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抽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761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射抽吸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注射抽吸装置包括外壳、注射机构、抽吸机构和引流管;外壳上设有捆绑带,注射机构和抽吸机构均设于外壳,注射机构具有出液端,抽吸机构具有进液端,注射机构的出液端和抽吸机构的进液端均与引流管相连。将引流管植入患者体内,并连通至用药区域。注射机构的出液端与引流管相连,可以通过引流管将药物注入用药区域。抽吸机构的进液端与引流管相连,可以通过引流管将用药区域内的废液抽出。患者利用捆绑带将外壳捆绑固定在腿部或者腰部,即可将整个注射抽吸装置随身携带,并按照医嘱自主给药和排废液,进行局部药物控制,摆脱对医护治疗的依赖,尤其适用于治疗周期长、给药频次高的情况。高的情况。高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抽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射抽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的灾难性并发症,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败的第一位原因,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的第三位原因。目前,对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急性感染,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保留假体的关节清创术联合局部抗生素应用且,清创术后关节腔内局部抗生素的应用主要依赖一线住院医生每日定期通过注射器对药物手动注射及抽吸来实现。该方法能够有效保留骨储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感染清除成功率达80%以上。
[0003]此外,出于预防感染的目的,往往需要用到膝关节积液引流装置进行引流及消炎处理。
[0004]然而,传统的膝关节积液引流装置仅能作为预防感染的装置。对于已发生的关节感染,利用传统的膝关节积液引流装置向关节腔内注入抗生素时无法自主定量控制抗生素的浓度、剂量。
[0005]其次,传统的膝关节积液引流装置的体积较大,仅能床旁使用。对于慢性骨组织、假体感染患者而言,其治疗周期长、给药频次高,不能随身携带,随时给药,维持局部药物浓度困难。
[0006]再者,因膝关节腔压力较高,故利用传统的膝关节积液引流装置向关节腔内注入抗生素时存在给药困难的情况。
[0007]最后,传统的膝关节积液引流装置操作过程繁琐,耗时较长,无菌要求高,且不同医护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药物治疗异质性较大,显著增加医源性感染的机会,有导致再次感染或治疗失败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膝关节积液引流装置在治疗周期长、给药频次高的情况下不能随身携带和随时给药,维持局部药物浓度困难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射抽吸装置。
[0009]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注射抽吸装置,包括外壳、注射机构、抽吸机构和引流管;
[0011]所述外壳上设有捆绑带,所述注射机构和所述抽吸机构均设于所述外壳,所述注射机构具有出液端,所述抽吸机构具有进液端,所述注射机构的所述出液端和所述抽吸机构的所述进液端均与所述引流管相连。
[0012]作为对所述注射抽吸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注射机构包括药物储存器和注射泵,所述注射泵的入口与所述药物储存器相连,所述注射泵的出口为所述注射机构的所述出液端。
[0013]作为对所述注射抽吸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注射泵为蠕动泵。
[0014]作为对所述注射抽吸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注射泵呈圆柱状设置,所述注射泵的直径不大于35mm,所述注射泵沿轴向的长度不大于70mm。
[0015]作为对所述注射抽吸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抽吸机构包括废液储存器和抽吸泵,所述抽吸泵的入口为所述抽吸机构的所述进液端,所述抽吸泵的出口与所述废液储存器相连。
[0016]作为对所述注射抽吸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捆绑带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0017]所述捆绑带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捆绑带远离所述外壳的端部。
[0018]作为对所述注射抽吸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魔术贴勾面。
[0019]作为对所述注射抽吸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注射抽吸装置还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具有第一管口、第二管口和第三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注射机构的所述出液端相连,所述第二管口与所述抽吸机构的所述进液端相连,所述第三管口与所述引流管相连。
[0020]作为对所述注射抽吸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注射抽吸装置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分别与所述注射机构和所述抽吸机构电连接。
[0021]作为对所述注射抽吸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开关设于所述外壳的外壁。
[0022]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使用上述注射抽吸装置时,将引流管植入患者体内,并连通至用药区域。注射机构的出液端与引流管相连,可以通过引流管将药物注入用药区域。抽吸机构的进液端与引流管相连,可以通过引流管将用药区域内的废液抽出。此外,患者利用捆绑带将外壳捆绑固定在腿部或者腰部,即可将整个注射抽吸装置随身携带,并按照医嘱自主给药和排废液,进行局部药物控制,摆脱对医护治疗的依赖,尤其适用于治疗周期长、给药频次高的情况。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6]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射抽吸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射抽吸装置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示出了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9]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射抽吸装置中注射泵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射抽吸装置中抽吸泵的结构示意图。
[003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2]100

外壳;110

底座;111

第一固定筒;112

第二固定筒;120

盖板;200

注射机构;210

药物储存器;220

进液管;230

注射泵;300

抽吸机构;310

废液储存器;320

出液管;330

抽吸泵;400

三通管;410

第一导管;420

第二导管;500

引流管;600

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注射机构、抽吸机构和引流管;所述外壳上设有捆绑带,所述注射机构和所述抽吸机构均设于所述外壳,所述注射机构具有出液端,所述抽吸机构具有进液端,所述注射机构的所述出液端和所述抽吸机构的所述进液端均与所述引流管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机构包括药物储存器和注射泵,所述注射泵的入口与所述药物储存器相连,所述注射泵的出口为所述注射机构的所述出液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泵为蠕动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泵呈圆柱状设置,所述注射泵的直径不大于35mm,所述注射泵沿轴向的长度不大于7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机构包括废液储存器和抽吸泵,所述抽吸泵的入口为所述抽吸机构的所述进液端,所述抽吸泵的出口与所述废液储存器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森李睿张博涵李铁键纪荣泉杜银桥智信孔祥朋南少奎李想倪明李海峰柴伟周勇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