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江特大桥主塔塔墩顶部实心段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631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6
本申请涉及塔墩浇筑施工的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临江特大桥主塔塔墩顶部实心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作塔墩至塔墩顶端;S2:盖板底模板支设施工:在塔墩顶端通过吊模支架将底模板吊设在腔室开口上方;S3:支设盖板侧模板并绑扎盖板钢筋网;S4:盖板浇筑施工;S5:拆除盖板侧模板并对盖板表面进行凿毛处理;S6:重复步骤S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江特大桥主塔塔墩顶部实心段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塔墩浇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临江特大桥主塔塔墩顶部实心段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空心薄壁墩结构内设有若干腔室,相比传统实心墩结构可减少大量混凝土用量,具有结构刚度与强度高,截面积较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特大桥主塔塔墩的建造。
[0003]相关技术中,如图1,塔墩1施工至设计标高后需在塔墩1顶端施作实心段11用作后续塔柱12的支撑基础。
[0004]施作空心薄壁墩结构的塔墩顶端的实心段前,通常需要先对塔墩腔室顶部开口处浇筑盖板用以封堵腔室开口后,再进行塔墩墩顶实心段的浇筑。盖板浇筑施工前需先在塔墩的腔室内支设落地式脚手架,再在落地式脚手架顶部支设用于浇筑盖板的底模板;一方面由于腔室通常高达40m以上,导致落地式脚手架所需杆件较多,安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另一方面,落地式脚手架体系复杂,安装施工工序较多,且受塔墩腔室内部狭小等因影响,安装也极其不便,且后续墩顶实心段施工完成通常难以完成落地式脚手架的回收使用,若干需强行回收,需由人工通过塔墩预留的人孔内进入塔墩内进行拆装,拆装周期极长,容易资源的大量浪费;导致大桥塔墩实心段浇筑较为不便,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塔墩腔室开口处盖板的施工难度,优化塔墩顶部实心段的浇筑施工过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临江特大桥主塔塔墩顶部实心段施工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临江特大桥主塔塔墩顶部实心段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临江特大桥主塔塔墩顶部实心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作塔墩至塔墩顶端;S2:盖板底模板支设施工:在塔墩顶端通过吊模支架将底模板吊设在腔室开口上方;S3:支设盖板侧模板并绑扎盖板钢筋网;S4:盖板浇筑施工:在底模板与盖板侧模板形成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盖板;S5:拆除盖板侧模板并对盖板表面进行凿毛处理;S6:重复步骤S2

S5,直至完成剩余腔室开口处盖板的浇筑施工;S7:支设实心段侧模板并绑扎实心段钢筋网;S8:实心段浇筑施工:在塔墩顶端与实心段侧模板围合形成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实心段;S9:拆除实心段侧模板。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吊模机架将盖板的底模板吊设在腔室开口处,
相比传统在塔墩腔室内搭设落地式脚手架后再在其顶部支设底模的方式,规避了因腔室内部空间狭小导致落地式脚手架支设困难的问题,且无需使用大量杆件用作拼装落地式脚手架,一方面便于更好地节约施工资源,另一方面,减少因搭设和拆除落地式脚手架不便而导致实心段施工周期过长的情况,便于后续实心段的浇筑施工。
[0008]优选的,所述吊模支架包括上支架与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包括若干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两端均垂直连接有支腿;所述下支架包括若干分配梁,所述底模板铺设于若干分配梁上方,所述分配梁上设置有若干吊杆,所述吊杆均穿设于底模板且吊杆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撑梁与分配梁上;在步骤S2中,将底模板安装于在吊模支架上后,通过塔吊将吊模支架连同底模板吊运至塔墩顶端上方并下放吊模支架,将支撑梁两端支腿连接在塔墩顶部,并将下支架与底模板移入至腔室顶端开口内。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设腔室顶部开口处的底模板前,可在地面将底模板固定在吊模支架后,再通过塔吊将吊模支架连通底模板一同吊运至塔墩顶部并将底模板移入至腔室开口内便可完成盖板底模板的支设,无需在腔室顶端开口处拼装吊模支架并安装底模板,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且大大节约了吊模支架与底模板支设安装时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底模板的支设效率。
