与连接柱(5)固定连接;第一刮板(12)置于移动板(10)下方,且与移动板(10)固定连接;第二刮板(13)置于移动板(10)下方,第二刮板(13)与移动板(10)固定连接,且第二刮板(13)与第一刮板(12)相对于移动板(10)的中心对称设置;固定板(11)置于移动板(10)下方,固定板(11)与移动板(10)固定连接,且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天琦王海彬李扬邸大禹王超马骜刘臻欣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