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皖江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709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包括节水系统、沉砂机构、过滤机构、分离机构和灌溉分流机构;所述节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分流收集系统和控制器,所述雨水收集系统的输出端与分流收集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流收集系统的输出端与沉砂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沉砂机构的输出端与过滤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过滤机构的输出端与分离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离机构的输出端与灌溉分流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分流收集系统与沉砂机构之间的通断,然后控制灌溉分流机构对不同的农林植物区块进行分区分时灌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备收集过滤后进行自动化灌溉的功能,解决了水分蒸发、流失和渗透不良等问题。流失和渗透不良等问题。流失和渗透不良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农业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农林灌溉是一系列用于改善农林业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的技术。其中包括气象、土壤、作物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利用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实现精准灌溉、节水灌溉等手段。
[0003]传统的灌溉模式难以进行适时针对性的灌溉模式,难以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回收利用,不具备收集过滤后进行自动化灌溉的功能,费事费力,同时传统的滑水灌溉,往往存在大量的水分蒸发、流失和渗透不良等问题,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备收集过滤后进行自动化灌溉的功能,解决了水分蒸发、流失和渗透不良等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它包括节水系统、沉砂机构、过滤机构、分离机构和灌溉分流机构;
[0007]所述节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分流收集系统和控制器,所述雨水收集系统的输出端与分流收集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流收集系统的输出端与沉砂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沉砂机构的输出端与过滤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过滤机构的输出端与分离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离机构的输出端与灌溉分流机构的输入端相连;
[0008]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分流收集系统与沉砂机构之间的通断,然后控制灌溉分流机构对不同的农林植物区块进行分区分时灌溉。
[0009]进一步,所述雨水收集系统位于分流收集系统的上方,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导流漏斗和导流壳体,所述导流漏斗与导流壳体的顶部连通,所述流壳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一级筛网、二级筛网、三级筛网和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导流壳体的底部,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分流收集管,所述分流收集管与分流收集系统的输入端相连。
[0010]进一步,所述分流收集系统包括一号雨水收集桶、二号雨水收集桶、三号雨水收集桶和四号雨水收集桶,所述一号雨水收集桶、二号雨水收集桶、三号雨水收集桶和四号雨水收集桶的顶部分别与分流收集管连通,所述一号雨水收集桶的底部连接有一号雨水分流管,所述二号雨水收集桶的底部连接有二号雨水分流管,所述三号雨水收集桶的底部连接有三号雨水分流管,所述四号雨水收集桶的底部连接有四号雨水分流管,所述一号雨水收集桶、二号雨水收集桶、三号雨水收集桶和四号雨水收集桶内均设置有水泵,所述一号雨水收集桶、二号雨水收集桶、三号雨水收集桶和四号雨水收集桶内的水泵分别与一号雨水分
流管、二号雨水分流管、三号雨水分流管和四号雨水分流管相连。
[0011]进一步,所述一号雨水分流管、二号雨水分流管、三号雨水分流管以及四号雨水分流管与各自对应的水泵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一号电磁阀门、二号电磁阀门、三号电磁阀门以及四号电磁阀门,所述一号电磁阀门、二号电磁阀门、三号电磁阀门以及四号电磁阀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沉砂机构包括雨水合流管、沉砂池和沉砂池导流管,所述一号雨水分流管、二号雨水分流管、三号雨水分流管以及四号雨水分流管的末端均与雨水合流管的前端连接,所述雨水合流管的末端与沉砂池的前端连通,所述沉砂池导流管的前端与沉砂池的后端连通,所述沉砂池导流管的末端设置有止回阀。
[0013]进一步,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一级活性炭过滤器和二级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沉砂池导流管的末端分别与一级活性炭过滤器和二级活性炭过滤器的入口相连,所述一级活性炭过滤器和二级活性炭过滤器的出口分别与过滤水导管相连。
[0014]进一步,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一号螺旋分离器、二号螺旋分离器和三号螺旋分离器,所述一号螺旋分离器的入口通过一号过滤水分流管与过滤水导管相连,所述二号螺旋分离器通过二号过滤水分流管与过滤水导管相连,所述三号螺旋分离器通过三号过滤水分流管与过滤水导管相连,所述一号螺旋分离器的出口通过一号净水导管与灌溉分流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二号螺旋分离器的出口通过二号净水导管与灌溉分流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三号螺旋分离器的出口通过三号净水导管与灌溉分流机构的输入端相连。