[0010]优选的,相邻所述支撑梁相对一端均对拉连接有连接杆。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上支架的整体强度,便于底模板与下支架可以更加稳固地吊设在上支架下方。
[0012]优选的,在步骤S1中,施作塔墩顶端时,在塔墩顶端端面预埋供支腿插入的套筒;在步骤S2中,吊放吊模支架时,将支撑梁两端的支腿插入至对应的套筒内。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梁两端支腿插入至塔墩顶端的预埋的套筒内,便可实现支腿与塔墩顶端端面紧固连接,便于将上支架稳固地架设腔室开口上方。
[0014]优选的,在步骤S2中,吊装底模板前,在套筒朝向腔室开口的一侧安装用于调节支撑梁位置的三向千斤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吊机将吊模支架吊运至塔墩上方并下放吊模支架时,将支撑梁两端分别抵接在对应的三向千斤顶的Z向活塞杆上后,通过三向千斤顶调节支撑梁的位置,直至支撑梁两端的支腿分别与对应的套筒相对,便于快速准备地将支撑梁两端支腿的支腿插入至对应套筒内。
[0016]优选的,在步骤S3中,绑扎盖板钢筋网时,使盖板的钢筋端部伸出至盖板的侧模板外侧;在步骤S7中,绑扎实心段钢筋网时,将实心段的钢筋与盖板外侧的钢筋相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盖板的钢筋端部伸出至盖板的侧模板外,后续盖板浇筑完成后盖板内钢筋可伸出至盖板外侧,后续将实心段钢筋与的盖板外侧钢筋相连接,待实心段浇筑成型后,有利于提升实心段与盖板的连接一体性,便于进一步提升实心段的整体强度与承载能力。
[0018]优选的,在步骤S1中,将底模板支设在腔室顶部开口后,往底模板与腔室顶部开口之间的间隙填充发泡胶。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发泡胶提升底模板与开口之间间隙的密封性,
减少后续盖板浇筑过程中,混凝土通过底模板与腔室开口之间的间隙渗入至腔室内的情况,便于盖板更好地成型。
[0020]优选的,在步骤S7中,绑扎实心段钢筋网前,在支撑梁上钻设供钢筋插设的通孔;绑扎实心段钢筋网时,将实心段的钢筋穿设于支撑梁上的通孔。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绑扎实心端的钢筋网时,将实心段的钢筋穿设于支撑梁上的穿孔,实现吊模支架与实心段钢筋网的连接,利用吊模支架作为实心段钢筋网的加强骨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实心段整体强度与承载能力。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采用吊模支架将盖板的底模板支设在腔室开口上,相比传统在腔室内搭设落地式脚手架后再支设盖板底模板的方式,本申请无需大量杆件用作支设落地式脚手架,节约了大量资源,减少了盖板施工的施工周期,且盖板的底模板通过吊模支架吊设在腔室开口,该结构简单实用且易于操作,便于后续塔墩顶部实心段的施工的顺利推进,使得塔墩顶部实心段施工更加简单方便;2.通过在绑扎盖板的钢筋网时,使盖板钢筋端部伸出至侧模板外侧,盖板浇筑完成后,盖板内的钢筋端部可伸出至盖板外侧,后续施作实心段钢筋网时,可将实心段钢筋与盖板的钢筋相连接,便于提升盖板与实心段的一体性。
[0023]3.通过在套筒朝向腔室开口的一侧的布设三向千斤顶,后续吊放吊模支架与底模板时,可将支撑梁端部移动至三向千斤顶的Z向活塞杆上方并通过三向千斤顶调节支撑梁的位置,直至支撑梁端部的支腿与对应的套筒相对,便于将支腿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江特大桥主塔塔墩顶部实心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作塔墩(1)至塔墩(1)顶端;S2:盖板(2)底模板(4)支设施工:在塔墩(1)顶端通过吊模支架(3)将底模板(4)吊设在腔室(10)开口上方;S3:支设盖板(2)侧模板并绑扎盖板(2)钢筋网;S4:盖板(2)浇筑施工:在底模板(4)与盖板(2)侧模板形成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盖板(2);S5:拆除盖板(2)侧模板并对盖板(2)表面进行凿毛处理;S6:重复步骤S2

S5,直至完成剩余腔室(10)开口处盖板(2)的浇筑施工;S7:支设实心段(11)侧模板并绑扎实心段(11)钢筋网;S8:实心段(11)浇筑施工:在塔墩(1)顶端与实心段(11)侧模板围合形成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实心段(11);S9:拆除实心段(11)侧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江特大桥主塔塔墩顶部实心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模支架(3)包括上支架与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包括若干支撑梁(31),所述支撑梁(31)两端均垂直连接有支腿(311);所述下支架包括若干分配梁(32),所述底模板(4)铺设于若干分配梁(32)上方,所述分配梁(32)上设置有若干吊杆(33),所述吊杆(33)均穿设于底模板(4)且吊杆(33)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撑梁(31)与分配梁(32)上;在步骤S2中,将底模板(4)安装于在吊模支架(3)上后,通过塔吊(5)将吊模支架(3)连同底模板(4)吊运至塔墩(1)顶端上方并下放吊模支架(3),将支撑梁(31)两端支腿(311)连接在塔墩(1)顶部,并将下支架与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锐姜薪甘帆孙孝林张平全孝杨少君陶新华董申陈政胡伟杨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