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牵引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778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牵引臂装置,包括至少一支颊侧臂,颊侧臂一端设计为三维打印一片式或可拆卸式地延伸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上颌后牙的颊侧区,另一端向上颌尖牙区方向伸展,颊侧臂的向上颌尖牙区方向伸展的外端部设有牵引结。本无托槽隐形配合设计的牵引臂可摘脱,易清洁,透明美观,安全无创,便捷舒适;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为数字化设计加工,可实现数字化个性化精准化;填补了无托槽矫正器配合前牵引面罩进行前牵引的空缺,使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技术应用更广泛;若每侧均设计为两支颊侧臂汇合成牵引结,牵引力更加稳固,结合上颌牙弓整体为支抗,减少牙支抗副作用力。作用力。作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牵引臂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口腔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具体涉及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牵引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上,上颌前牵引是针对于青少年早期上颌骨发育不足较常采用的矫形治疗方法,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没有可配合前牵引进行正畸矫治的前牵引钩设计。现有的前牵引口内装置主要分为传统的牙支抗式和骨支抗式两大类,传统牙支抗式多数通过固定矫治器粘固在牙齿上,用金属制成牵引钩与口外面罩进行弹性牵引。口内支抗主要来源于牙齿和硬腭,间接地将矫形力传递至上颌骨骨膜及其周围骨缝,促进骨膜下成骨及骨缝成骨,从而达到刺激上颌骨发育的目的,其不足主要体现在:1、口内装置体积大,难清洁易龋齿,患者舒适感较差;2、口内有金属装置,青少年易发生溃疡、误吞、撞击伤等潜在危险因素;3、不利的牙性效应较多,如支抗磨牙的伸长和前移,上下切牙倾斜代偿增加。骨支抗式主要通过在上颌骨的特定区域植入微种植体,利用其种植体头部与口外前牵引面罩之间进行弹性牵引。虽然骨支抗骨性治疗效果显著,牙性不利效应减少,但仍然存在不足:1、前牵引主要是上颌发育不足的青少年,这个是有创手术操作,患儿配合有一定问题,且植入种植体有感染和脱落风险;2、植入的种植体均为金属,对头部X线拍摄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牵引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提供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牵引臂装置,包括至少一支颊侧臂,所述颊侧臂一端设计为三维打印一片式或可拆卸式的延伸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上颌后牙的颊侧区,另一端向上颌尖牙区方向伸展,所述颊侧臂的向上颌尖牙区方向伸展的外端部设有牵引结。
[0006]如所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牵引臂装置,所述颊侧臂为一支并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上颌第一磨牙或上颌第一前磨牙或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颊侧向上颌尖牙区方向伸展。
[0007]如所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牵引臂装置,所述颊侧臂为两支,其中一支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上颌尖牙的颊侧伸出,另一支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上颌第一磨牙或上颌第一前磨牙或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颊侧伸出,两支所述颊侧臂相交于一点汇合,所述牵引结位于两支所述颊侧臂的相交汇合处。
[0008]如所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牵引臂装置,所述颊侧臂的牵引作用力点尽可能地接近上颌骨和上颌牙弓阻抗中心。
[0009]如所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牵引臂装置,所述牵引结的外表面以上颌合平面为准具有多个角度标记。
[0010]如所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牵引臂装置,所述颊侧臂和所述牵引臂均为无托槽矫
治器类的密度高、弹性小、质地硬的高分子塑料透明材质。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无托槽隐形配合设计的牵引臂可摘脱,易清洁,透明美观,安全无创,便捷舒适;
[0013]2、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为数字化设计加工,可以实现数字化个性化精准化;
[0014]3、填补了无托槽矫正器配合面罩进行前牵引的空缺,使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技术应用更广泛;
