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背压式汽轮机的热网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651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背压式汽轮机的热网循环系统,其包括:热网循环回水管;热网循环水泵,设置在热网循环回水管的一侧,所述热网循环回水管与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接;一级热网加热器,与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排水口相连接,用于对热网循环水泵中输送的水源进行加热;二级热网加热器,连接在一级热网加热器的一侧,所述二级热网加热器的排水端连接有热网循环供水管;汽轮机供热抽汽管道;背压式汽轮机,设置在所述汽轮机供热抽汽管道上;余热回收管;以及热网疏水泵,连接在所述一级热网加热器与二级热网加热器上,所述热网疏水泵的另一端均与热力系统相连接。泵的另一端均与热力系统相连接。泵的另一端均与热力系统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背压式汽轮机的热网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网循环设备
,具体是一种基于背压式汽轮机的热网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寒冷区域,冬季寒冷期较长,为达到节能降耗、安全环保的目的,我国严寒区域多采用热电联产机组集中供热,基于背压式汽轮机的热网循环系统主要利用蒸汽或热水驱动背压式汽轮机发电的能源循环系统。该系统通过从热源中提取能量,将其转化为蒸汽或热水,并通过管道输送到热网中,供应给不同的用户或设备使用。同时,热网中也通过换热器回收用户产生的废热或冷凝水,并将其输送回热源,形成一个封闭循环。这种热网循环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环保低碳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暖通空调、工业生产、城市供热等领域。但现有技术中,大量的电动热网循环水泵在工作中耗费了大量的厂用电,同时对于低参数、大流量的热用户在供热中易出现供需不平衡,导致供热浪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用于卷绕纤维幅材的装置和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背压式汽轮机的热网循环系统,其包括:
[0004]热网循环回水管;
[0005]热网循环水泵,设置在热网循环回水管的一侧,所述热网循环回水管与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接;
[0006]一级热网加热器,与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排水口相连接,用于对热网循环水泵中输送的水源进行加热;
[0007]二级热网加热器,连接在一级热网加热器的一侧,所述二级热网加热器的排水端连接有热网循环供水管;
[0008]汽轮机供热抽汽管道;
[0009]背压式汽轮机,设置在所述汽轮机供热抽汽管道上;
[0010]余热回收管,用于连接一级热网加热器与背压式汽轮机,所述汽轮机供热抽汽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二级热网加热器相连接;以及
[0011]热网疏水泵,连接在所述一级热网加热器与二级热网加热器上,所述热网疏水泵的另一端均与热力系统相连接。
[0012]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背压式汽轮机上安装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相连接。
[0013]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一级热网加热器与二级热网加热器的组成结构相同,并共同包括:
[0014]加热罐;
[0015]进水管,连接在加热罐的进水端,所述加热罐的排水端设置有排水管;
[0016]排烟管,用于回收火电厂燃烧烟气,所述加热罐的下发设置有烟罩,所述排烟管的一端与所述烟罩相连通;
[0017]内加热机构,设置在加热罐内;以及
[0018]烟尘过滤组件,固定在加热罐下方,所述烟尘过滤组件与所述烟罩相连接。
[0019]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内加热机构包括:
[0020]分流仓,设置在加热罐内靠近进水管的一侧,所述分流仓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
[0021]集流仓,设置在加热罐内的另一侧,所述集流仓与排水管相连接;
[0022]分流管,横向连接在分流仓与集流仓之间;
[0023]加热管套,套接在各所述分流管上。
[0024]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分流仓与集流仓之间还设置有侧管道,所述侧管道与分流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且所述烟尘过滤组件的一端套接在侧管道外,用于对侧管道加热,所述加热罐内位于烟尘过滤组件上方还设置有导流罩,所述加热罐上连接有排流管。
[0025]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烟尘过滤组件包括:
[0026]煤烟仓,与所述烟罩相连通;
[0027]定位辊座,设置在煤烟仓内,所述煤烟仓内位于定位辊座的上方与右侧均滑动设置有连接辊座,所述定位辊座与连接辊座上均转动安装有辊轴;
[0028]煤烟滤网,连接在各所述辊轴上;
[0029]灰斗,设置在煤烟仓下方,所述灰斗上倾斜连接有排灰管;以及
[0030]密封仓,设置在所述加热罐内,所述密封仓与所述煤烟仓相连通。
[0031]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煤烟滤网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架设,所述煤烟仓上固定有两个微调伸缩杆,所述微调伸缩杆的一端与各所述连接辊座相固定,所述连接辊座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辊轴相固定。
