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虚拟模板的草甘膦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印迹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模板的草甘膦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复杂基质的预处理过程是农药分析检测的关键一步。固相萃取及其衍生技术可以实现目标分析物从真实样品中分离和预富集,具有高效率、易分离和节省溶剂的优点,但缺少特异性。各种基于酶/抗体也被用来实现对目标物质的特异性识别,然而,酶或抗体的化学/物理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它们在碱或酸、有机溶剂和高温的恶劣环境中的使用。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因其成本低、特异性识别、制备简单和热稳定性好而被用于提高识别选择性和检测灵敏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0003]MIPs是人工生成的具有识别位点的合成聚合物材料,模拟酶与底物或抗原与抗体的特定结合原理,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富集和分离靶标分子。空腔内结合位点的官能团及官能团的排列可以影响MIP的识别能力,主要通过共价、半共价或非共价方法合成。在交联剂的交联作用下,模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虚拟模板的草甘膦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特征在于,以增甘磷为模板分子,以3
‑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以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以氨水为催化剂,利用溶胶
‑
凝胶法制备得到;其中增甘磷、3
‑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的用量比为1:4
‑
8:8
‑
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模板的草甘膦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增甘磷、3
‑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的用量比为1:6:12。3.一种基于虚拟模板的草甘膦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增甘磷为模板分子,溶解后加入功能单体3
‑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交联剂正硅酸乙酯、催化剂氨水反应,其中增甘磷、3
‑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的用量比为1:6:12;反应结束后老化、离心、洗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固体草甘膦虚拟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鹭飞,王淼,王静,佘永新,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