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支架和光伏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支架和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系统中,通常由低压光伏组件串联后接并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输出几百伏交流电压,再通过变压器升压并入10kV、35kV、110kV等级的中高压电网。
[0003]上述光伏发电系统中,因使用变压器,导致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体积较大而笨重;而且,因并网逆变器与变压器两级变换,导致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较低且效率难以提高。
[0004]目前,中高压光伏发电系统能够解决上述光伏发电系统体积较大而笨重、效率低且效率难以提高的问题。但是,中高压光伏发电系统的中高压光伏组件的电压较高,需要重新设计光伏支架,以保证中高压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0005]综上所述,如何设计光伏支架,以适用于中高压光伏发电系统,保证中高压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支架,以适用于中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和屏蔽层;其中,所述支撑件用于固定在安装面上,所述支撑件为多个且绝缘支撑所述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用于绝缘支撑光伏组件,且所述屏蔽层能够屏蔽所述光伏组件产生的电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包括悬索交织层,所述悬索交织层为导电层且用于和所述光伏组件等电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索交织层包括多个交织的悬索,所述悬索为导电件且所述悬索用于和所述光伏组件等电位连接;其中,所述悬索包括支撑段和屏蔽主体段,所述支撑段用于和光伏组件连接,所述支撑段和所述屏蔽主体段连接,所述支撑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屏蔽主体段的横截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包括至少一层悬索层和至少一层导电层;其中,所述悬索层用于支撑所述导电层和所述光伏组件,所述导电层用于和所述光伏组件等电位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层所述悬索层为第一悬索层,至少一层所述悬索层为第二悬索层,至少一个所述导电层为中间导电层,所述中间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悬索层和所述第二悬索层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索层包括多个并排分布的第一悬索,所述第二悬索层包括多个并排分布的第二悬索,所述第一悬索和所述第二悬索相交织,所述中间导电层固定在所述第一悬索和所述第二悬索的交织位置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还包括:固定板,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其中,所述固定板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固定层和第二固定层,所述中间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层和所述第二固定层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层和所述第二固定层固定连接以夹紧所述中间导电层;所述第一悬索通过所述第一抱箍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悬索通过所述第二抱箍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还包括第三固定层,所述第一固定层、所述第二固定层和所述第三固定层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层、所述第二固定层和所述第三固定层中,一者位于另外两者的中间;位于中间的一者为金属件,另外两者分别为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悬索和所述第二悬索中,一者和所述第一弹性件接触、另一者和所述第二弹性件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层、所述第二固定层、所述第三固定层共用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抱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层、所述第二固定层、所述第三固定层共用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抱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钰,杨善文,时晓蕾,陶高周,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零碳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