[0032]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煤烟滤网的斜边架设角度范围在20
°
至38
°
之间。
[0033]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密封仓内横向设置有多个螺旋导管,各所述螺旋导管均串接在所述加热罐中侧管道上,所述螺旋导管中部还设有汇流仓,且所述汇流仓上垂直连接有外接管,所述外接管与其中一个所述分流管相连接。
[0034]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二级热网加热器中的分流仓外连接有直流管,所述直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相连接。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6]本专利技术中用背压式汽轮机取代电机驱动热网循环水泵,将大机五抽蒸汽作为背压式汽轮机汽源,排汽进热网可实现预加热器,掺入城市集中供热,热网循环水可先经过一级热网加热器预加热,再经过二级热网加热器,加热至130℃后对外供出,其中还设置的烟尘过滤组件能有效利用火电厂燃烧烟气(或工作余热等),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多能互补、环保低碳,满足不同用户的热能需求。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级热网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烟尘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中:1、热网循环回水管;11、热网循环水泵;12、汽轮机供热抽汽管道;13、背压式汽轮机;14、二级热网加热器;15、联轴器;16、热网疏水泵;17、热力系统;18、热网循环供水管;2、一级热网加热器;21、加热罐;22、进水管;23、排水管;24、烟罩;25、排烟管;3、烟尘过滤组件;31、煤烟仓;32、定位辊座;33、连接辊座;34、灰斗;35、微调伸缩杆;36、密封仓;4、内加热机构;41、分流仓;42、集流仓;43、分流管;44、加热管套;45、导流罩;46、排流管;47、侧管道;5、螺旋导管;51、汇流仓;52、外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2]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背压式汽轮机的热网循环系统,其包括:
[0043]热网循环回水管1;
[0044]热网循环水泵11,设置在热网循环回水管1的一侧,所述热网循环回水管1与所述热网循环水泵11的进水口相连接;
[0045]一级热网加热器2,与所述热网循环水泵11的排水口相连接,用于对热网循环水泵11中输送的水源进行加热;
[0046]二级热网加热器14,连接在一级热网加热器2的一侧,所述二级热网加热器14的排水端连接有热网循环供水管18;
[0047]汽轮机供热抽汽管道12;
[0048]背压式汽轮机13,设置在所述汽轮机供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背压式汽轮机的热网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热网循环回水管(1);热网循环水泵(11),设置在热网循环回水管(1)的一侧,所述热网循环回水管(1)与所述热网循环水泵(11)的进水口相连接;一级热网加热器(2),与所述热网循环水泵(11)的排水口相连接,用于对热网循环水泵(11)中输送的水源进行加热;二级热网加热器(14),连接在一级热网加热器(2)的一侧,所述二级热网加热器(14)的排水端连接有热网循环供水管(18);汽轮机供热抽汽管道(12);背压式汽轮机(13),设置在所述汽轮机供热抽汽管道(12)上;余热回收管,用于连接一级热网加热器(2)与背压式汽轮机(13),所述汽轮机供热抽汽管道(12)的一端与所述二级热网加热器(14)相连接;以及热网疏水泵(16),连接在所述一级热网加热器(2)与二级热网加热器(14)上,所述热网疏水泵(16)的另一端均与热力系统(17)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背压式汽轮机的热网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式汽轮机(13)上安装有联轴器(15),所述联轴器(15)的一端与所述热网循环水泵(1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背压式汽轮机的热网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热网加热器(2)与二级热网加热器(14)的组成结构相同,并共同包括:加热罐(21);进水管(22),连接在加热罐(21)的进水端,所述加热罐(21)的排水端设置有排水管(23);排烟管(25),用于回收火电厂燃烧烟气,所述加热罐(21)的下发设置有烟罩(24),所述排烟管(25)的一端与所述烟罩(24)相连通;内加热机构(4),设置在加热罐(21)内;以及烟尘过滤组件(3),固定在加热罐(21)下方,所述烟尘过滤组件(3)与所述烟罩(24)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背压式汽轮机的热网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热机构(4)包括:分流仓(41),设置在加热罐(21)内靠近进水管(22)的一侧,所述分流仓(41)与所述进水管(22)相连通;集流仓(42),设置在加热罐(21)内的另一侧,所述集流仓(42)与排水管(23)相连接;分流管(43),横向连接在分流仓(41)与集流仓(42)之间;加热管套(44),套接在各所述分流管(4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海军李俊孙志强杨玉山张明洋忻鹏杨志宾李全全张宝刘君丁建兵韩峰李海军郝永银国文王微吴红波周刚段俊峰刘科徐卫裴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京宁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