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供热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供热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供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集中供热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力失调和热量失衡的问题, 靠近换热站的住户供热温度高, 远离换热站的用户供热温度低。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采用的是大流量小温差的供热模式,造成了换热站循环泵选型偏大,工作运行效率偏低和能耗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热控制方法的新技术方案。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热控制方法,包括:建立用户端所需流量的预测模型、水泵的功率模型和电动调节阀的参数模型;采用序贯最小二乘规划算法,利用所述水泵的功率模型输出的水泵功率构造目标函数,利用所述预测模型输出的用户端所需流量确定的供热总流量、管网系统中各回路压降平衡方程、水泵的运行频率以及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参数构造约束条件,计算得到水泵功率最小时的水泵的运行频率;利用所述水泵功率最小时的水泵的运行频率控制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用户端所需流量的预测模型、水泵的功率模型和电动调节阀的参数模型;采用序贯最小二乘规划算法,利用所述水泵的功率模型输出的水泵功率构造目标函数,利用所述预测模型输出的用户端所需流量确定的供热总流量、管网系统中各回路压降平衡方程、水泵的运行频率以及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参数构造约束条件,计算得到水泵功率最小时的水泵的运行频率;利用所述水泵功率最小时的水泵的运行频率控制所述水泵运转,以使供热时水泵的能耗最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模型输出的用户端所需流量确定供热总流量,包括:采集各用户端的室内温度值、用户端数量和室外气象参数;将所述各用户端的室内温度值和室外气象参数输入所述预测模型,得到各用户端所需的流量;根据所述各用户端所需的流量和用户端数量,确定所述供热总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气象参数包括室外干球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室外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模型包括BP神经网络模型、SVR模型、MLP模型和LSTM模型中任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的功率模型是根据水泵的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伦,刘威华,张博,谢科,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拓普索尔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