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滨海盐沼碳库增量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碳库监测方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滨海盐沼碳库增量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滨海盐沼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蓝碳生态系统之一,我国的滨海盐沼从北至南均有分布,盐沼总面积约11.3万公顷,碳增量监测具有实际意义。因此,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碳库增量监测技术标准是蓝碳生态系统碳库增量监测相关技术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的评估滨海盐沼的碳汇能力和固碳潜力,可为减排增汇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也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的理论依据。
[0003]目前我国已有的滨海盐沼碳库增量监测一般基于二氧化碳涡度塔的监测或者采用柱状样放射性元素测年来获得。二氧化碳涡度塔通过高频的二氧化碳通量监测,计算一定时间内的二氧化碳气体通量来间接获得碳库增量的变化。该方法仪器成本昂贵(每个站位设备为百万元级别),设备维护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高,因此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采集柱状样开展放射性测年来获取沉积速率,从而倒推较长时间尺度以来的沉积速率,从而获得沉积物碳库长期的平均变化量。由于我国滨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滨海盐沼碳库增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滨海盐沼监测范围、监测分区,布设站位;2)确定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碳库增量监测内容、监测指标、监测时间与频率后进行监测;所述监测内容包括滨海盐沼沉积物碳库增量监测和滨海盐沼植被碳库增量监测;所述监测指标,滨海盐沼沉积物碳库增量的监测指标包括地表高程变化量、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表层沉积物容重;滨海盐沼植被碳库增量的监测指标包括植被生物量增量、植被有机碳含量;所述监测时间,为年际尺度,一年周期内至少监测一次;3)计算滨海盐沼沉积物碳库增量,将每个样地内的碳埋藏速率进行平均后作为小区的碳埋藏速率值,乘以小区的总面积,得到小区的沉积物碳库增量;碳埋藏速率如下:CAR=10
×
SEC
×
SBD
×
C式中:CAR表示碳埋藏速率;SEC表示地表高程变化速率;SBD表示沉积物的容重;C表示沉积物碳的百分含量;4)计算滨海盐沼植被碳库增量,滨海盐沼植被包括多年生草本植被、一年生草本植被和灌丛植被;5)滨海盐沼总碳库增量计量:将单位面积内的沉积物碳库增量和植被碳库增量相加,根据监测分区内各个分区的面积,推广至整个滨海盐沼监测区域,获取监测区域内滨海盐沼总碳库增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滨海盐沼碳库增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滨海盐沼监测范围的具体步骤为:(1)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确定监测范围,可从单一区域到国家尺度,以确保评估的范围能充分地包含并代表滨海盐沼生态系统内物种的分布区和生长型;(2)监测范围的边界可通过地图、海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类型图和物种分布图、航空或卫星遥感影像以及文献、历史调查资料确定;对于缺乏资料的调查对象,可在实地踏勘和预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边界;确定边界后应精确绘制并标明坐标,且避免调整;(3)滨海盐沼生境图斑遥感识别按照标准T/CAOE 20.2
‑
2020执行,遥感影像优先选取与现场调查日期相近的时间,空间分辨率优于2m,以获取监测区域范围及分区面积。3.如权利要求1所述滨海盐沼碳库增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监测分区可依据以下顺序划定:a)植物种类和植株密度的差异;b)水动力及地貌特征;c)沉积物类型;d)其他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4.如权利要求1所述滨海盐沼碳库增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布设站位,监测站位采用“样线取样法”或“随机取样法”,沿着与海岸线垂直或平行的方向设置样线,在样线内布设站位进行监测,整体上遵循“分区
‑
样线
‑
站位”进行布设。5.如权利要求1所述滨海盐沼碳库增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滨海盐沼沉积物碳库增量监测的具体步骤包括:(1)采用地表高程监测系统测定滨海盐沼地表高程变化速率;
(2)在地表高程监测完毕时,取表层0~10cm的沉积物样,拍照记录沉积物性状特征,取出10g样品单独封装,用于有机碳含量分析;有机碳样品在实验室冻干或烘干后,参照GB 17378.5
‑
2007关于有机碳含量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3)将剩余的表层0~10cm的沉积物样分出部分样品,装于干净玻璃或陶瓷器皿中于6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后称重;沉积物容重由沉积物干重除以沉积物原始体积确定。6.如权利要求1所述滨海盐沼碳库增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滨海盐沼植被碳库增量监测的具体步骤包括:(1)滨海盐沼植物分类与群落调查:a)对盐沼植物进行分类: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和短叶江芏等多年生草本,需要监测一定时间间隔内(通常为生长季内)地下生物量的变化量;盐地碱蓬等一年生植物,需要监测一年中生长周期中顶峰期的地下生物量作为当年的变化量;柽柳为灌丛植物,当作灌木处理,需要监测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增量;b)对盐沼植物进行群落调查:草本植物群落调查参照T/CAOE 20.4
‑
2020相关规定,灌丛植物群落调查参照T/CAOE 20.3
‑
2020相关规定;通过群落调查,获取植物种属、高度、植株密度、盖度等信息;(2)多年生草本植物生物量增量测量:a)采集植物样方内沉积物,面积为样方大小,取样深度一般至少达到地表以下30cm,个别植物根系特别发达的样地可以酌情加大深度;取样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冲洗时过100目筛,分离出根、茎等生物活体;将收集后的所有植物根系用水冲洗干净,装入铝箔盒标记后置于60℃烘箱烘干至恒重后称重,此值为本次地下生物量监测值;b)在同年植物生长初始期和植物生长顶峰期分别开展地下生物量的测量工作,两次之间的差值为当年多年生草本植物生物量增量;(3)一年生草本植物生物量增量测量在植物生长顶峰阶段,采集植物样方内沉积物,面积为样方大小,取样深度一般至少达到地表以下30cm,个别植物根系特别发达的样地可以酌情加大深度;取样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冲洗时过100目筛,分离出根、茎等生物活体;将收集后的所有植物根系用水冲洗干净,装入铝箔盒标记后置于60℃烘箱烘干至恒重后称重,此值为本年度一年生草本植物生物量增量;(4)灌丛植物生物量增量测量:a)在跟踪记录监测样地内设置2m
×
2m的小样方作为固定样地;b)记录样地内植株的分枝数、基径、冠幅和树高,采用灌木异速生长方程计算得到监测初始时和监测末期的植株生物量;c)利用箱式采样器在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分两次采集表层0~30cm沉积物样品,取样后用高压水枪冲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宁,冯旭文,薛成凤,蔡廷禄,夏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