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的工具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93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的工具套装,所述工具套装包括注射器、两把拉钩、缝合针、缝合线、一把或多把剪刀,以及由医用一次性钝针和与其匹配的人桡动脉穿刺针外套管组成的气管插管套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工具套装在制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过程中的应用,其应用过程包括如下步骤:麻醉、颈部剃毛和小鼠固定、皮肤切口和气管插管、拔去引导芯和注射肺损毒液、揉压小鼠胸腔、颈部缝合及保温复苏。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工具套装可以高效、准确、安全且节约成本地制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其被认为具有大规模推广的应用价值。被认为具有大规模推广的应用价值。被认为具有大规模推广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的工具套装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的工具套装。

技术介绍

[0002]在哺乳类实验动物中,由于小鼠体小,饲养管理方便,易于控制,生产繁殖快,研究最深,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已拥有大量的近交系、突变系和封闭群,因此在各种实验研究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多。ARDS即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ALI即急性肺损伤,ARDS/AL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在研究肺损伤的机理及药物的开发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因此,如何高效地批量制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成为本领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0003]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的现有制备方法包括传统的滴鼻法、气道内注射法、外科气管插管法以及气管盲插给药法等。
[0004]传统的滴鼻法优点在于无创,但缺点在于滴鼻诱发急性肺损伤模型的成功率和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干扰;鼻腔到肺的长途距离会导致部分肺损毒液例如内毒素LPS的丢失或潴留,该过程与小鼠的个体差异存在较大的关联,因而最终流入到肺内的肺损毒液含量的差异将导致模型诱发的不稳定。
[0005]气道内注射法属于有创操作,其缺点在于:1.小鼠气道狭小,注射器穿刺过程可能造成气道全层的穿透,最终导致肺损毒液注射失败或者渗漏;2.气道内注射难以在可视下穿刺到环状软骨以下的近肺端;3.气道内注射难以在直立体位进行,肺损毒液容易被咳出气道,最终造成模型诱导的不稳定。
[0006]外科气管插管法需要切开小鼠的气管,因而会导致实验动物的存活率降低。因该方法容易直接导致小鼠死亡,因而早已被淘汰。
[0007]气管盲插给药法由2023年3月31日公布的文献:Noninvasive Intratracheal Lipopolysaccharide Instillation in Mice最新提出,其优点在于无创。具体地,其中的图2为插管工具,即插管套件及其组件;包括一个笔灯、一根光纤和一个套管。文中也写明:20

