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神经刺激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620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正中神经刺激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刺激发生器、刺激电极和运动反馈设备;刺激发生器用于获取初始刺激强度,还用于基于第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中神经刺激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正中神经刺激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昏迷是临床上的一种危重症,主要表现为完全意识丧失,随意运动消失,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丧失。迄今为止昏迷促醒的治疗方案有多种,如药物、手术治疗、针灸理疗和电刺激等,其中,利用正中神经电刺激(Median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MNES)的促醒效果安全有效,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0003]正中神经电刺激的促醒治疗方法,是利用电刺激原理,在患者腕部正中神经分布区域电刺激,促使昏迷病人苏醒。目前一些正中神经电刺激方法存在两个缺陷:第一需要操作者(比如医护人员、看护人员、家属等)对患者刺激过程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增加了操作者的负担;第二一般是采用固定的刺激强度来对患者进行正中神经电刺激,该方式的刺激强度一般是人为经验确定,不能保证该刺激强度与患者的匹配精度,进而也不能保证电刺激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正中神经刺激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不是以初始刺激强度一直对患者进行刺激,而是通过对患者的拇指运动强度进行智能分析来对患者的刺激强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不仅不需要人为对患者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降低了操作人员的负担,而且还提高了刺激强度与患者的匹配精度,进而可以保证刺激的效果。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正中神经刺激系统,该系统包括刺激发生器、刺激电极和运动反馈设备,其中,运动反馈设备设置于患者的拇指,刺激电极和运动反馈设备,分别与刺激发生器通过导线连接;刺激发生器,用于获取初始刺激强度;刺激发生器,还用于基于第i

1次刺激对应的刺激强度A
i
‑1,确定与第i次刺激对应的刺激强度A
i
,其中,当i=1时,A0为初始刺激强度;刺激发生器,还用于通过刺激电极,以A
i
对患者的正中神经进行第i次刺激;运动反馈设备,用于获取患者的拇指在第i次刺激后的运动强度B
i
;刺激发生器,还用于若B
i
小于第一预设值,通过刺激电极,基于A
i
对正中神经进行第i+1次刺激,直至运动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B
i
大于第一预设值,基于A
i
确定目标刺激强度;刺激发生器,还用于通过刺激电极,以目标刺激强度对正中神经进行刺激。
[000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正中神经刺激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正中神经刺激系统,该系统包括刺激发生器、刺激电极和运动反馈设备,其中,运动反馈设备设置于患者的拇指,刺激电极和运动反馈设备,分别与刺激发生器通过导线连接;
刺激发生器获取初始刺激强度;刺激发生器基于第i

1次刺激对应的刺激强度A
i
‑1,确定与第i次刺激对应的刺激强度A
i
,其中,当i=1时,A0为初始刺激强度;刺激发生器通过刺激电极,以A
i
对患者的正中神经进行第i次刺激;运动反馈设备获取患者的拇指在第i次刺激后的运动强度B
i
;若B
i
小于第一预设值,刺激发生器通过刺激电极,基于A
i
对正中神经进行第i+1次刺激,直至运动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B
i
大于第一预设值,基于A
i
确定目标刺激强度;刺激发生器通过刺激电极,以目标刺激强度对正中神经进行刺激。
[0007]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的方法。
[0008]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二方面的方法。
[0009]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二方面的方法。
[0010]实施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申请中,首先获取初始刺激强度;然后基于第i

1次刺激对应的刺激强度A
i
‑1,确定与第i次刺激对应的刺激强度A
i
,其中,当i=1时,A0为初始刺激强度,比如A
i
可以为A
i
‑1和预设的递增刺激强度值之和;然后以A
i
对患者的正中神经进行第i次刺激;然后获取患者的拇指在第i次刺激后的运动强度B
i
;若B
i
小于第一预设值,基于A
i
对正中神经进行第i+1次刺激,直至运动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B
i
大于第一预设值,基于A
i
确定目标刺激强度;以目标刺激强度对正中神经进行刺激,也即是说,由于预先设置的初始刺激强度不一定与患者匹配,则通过在初始刺激强度的基础上逐渐增加预设的递增刺激强度值对患者的正中神经进行刺激,然后基于拇指的运动强度反馈来确定最终与患者匹配的目标刺激强度,即对初始刺激强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不仅不需要人为对患者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降低了操作人员的负担,而且还提高了刺激强度与患者的匹配精度,进而可以保证刺激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正中神经刺激的场景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正中神经刺激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正中神经刺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正中神经刺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4]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15]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中神经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刺激发生器、刺激电极和运动反馈设备,其中,所述运动反馈设备设置于患者的拇指,所述刺激电极和所述运动反馈设备,分别与所述刺激发生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刺激发生器,用于获取初始刺激强度;所述刺激发生器,还用于基于第i

1次刺激对应的刺激强度A
i
‑1,确定与第i次刺激对应的刺激强度A
i
,其中,当i=1时,A0为所述初始刺激强度;所述刺激发生器,还用于通过所述刺激电极,以所述A
i
对所述患者的正中神经进行第i次刺激;所述运动反馈设备,用于获取所述患者的拇指在所述第i次刺激后的运动强度B
i
;所述刺激发生器,还用于若所述B
i
小于第一预设值,通过所述刺激电极,基于所述A
i
对所述正中神经进行第i+1次刺激,直至运动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若所述B
i
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基于所述A
i
确定目标刺激强度,具体包括:通过所述刺激电极,以所述A
i
对所述正中神经进行多次第一刺激,其中,每个第一刺激对应的刺激强度为所述A
i
;通过所述运动反馈设备获取所述多次第一刺激对应的多个运动强度C
i
;获取所述多个运动强度C
i
中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数量与所述多个运动强度C
i
的数量的第一占比;若所述第一占比小于第二预设值,通过所述刺激电极,基于所述A
i
对所述正中神经进行第i+1次刺激,直至运动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第一占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若所述第一占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将所述A
i
确定为所述目标刺激强度;所述刺激发生器,还用于通过所述刺激电极,以所述目标刺激强度对所述正中神经进行刺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A
i
确定目标刺激强度之后,所述刺激发生器还具体用于:在预设时长后,通过所述运动反馈设备获取运动强度D
i
;若所述D
i
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基于第j

1次刺激对应的刺激强度E
j
‑1,确定与第j次刺激对应的刺激强度E
j
;通过所述刺激电极,以所述E
j
对所述正中神经进行第j次刺激,其中,当j=1时,E0为所述目标刺激强度或者所述初始刺激强度;通过所述运动反馈设备获取所述拇指在所述第j次刺激后的运动强度B
j
;若所述B
j
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通过所述刺激电极,基于所述E
j
对所述正中神经进行第j+1次刺激,直至运动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若所述B
j
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基于所述E
j
确定第一刺激强度;将所述第一刺激强度重新确定为所述目标刺激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E
j
确定第一刺激强度方面,所述刺激发生器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刺激电极,以所述E
j
对所述正中神经进行多次第二刺激,其中,每个第二刺激对应的刺激强度为所述E
j
;通过所述运动反馈设备获取所述多次第二刺激对应的多个运动强度C
j
;获取所述多个运动强度C
j
中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数量与所述多个运动强度C
j
的数量
的第二占比;若所述第二占比小于第二预设值,通过所述刺激电极,基于所述E
j
对所述正中神经进行第j+1次刺激,直至运动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第二占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若所述第二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精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