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7028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藏冷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用于供待熟成物在其内熟成的熟成间室以及提供冷却气流的制冷风道,制冷风道配置成选择性地与储物间室和/或熟成间室连通;以及内循环风机,配置成受控地促使熟成间室内的气流循环流过待熟成物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风道同时对储物间室和熟成间室进行制冷,避免了因搭载熟成间室专用的制冷循环装置带来的成本高、能耗大的问题,在确保了熟成间室始终具有合适的温度和持续送风的熟成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冷风利用率,减少能耗。减少能耗。减少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藏冷冻
,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熟成食物这种营养高、口感佳的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食物的熟成对环境的温度、湿度和表面风速有较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肉类熟成对熟成环境的温度要求控制在0~4℃之间,对熟成环境的湿度要求控制在50%

90%之间,对熟成食材表面的风速要求控制在0.5m/s~2m/s之间。申请人认识到,现有的一些带有熟成间室的冷藏冷冻装置一般需要搭载熟成间室专用制冷循环装置进行温度控制,以及设置在熟成间室内的吹风装置以持续送风,不但占用体积较大,而且成本较高。另外,吹风装置设置在熟成间室内,噪音较大,而且容易出现误伤用户的问题,用户使用体验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熟成功能、储物环境和熟成环境均具有适宜温度、熟成环境内持续送风的冷藏冷冻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优化内部结构,提高熟成间室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000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上述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0008]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用于供待熟成物在其内熟成的熟成间室以及提供冷却气流的制冷风道,制冷风道配置成选择性地与储物间室和/或熟成间室连通;以及
[0009]内循环风机,配置成受控地促使熟成间室内的气流循环流过待熟成物的表面。
[0010]可选地,制冷风道通过第一送风风道与储物间室连通,并通过第二送风风道与熟成间室连通;并且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0011]制冷风机,配置成受控地将制冷风道内的冷却气流通过第一送风风道引入储物间室,和/或将制冷风道内的冷却气流通过第二送风风道引入熟成间室。
[0012]可选地,熟成间室具有允许外部气流流入其中的熟成送风口,熟成送风口配置成选择性地与第二送风风道连通或断开。
[0013]可选地,箱体内还限定有内循环风道,内循环风道的一端通过熟成间室上开设的内循环回风口与熟成间室连通;
[0014]内循环风道的另一端和第二送风风道的气流出口汇聚形成交汇处,并与熟成送风口连通;且
[0015]在交汇处设有第二风门,第二风门配置成受控地开启或关闭第二送风风道的气流
出口,从而控制熟成间室与制冷风道的连通状态。
[0016]可选地,内循环风机设置在内循环风道内,并位于熟成间室的后方。
[0017]可选地,第一送风风道的气流出口处设置有第一风门,且第一风门配置成受控地开启或关闭第一送风风道的气流出口,从而控制储物间室与制冷风道的连通状态。
[0018]可选地,熟成间室设置在储物间室内,且熟成间室还具有与储物间室连通的制冷回风口,以允许熟成间室内的气流进入储物间室。
[0019]可选地,熟成间室包括壳体,壳体内限定有用于容装待熟成物的熟成腔;
[0020]壳体的前板和底板分别与储物间室的门体和底壁间隔设置,以形成气流流道,气流流道通过制冷回风风道与制冷风道连通,以允许自制冷回风口流出的气流和/或储物间室内的气流返回制冷风道。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0022]获取储物间室的第一环境温度、熟成间室内的第二环境温度;以及
[0023]根据第一环境温度和第二环境温度控制制冷风道与储物间室之间以及制冷风道和熟成间室之间的导通状态、以及内循环风机的启停。
[0024]可选地,根据第一环境温度和第二环境温度控制制冷风道与储物间室之间以及制冷风道和熟成间室之间的导通状态、以及内循环风机的启停的步骤包括:
[0025]比较第一环境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以及比较第二环境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
[0026]若第一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第二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则控制制冷风道同时与储物间室和熟成间室连通;
[0027]若第一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第二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则控制制冷风道只与储物间室连通;
[0028]若第一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第二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则控制制冷风道只与熟成间室连通;
[0029]若第一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第二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则阻断制冷风道与储物间室之间以及制冷风道与熟成间室之间的连通,并启动内循环风机以促使熟成间室内的气流循环流动。
[0030]本专利技术的冷藏冷冻装置除了具有普通储物用的储物间室之外,还特别地具有熟成间室,用户可以直接将待熟成物放置在熟成间室中熟成,使用户可以居家自制熟成食物。并且,本专利技术将熟成间室设置成制冷风道选择性地与储物间室和/或熟成间室连通,由此,可选择性同时向储物间室和熟成间室内输送冷却气流以同时降低储物间室和熟成间室温度、只向储物间室内输送冷却气流以降低储物间室温度、只向熟成间室内输送冷却气流以降低熟成间室温度、或停止向储物间室和熟成间室内输送冷却气流,并在制冷风道停止向熟成间室内输送冷却气流的同时开启内循环风机,以驱动熟成间室内的气流循环流动从而保证熟成环境中的表面风速,实现了在确保熟成间室始终具有合适的温度和持续的送风这种最佳的熟成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冷风利用率,减少了能耗。
[0031]进一步地,制冷风道通过第一送风风道与储物间室连通,并通过第二送风风道和熟成间室连通,并且利用制冷风机受控地将制冷风道内的冷却气流通过第一送风风道引入
储物间室,和/或将制冷风道内的冷却气流通过第二送风风道引入熟成间室,使储物间室和熟成间室共用一个制冷风机和分别用两个不同的送风风道送风,在确保储物间室和熟成间室内温度控制的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冷藏冷冻装置的储存空间的利用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0032]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33]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34]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0035]图2是图1中部分A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冷风道同时与储物间室和熟成间室连通的气流流动示意图;
[0037]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冷风道仅与储物间室连通的气流流动示意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用于供待熟成物在其内熟成的熟成间室以及提供冷却气流的制冷风道,所述制冷风道配置成选择性地与所述储物间室和/或所述熟成间室连通;以及内循环风机,配置成受控地促使所述熟成间室内的气流循环流过所述待熟成物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所述制冷风道通过第一送风风道与所述储物间室连通,并通过第二送风风道与所述熟成间室连通;并且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制冷风机,配置成受控地将所述制冷风道内的冷却气流通过第一送风风道引入所述储物间室,和/或将所述制冷风道内的冷却气流通过第二送风风道引入所述熟成间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所述熟成间室具有允许外部气流流入其中的熟成送风口,所述熟成送风口配置成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送风风道连通或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所述箱体内还限定有内循环风道,所述内循环风道的一端通过所述熟成间室上开设的内循环回风口与所述熟成间室连通;所述内循环风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送风风道的气流出口汇聚形成交汇处,并与所述熟成送风口连通;且在所述交汇处设有第二风门,所述第二风门配置成受控地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送风风道的气流出口,从而控制所述熟成间室与所述制冷风道的连通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所述内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内循环风道内,并位于所述熟成间室的后方。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送风风道的气流出口处设置有第一风门,且所述第一风门配置成受控地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送风风道的气流出口,从而控制所述储物间室与所述制冷风道的连通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所述熟成间室设置在所述储物间室内,且所述熟成间室还具有与所述储物间室连通的制冷回风口,以允许所述熟成间室内的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展鹏陈童姬立胜王春利苟茜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