30g的小鼠可使用22g导管(2.5

3.8cm长);将套管组装到插管笔上,打开插管笔的灯。其中使用巴斯德移液管将空气泵入小鼠的气管;建模过程中,如果成功地将套管插入小鼠的气管,则小鼠的胸部会肿胀;而如果是误将套管插入小鼠的食道,则小鼠右下腹会肿胀;因此,该方法使用巴斯德移液管泵入空气的方法来判断插管是否成功。按照该描述,则理论上来说通过小鼠腹腔和胸腔的起伏即可以判断插管是否成功;但实际上,即使具有丰富的插管经验,麻醉医生在临床插管操作中仍有可能出现将食道误认为气道的情况,从而导致气管插管失败,因而临床上判断病人插管是否成功的金标准是使用呼吸末CO2检测以鉴别插管的位置;如果插管误入到食道,则马上改插,以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而小鼠体型小,无法使用该方法判断,也难以改插。也就是说,该文献中建模方法的插管错误率和判断失误率都非常高,尤其是对于新手操作者来说难度相当大。该文献中也说明要掌握这些技术技能需要大量的练习;且对于体型较小的小鼠,将插管插入气管比较困难,而且在手术过程中很容
易刮伤气管;因此,该文献中建议选择体型较大的小鼠进行实验。因此,该气管盲插给药法因准确率低而建模成功率低,且建模人员操作时上手慢;气管插管容易进入到食道,因而即使是熟练的操作员也存在较大概率的失败。
[0008]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的制备方法以及需要一种新的建模工具套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制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的工具套装,所述工具套装包括注射器、两把拉钩、缝合针、缝合线、一把或多把剪刀,以及由医用一次性钝针和与其匹配的人桡动脉穿刺针外套管组成的气管插管套针。
[00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人桡动脉穿刺针外套管也称为动脉穿刺导管,或简称为导管;所述医用一次性钝针也称为插管引导芯,或简称为引导芯。所述医用一次性钝针从与其匹配的人桡动脉穿刺针外套管上端插入其径向内侧,形成气管插管套针。
[00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医用一次性钝针的粗细为18G~30G,优选为18G~27G;所述医用一次性钝针的针长为25~100mm,优选为38~70mm;所述人桡动脉穿刺针外套管的针长为所述医用一次性钝针的针长的50~80%,优选为60~70%。
[00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针长是指露出在塑料支撑材料以外的金属针长度。
[00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具套装中还包括用于包装所述气管插管套针的塑料盒,所述塑料盒与一根医用一次性钝针和一根人桡动脉穿刺针外套管的大小匹配。
[00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射器的规格为500μL。
[00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具套装中还包括肺损毒液、麻醉药、用于稀释麻醉药的生理盐水、胶带、剃毛仪,优选所述肺损毒液为含内毒素的液体,优选所述麻醉药为苯巴比妥钠或者戊巴比妥。
[001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具套装中还包括消毒液,优选所述消毒液为医用碘伏。
[00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具套装中还包括一把或多把镊子。
[0018]一种如上所述工具套装在制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过程中的应用。
[001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其应用过程包括如下步骤:麻醉、颈部剃毛和小鼠固定、皮肤切口和气管插管、拔去引导芯和注射肺损毒液、揉压小鼠胸腔、颈部缝合及保温复苏。
[0020]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工具套装可以高效、准确、安全且节约成本地制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其被认为具有大规模推广的应用价值。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麻醉:在小鼠腹腔注射麻醉药将其麻醉;优选所述麻醉药为苯巴比妥钠或者戊巴比妥,且其用生理盐水溶解,浓度为0.5~2%;步骤B、颈部剃毛和小鼠固定:剃除小鼠颈部的毛发,且固定小鼠四肢;优选使用剃毛仪剔除小鼠颈部的毛发;步骤C、皮肤切口和气管插管:纵向切开小鼠的颈部皮肤,再使用一对拉钩左右拉开,暴露术野至看到气管,轻柔操作勿伤及任何颈部组织;接下来使用气管插管套针经小鼠口腔插入,插入的过程中应在颈部清晰观察到气管插管套针的人桡动脉穿刺针外套管进入气管;步骤D、拔去引导芯和注射肺损毒
液:插管完成后拔出引导芯且去除拉钩,所述引导芯即气管插管套针的医用一次性钝针;小鼠直立且使用注射器通过人桡动脉穿刺针外套管的上部开口处注射肺损毒液进入小鼠肺部;优选所述肺损毒液为含内毒素的液体;步骤E、揉压小鼠胸腔:注射肺损毒液结束后揉压小鼠胸腔;步骤F、颈部缝合及保温复苏:缝合小鼠颈部皮肤并保温待小鼠苏醒。
[0022]本专利技术中,步骤E可以使得注射的肺损毒液不会被小鼠咳出气道,并更好地在肺内扩散。
[002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B中在小鼠剃毛后将其仰卧位放置于操作台上,且优选采用胶带粘贴固定小鼠四肢。
[0024]在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的工具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套装包括注射器、两把拉钩、缝合针、缝合线、一把或多把剪刀,以及由医用一次性钝针和与其匹配的人桡动脉穿刺针外套管组成的气管插管套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一次性钝针的粗细为18G~30G,优选为18G~27G;所述医用一次性钝针的针长为25~100mm,优选为38~70mm;所述人桡动脉穿刺针外套管的针长为所述医用一次性钝针的针长的50~80%,优选为60~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套装中还包括用于包装所述气管插管套针的塑料盒,所述塑料盒与一根医用一次性钝针和一根人桡动脉穿刺针外套管的大小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帅李卉刘涛戴茹萍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