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631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反射片和棱镜片,导光板包括底面、出光面和入光面,底面与出光面彼此相对设置,且入光面连接底面与出光面,底面上设有多个微结构,微结构包括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光源设于导光板的入光面一侧,反射片和棱镜片分别设于导光板的两侧,且棱镜片靠近导光板的出光面而设,棱镜片上设有多个微棱镜结构,微棱镜结构朝向所述出光面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中,增大了导光板有效反射面的面积,提高了光的导出效率;凸起结构起到防吸附、抗顶白的作用;可省略背光模组的增亮膜,从而减少背光模组的膜层、简化结构和组装工艺,还能提高光能利用率。还能提高光能利用率。还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
[0001]本专利申请是2022年6月2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10738453.9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3]对于侧入式的导光板,为了让光线从导光板出射,需要破坏导光板内的全反射条件。通常采用的方案是在导光板的下表面设置微结构,使耦入导光板的光线,经微结构反射后改变传播方向,并以较大的入射角入射至导光板上表面。
[0004]目前,从导光板上表面出射的光线的峰值角度在80
°
左右,即从导光板出射的光能均具有较大的出射角,导光板正视场的能量分布弱。在透射式液晶显示场景下,为了增强导光板正视场的能量分布,通常需要增设两层增亮膜,将大视角的能量收集并将角度偏折至正视场角,同时还通过增加上、下扩散片,提高导光板出射光的均匀性。然而,常规的背光模组架构存在膜层多、结构复杂、组装工艺多并影响最终产品的成品率,同时还会导致光能利用率低等问题。
[0005]在反射式液晶显示场景下,由于液晶屏的特性,需要入射至液晶屏上的光线具有特性的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光源、反射片和棱镜片,所述导光板包括底面、出光面和入光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彼此相对设置,且所述入光面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所述底面上设有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于所述底面上朝远离所述出光面的一侧凸起,所述凹陷结构于所述底面上朝所述出光面凹陷,所述凹陷结构包括朝向导光板内部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入光面,所述凸起结构包括朝向导光板内部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为所述第一面的延伸面,所述第一面在垂直于所述入光面且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参考平面上的截线为第一直线和/或第一弧线,且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或所述第一弧线的切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为0.5
°
~5
°
;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一侧,所述反射片和所述棱镜片分别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两侧,且所述棱镜片靠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而设,所述棱镜片上设有多个微棱镜结构,微棱镜结构朝向所述出光面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的凹陷结构的深度尺寸(H1)为0.5μm~8μm,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尺寸(H2)为0.2μm~1μm,所述微结构的凹陷结构的深度尺寸(H1)与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尺寸(H2)的比值为4~12,或者,所述微结构的凹陷结构的深度尺寸(H1)为0.2μm~1μm,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尺寸(H2)为0.5μm~8μm,所述微结构的凹陷结构的深度尺寸(H1)与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尺寸(H2)的比值为1/12~1/4,所述微结构的长度尺寸(L1)为50μm~150μm,所述微结构的第一宽度尺寸(W1)为10μm~120μm,其中所述长度尺寸是指所述微结构的沿垂直于所述入光面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宽度尺寸是指所述微结构的沿平行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方向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或所述第一弧线的切线与所述底面的夹角随所述微结构与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的占空比与所述微结构和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距离的关系满足y=4E

05x2‑
0.050x+33.65,其中y为所述微结构的占空比,x为所述微结构和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微结构的占空比为所述微结构的第一宽度尺寸(W1)除以所述微结构的第一宽度尺寸(W1)和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邻所述微结构之间的距离(D)之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还包括第三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三面连接,所述第三面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面分别为所述凹陷结构的两个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宗豹方慧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维旺科技有限公司盐城维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苏州中为联创微纳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