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头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56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头枕结构,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安装座上下平移,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连接件带动头枕相对于安装座转动,通过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连接件带动头枕相对于第一连接件转动,头枕相对于第二连接件转动,头枕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且旋转范围更大,不仅限于绕一个轴转动,可以达到多轴转动调节头枕与座椅的位置及夹角的效果,适用于不同使用人的坐姿且方便调节。方便调节。方便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头枕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
,特别是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头枕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座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家具,其舒适性一直受用户关注,尤其对于久坐人群来说,由于长时间办公,人们的颈椎容易出现疲劳的情况,因此对于常规座椅来说,会在座椅上增设头枕并且设置可以调节头枕角度的结构,用于舒缓人们的长时间久坐导致颈椎疲劳的问题。
[0003]公开号为CN2153478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办公椅头枕结构,属于办公家具配件领域,针对现有办公椅头枕结构适应性较差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调节的办公椅头枕结构,包括:头颈支撑件和连接靠背的底座,头颈支撑件的底部为扩口状,阻尼组件嵌设在头枕主体的底部,阻尼组件的底部具有呈凹凸状的第一凹凸面;连接靠背的底座,底座通过连接结构与头颈支撑件传动连接,底座上设有限位件,限位件的上表面为呈凹凸状的第二凹凸面,第一凹凸面与第二凹凸面彼此抵触并限位,使得所述头颈支撑件能够在施力条件下改变与底座之间的连接角,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该座椅的头枕支撑件通过连接结构与连接于连接靠背的底座连接,可以通过调节头颈支撑件与底座之间的连接角来调节适合于用户头部放置的角度,但由于头颈支撑件只能绕底座在平面上旋转,并不能适用于不同使用者的不同坐姿,且需要手动调节不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0004]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座椅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头枕结构,可以上下前后移动和多轴转动头枕与座椅的角度,适用于不同使用者的坐姿。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头枕结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座和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竖直平移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所述头枕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传动连接。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驱动电机和两个分别竖向设置在所述支架两端的滚珠丝杆,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两端均设有输出轴,两个所述输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滚珠丝杆的端部传动连接,所述安装座通过丝杆螺母与所述滚珠丝杆传动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滚珠丝杆从而带动安装座上下平移。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
电机电连接的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用于限制所述安装座平移的最高位和最低位,安装座平移至支架的上部或下部与限位开关接触时会启动限位开关以此关闭第一驱动电机,防止第一驱动电机过载造成。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孔和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上的减震橡胶垫,减震橡胶垫用于减缓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滚珠丝杆工作时对座椅所产生的振动,减少噪音。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两端传动连接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分别枢接至所述第一连杆末端的第二连杆,其中至少一根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头枕上设有竖向设置的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杆上。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两端均设有输出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两端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并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内侧固定连接的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两端均设有输出轴,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两端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连杆相对于安装座转动,第三驱动电机驱动第二连杆相对于第一连杆转动。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旁均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电连接有两个以上的霍尔开关,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靠近所述电路板一端的内侧面上均设有与所述霍尔开关配对的磁性件,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上的磁吸件转动至霍尔开关处时,霍尔开关检测到磁性件并产生信号传递至电路板,通过电路板控制第二驱动电机或第三驱动电机关闭,以此限制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转动的角度,防止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转动过载,造成损坏。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两端均设有凸起,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内侧面设有供所述凸起插设于其内的插槽。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与竖向轴Y的负方向的夹角α呈45

115度,所述第二连杆与竖向轴Y的负方向的夹角β呈30

180度,所述头枕的中心位置到所述支撑杆的中心位置为轴线A,包括迎宾模式和肩枕模式,迎宾模式中,所述夹角α呈115度,所述夹角β呈180度,所述轴线A平行于竖向轴Y,此时头枕处于其最高位置,肩枕模式中,所述夹角α呈45度,所述夹角β呈30度,所述轴线A与竖向轴Y的负方向的夹角γ呈90度,此时头枕处于其最低位置。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安装座上下平移,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连接件带动头枕相对于安装座转动,通过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连接件带动头枕相对于第一连接件转动,头枕相对于第二连接件转动,头枕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且旋转范围更大,不仅限于绕一个轴转动,可以达到多轴转动调节头枕与座椅的位置及夹角的效果,适用于不同使用人的坐姿且方便调节。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头枕结构的后视角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头枕结构的爆炸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架的后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侧视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头枕结构的迎宾模式下的右视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头枕结构的肩枕模式下的右视图。
[0023]图中:1

支架,2

第一驱动机构,21

第一驱动电机,22

滚珠丝杆,23

限位开关,24

减震橡胶垫,3

安装座,4

第二驱动机构,41

第二驱动电机,5

第一连接件,5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安装座(3)和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3)竖直平移的第一驱动机构(2);第二驱动机构(4),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上;第一连接件(5),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5)相对于所述安装座(3)转动;第三驱动机构(6),所述第三驱动机构(6)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另一端;第二连接件(7),所述第二连接件(7)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6)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6)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7)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转动;头枕(8),所述头枕(8)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横向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第一驱动电机(21)和两个分别竖向设置在所述支架(1)两端的滚珠丝杆(2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的两端均设有输出轴,两个所述输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滚珠丝杆(22)的端部传动连接,所述安装座(3)通过丝杆螺母与所述滚珠丝杆(22)传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电连接的限位开关(23),所述限位开关(23)用于限制所述安装座(3)平移的最高位和最低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安装孔和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上的减震橡胶垫(2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座椅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的两端传动连接的第一连杆(51),所述第三驱动机构(6)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杆(5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7)包括两个分别枢接至所述第一连杆(51)末端的第二连杆(71),其中至少一根所述第二连杆(71)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坐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