[0015]进一步,所述灌溉分流机构包括净水合流管、一号灌溉分流管、二号灌溉分流管、三号灌溉分流管以及四号灌溉分流管,所述一号螺旋分离器、二号螺旋分离器和三号螺旋分离器均与净水合流管的前端相连,所述净水合流管的末端分别与一号灌溉分流管、二号灌溉分流管、三号灌溉分流管以及四号灌溉分流管相连,所述净水合流管的末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一号灌溉分流管上设置有一号分流管电磁阀,所述二号灌溉分流管上设置有二号分流管电磁阀,所述三号灌溉分流管上设置有三号分流管电磁阀,所述四号灌溉分流管上设置有四号分流管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一号分流管电磁阀、二号分流管电磁阀、三号分流管电磁阀和四号分流管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节水系统还包括外壳,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分流收集系统和控制器均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外壳的前侧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外壳的侧面顶部设置有分流系统观察窗,所述分流系统观察窗的下方设置有维护柜门,所述维护柜门上设置有收集桶观察窗,所述维护柜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7]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S1、安装节水系统
[0019]在需要灌溉的农林处的空旷地段安装节水系统,并设定好雨水收集系统内的一级筛网、二级筛网以及三级筛网,并将雨水收集系统底部的过滤器与雨水收集系统内的分流收集管进行连通,并将分流收集管分别与一号雨水收集桶、二号雨水收集桶、三号雨水收集桶以及四号雨水收集桶连通,最后将一号雨水分流管、二号雨水分流管、三号雨水分流管以及四号雨水分流管分别与一号雨水收集桶、二号雨水收集桶、三号雨水收集桶以及四号雨水收集桶连通;
[0020]步骤S2、安装沉砂机构
[0021]在需要灌溉的农林处的空旷地段安装沉砂池,并通过雨水合流管将一号雨水分流管、二号雨水分流管、三号雨水分流管和四号雨水分流管与沉砂池的前端连通;
[0022]步骤S3、安装过滤机构
[0023]在需要灌溉的农林处的空旷地段安装一级活性炭过滤器和二级活性炭过滤器(49),并通过沉砂池导流管将沉砂池分别与一级活性炭过滤器和二级活性炭过滤器进行连通,并在沉砂池导流管上安装止回阀;
[0024]步骤S4、安装分离机构
[0025]在需要灌溉的农林处的空旷地段安装一号螺旋分离器、二号螺旋分离器以及三号螺旋分离器,并通过过滤水导管将一级活性炭过滤器和二级活性炭过滤器通过一号过滤水分流管、二号过滤水分流管以及三号过滤水分流管分别与一号螺旋分离器、二号螺旋分离器以及三号螺旋分离器连通;
[0026]步骤S5、安装灌溉分流机构
[0027]将一号灌溉分流管、二号灌溉分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节水系统(1)、沉砂机构、过滤机构、分离机构和灌溉分流机构;所述节水系统(1)包括雨水收集系统(2)、分流收集系统(3)和控制器,所述雨水收集系统(2)的输出端与分流收集系统(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流收集系统(3)的输出端与沉砂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沉砂机构的输出端与过滤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过滤机构的输出端与分离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离机构的输出端与灌溉分流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分流收集系统(3)与沉砂机构之间的通断,然后控制灌溉分流机构对不同的农林植物区块进行分区分时灌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系统(2)位于分流收集系统(3)的上方,所述雨水收集系统(2)包括导流漏斗(33)和导流壳体(331),所述导流漏斗(33)与导流壳体(331)的顶部连通,所述流壳体(33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一级筛网(34)、二级筛网(35)、三级筛网(36)和过滤器(37),所述过滤器(37)设置在导流壳体(331)的底部,所述过滤器(37)的输出端连接有分流收集管(38),所述分流收集管(38)与分流收集系统(3)的输入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收集系统(3)包括一号雨水收集桶(39)、二号雨水收集桶(42)、三号雨水收集桶(44)和四号雨水收集桶(46),所述一号雨水收集桶(39)、二号雨水收集桶(42)、三号雨水收集桶(44)和四号雨水收集桶(46)的顶部分别与分流收集管(38)连通,所述一号雨水收集桶(39)的底部连接有一号雨水分流管(4),所述二号雨水收集桶(42)的底部连接有二号雨水分流管(5),所述三号雨水收集桶(44)的底部连接有三号雨水分流管(6),所述四号雨水收集桶(46)的底部连接有四号雨水分流管(7),所述一号雨水收集桶(39)、二号雨水收集桶(42)、三号雨水收集桶(44)和四号雨水收集桶(46)内均设置有水泵(40),所述一号雨水收集桶(39)、二号雨水收集桶(42)、三号雨水收集桶(44)和四号雨水收集桶(46)内的水泵(40)分别与一号雨水分流管(4)、二号雨水分流管(5)、三号雨水分流管(6)和四号雨水分流管(7)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雨水分流管(4)、二号雨水分流管(5)、三号雨水分流管(6)以及四号雨水分流管(7)与各自对应的水泵(40)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一号电磁阀门(41)、二号电磁阀门(43)、三号电磁阀门(45)以及四号电磁阀门(47),所述一号电磁阀门(41)、二号电磁阀门(43)、三号电磁阀门(45)以及四号电磁阀门(47)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机构包括雨水合流管(8)、沉砂池(9)和沉砂池导流管(10),所述一号雨水分流管(4)、二号雨水分流管(5)、三号雨水分流管(6)以及四号雨水分流管(7)的末端均与雨水合流管(8)的前端连接,所述雨水合流管(8)的末端与沉砂池(9)的前端连通,所述沉砂池导流管(10)的前端与沉砂池(9)的后端连通,所述沉砂池导流管(10)的末端设置有止回阀(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一级活性炭过滤器(48)和二级活性炭过滤器(49),所述沉砂池导流管(10)的末端分别与一级活性炭过滤器(48)和二级活性炭过滤器(49)的入口相连,所述一级活性炭过滤器(48)和二级活性炭过滤器(49)的出口分别与过滤水导管(30)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学自动化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一
号螺旋分离器(12)、二号螺旋分离器(13)和三号螺旋分离器(14),所述一号螺旋分离器(12)的入口通过一号过滤水分流管(29)与过滤水导管(30)相连,所述二号螺旋分离器(13)通过二号过滤水分流管(28)与过滤水导管(30)相连,所述三号螺旋分离器(14)通过三号过滤水分流管(26)与过滤水导管(30)相连,所述一号螺旋分离器(12)的出口通过一号净水导管(27)与灌溉分流机构的输入端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胜吴静王子胡徐胜
申请(专利权)人:皖江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