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道调压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6524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层道调压剂及制备方法,涉及油田层道调压剂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成本高、制备过程繁琐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基质成分、活性物质成分和溶剂,其中基质成分为三元共聚物及其衍生物,活性物质成分还包括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改性剂。制备方法是,称量各个组分后将基质成分投入反应釜,加入溶剂并混合均匀,加热至反应温度,向反应釜中加入活性物质成分,得到油井调剖剂。通过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顺丁烯二酸的三元共聚物构建层道调压剂主体,添加硅烷偶联剂能够有效改善耐温稳定性,且用料少,制备过程无苛刻要求,易于达到,制备操作简单,有助于降低成本。于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道调压剂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层道调压剂领域,具体为一种层道调压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层道调压剂又叫调剖剂,是向油层内注水,以调节地层压力时,为了调整注入剖面,向注入的水中混入调剖剂以调节剖面。
[0003]中国专利CN202111088734.6公开了一种调剖剂及制备方法与用途,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20~40份对乙烯基苄醇、35~70份硅醇,搅拌并持续通入氮气,然后将反应容器放置于水浴装置中;步骤2,将0.1~1份催化剂加入所述反应容器中,控制水浴温度在60~105℃发生醚化反应直至反应结束;步骤3,冷却,取出产物,提纯后即得到对乙烯基卞硅醚单体;步骤4,将0.53~3.2份丙烯酰胺单体、0.8~4.8份丙烯酸钠单体、4~8.8份对乙烯基苄硅醚、56.4~68.8份的去离子水置于反应容器中,搅拌均匀,并在搅拌状态下同时通入氮气20

30min得到反应液;步骤5,向步骤5得到的反应液中加入0.3~5份的引发剂,搅拌均匀,并在搅拌状态下同时通氮气20

30min得到反应液;步骤6,停止搅拌与通氮气,将反应容器置于水温为30~55℃的恒温水浴装置中反应6

10小时,取出反应容器,冷却后即得到调剖剂。
[0004]本技术方案在制备调剖剂的过程中,使用原料种类多,且制备过程繁琐,需要氮气环境,制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层道调压剂,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基质成分、活性物质成分和溶剂,其中基质成分为三元共聚物及其衍生物,活性物质成分还包括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改性剂。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质成分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顺丁烯二酸的三元共聚物。
[0007]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又名异丁烯酸甲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8O2,为无色液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作有机玻璃的单体,也用于制造其他树脂、塑料、涂料、黏合剂、润滑剂、木材和软木的浸润剂、纸张上光剂等。
[0008]丙烯酸丁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
12
O2,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主要用于制作纤维、橡胶、塑料的高分子单体。有机工业用于制造黏合剂、乳化剂和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造纸工业用于制造纸张增强剂。涂料工业用于制造丙烯酸酯涂料。
[0009]顺丁烯二酸,又称马来酸,分子式为C4H4O4,是一种二羧酸,易溶于水,主要用于制药、树脂合成,也用作油和油脂的防腐剂。顺丁烯二酸主要用途是制造不饱和聚酯树脂。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
[0011]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易溶于水,具有优良的去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污、乳化、发泡性能和抗硬水性能,用于液体洗涤、餐洗、洗发香波、浴用洗涤等日用化学行业中,也用于纺织、造纸、皮革、机械、石油开采等行业;也可作表面活性剂。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合物为聚丙烯酰胺。
[0013]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线型高分子聚合物,化学式为(C3H5NO)
n
。在常温下为坚硬的玻璃态固体,产品有胶液、胶乳和白色粉粒、半透明珠粒和薄片等。热稳定性良好。能以任意比例溶于水,水溶液为均匀透明的液体。长期存放后会因聚合物缓慢的降解而使溶液粘度下降,特别是在贮运条件较差时更为明显。聚丙烯酰胺作为润滑剂、悬浮剂、粘土稳定剂、驱油剂、降失水剂和增稠剂,在钻井、酸化、压裂、堵水、固井及二次采油、三次采油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
[0015]硅烷偶联剂可提高层道调压剂整体的耐温稳定性。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溶剂为水和乙醇,水可用于填充油层的同时,溶解水溶性成分,而乙醇能够用于溶解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各组分按重量份添加量为,基质成分3

5%、表面活性剂0.1

0.3%、聚合物0.5

1%、改性剂0.01

0.05%、乙醇10%,余量为水。
[001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层道调压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称量各个组分,并将基质成分投入反应釜中;步骤2,向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并混合均匀,使基质成分充分溶解;步骤3,将反应釜加热至反应温度;步骤4,向反应釜中加入活性物质成分并反应后,得到油井调剖剂。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混合过程中采用搅拌使混合更加均匀,搅拌速度60r/min。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70~100℃。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顺丁烯二酸的三元共聚物构建层道调压剂主体,通过使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作为溶剂,能够将三元共聚物完全溶解,添加硅烷偶联剂能够有效改善耐温稳定性,且用料少,制备过程无苛刻要求,易于达到,制备操作简单,有助于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施例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首先公开了一种层道调压剂,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甲基丙烯酸甲酯1%、丙烯酸丁酯1%、顺丁烯二酸1%、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0.1%、聚丙烯酰胺0.5%、硅烷偶联剂0.01%、乙醇10%,余量为水。
[0024]其次,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上述层道调压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
下步骤:
[0025]步骤1,称量各个组分,并将称量后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顺丁烯二酸投入反应釜中;
[0026]步骤2,向反应釜中加入水和乙醇并使用桨式搅拌器以6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均匀,使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顺丁烯二酸充分溶解;
[0027]步骤3,将反应釜加热至75℃
±
2℃;
[0028]步骤4,向反应釜中加入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和硅烷偶联剂,反应2.5h,得到油井调剖剂。
[0029]实施例2
[0030]本实施例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首先公开了一种层道调压剂,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甲基丙烯酸甲酯2%、丙烯酸丁酯1.5%、顺丁烯二酸1.5%、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0.3%、聚丙烯酰胺1%、硅烷偶联剂0.05%、乙醇10%,余量为水。
[0031]其次,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上述层道调压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0032]步骤1,称量各个组分,并将称量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道调压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质成分、活性物质成分和溶剂,其中基质成分为三元共聚物及其衍生物,活性物质成分还包括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改性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道调压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成分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顺丁烯二酸的三元共聚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道调压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道调压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聚丙烯酰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道调压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道调压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和乙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层道调压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按重量份添加量为,基质成分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盛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捷博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