[0015]4、若每侧均设计为两支颊侧臂汇合成牵引结,牵引力更加稳固,结合上颌牙弓整体为支抗,减少牙支抗的副作用力;
[0016]5、本牵引臂的设计还可以应用到指定牙位的埋伏阻生牙的牵拉,或拔牙病例用牵引链关闭间隙等关于正畸的其他拔牙病例关闭间隙或牵引埋伏牙设计场合。
附图说明
[0017]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8]图1为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牵引结外表面角度标记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颊侧臂和矫治器间可拆卸式的卡扣式连接示意图;
[0022]图中:0、无托槽隐形矫治器;1、颊侧臂;2、牵引结;3、角度标记;4、凸出接头;5、凹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4]参看图示,本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牵引臂装置包括至少一支颊侧臂1,颊侧臂1一端设计为三维打印一片式或可拆卸式地延伸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0的上颌后牙的颊侧区,另一端向上颌尖牙区方向伸展,颊侧臂1的向上颌尖牙区方向伸展的外端部设有牵引结2,牵引结2用于固定弹性圈(橡皮圈)并通过弹性圈连接外部面具牵引架。
[0025]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参看图1所示,颊侧臂1为一支并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0的上颌第一磨牙或上颌第一前磨牙或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颊侧向上颌尖牙区方向伸展。
[0026]在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颊侧臂1为两支,其中一支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0的上颌尖牙的颊侧伸出,另一支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0的上颌第一磨牙或上颌第一前磨牙或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颊侧伸出,两支颊侧臂1相交于一点汇合,牵引结2位于两支颊侧臂1的相交汇合处。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布置方式使得两支颊侧臂1之间形成夹角,双颊侧臂的成角设计可以更好地结合并利用整体牙弓的支抗。
[0027]颊侧臂1的牵引作用力点尽可能地接近上颌骨阻抗中心。具体地,牵引结2和颊侧臂1的高度以及颊侧臂1汇合的矢状向位置根据每个人的前庭沟深浅尽可能接近上颌骨阻抗中心,当牵引的施力点尽可能接近上颌骨阻抗中心的时候,前牵引的疗效最佳,更利于实现上颌骨的整体移动。上颌骨阻抗中心是生物力学上的一个中心点,阻抗中心是指当力作
用于一物体时,该物体周围约束其运动阻力中心,不随外力改变而改变。上颌骨阻抗中心的三维坐标值在正中矢状面上,其高度在梨状孔下缘,前后位置在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正畸做前牵引主要是为了让上颌骨发生矢状向的生长移动,牵引的作用力点越靠近上颌骨阻力中心,越容易产生上颌骨的移动。
[0028]双颊侧臂和牵引结2结合的位置设计因人而异,牵引结2的位置靠近尖牙,操作会更简便,可综合考虑进行数字个性化的设计。
[0029]牵引结2的外表面以上颌合平面为准具有多个角度标记3,以便于指导口外前牵引装置进行弹性牵引,方便医生明确弹性圈牵引的角度,使弹性牵引的角度更精准化,因为不同角度对上颌骨发生移动的方向就不同。具体地,参看图3所示,可以是中间为0
°
,同时分别以15
°
、30
°
、45
°
向上下两侧延展。
[0030]容易理解的是,牵引结2的设计形式可以多样化,点状、片状等均可,也可以设计为钩体,以方便连接。
[0031]材质方面,颊侧臂1和牵引结2均为无托槽矫治器类的密度高、弹性小、质地硬的高分子塑料透明材质。具体地,优选由透明的热塑性聚氨酯材料或透明的热塑性共聚多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牵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支颊侧臂,所述颊侧臂一端设计为三维打印一片式或可拆卸式地延伸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上颌后牙的颊侧区,另一端向上颌尖牙区方向伸展,所述颊侧臂的向上颌尖牙区方向伸展的外端部设有牵引结。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牵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颊侧臂为一支并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上颌第一磨牙或上颌第一前磨牙或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颊侧向上颌尖牙区方向伸展。3.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牵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颊侧臂为两支,其中一支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上颌尖牙的颊侧伸出,另一支从无托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口腔医院上海市口腔健康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