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及其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及其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比能量、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3C数码、电动工具、航天、储能、动力汽车等领域,电子信息技术及消费产品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及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成工序是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是在电芯首次注液后对电芯充电的过程,同时电解液中溶剂和锂盐发生副反应,在负极表面形成一层钝化层,即固体电解质膜(SEI膜),SEI膜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池的首效、容量、循环寿命、安全性等化学性能;同时SEI膜的生成会减少锂离子电池中锂储量,导致电池容量降低,首效降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化成工艺总时长是在4h左右,电池首次充电采用小电流化成,充电时间长,化成后的电芯形成的SEI膜较厚,且厚度的均一性无法保证,电池内阻增加明显,电池体系极化严重,且化成过程中产生气体多,造成反应界面差,降低电池首效、容量、循环性能和存储性能;这也导致了化成工序生产周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电芯注液静置结束后,在70℃~80℃温度下,对电池进行预压;预压结束后,在化成压力、化成温度下分别对电池进行阶梯式充电,其具体步骤为:第一阶段:恒流充电,第一次充电电流范围为0.1~0.3C,第一次充电时间为t1,第一次充电容量SOC范围为0.3%~10%;第二阶段:恒流充电,第二次充电电流范围为0.2~0.6C,第二次充电时间为t2;第二次充电容量SOC范围为5%~30%;化成工艺总充电时间为t=t1+t2,其中1≤t1≤45,6≤t2≤30,30≤t≤60,t、t1、t2的单位都为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t的范围为50min≤t≤6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充电时间t1为20~30mi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次充电阶段中,第一次充电容量SOC范围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超,蒋合林,胡大林,廖兴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豪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