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型制冷空调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08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热电型制冷空调扇,包括上壳,上壳的一侧连接有下壳,上壳和下壳之间连接有制冷装置,上壳连接有开关,开关通过导线与制冷装置连接,上壳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格栅,制冷装置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出风口格栅相对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热电制冷技术,可实现制冷速度快,绿色无污染,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噪音,适用于炎热夏季的办公室和生活场所,能够起到很好的快速降温效果,且能够持续使用。够持续使用。够持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电型制冷空调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热电型制冷空调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全球各国各地都在陆续突破纪录下的高温。根据国际环境中心统计,极端的炎热天气情况于2000年后开始猛增,部分地区高温也罕见的突破了40度,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办公效率。
[0003]当前市场上的普通的电风扇已不能满足人们在极端炎热的环境下舒适生活,部分空调扇利用了水蒸气挥发来达到降温效果,但降温效果有限且降温效果无法持续。利用冷敷、冰块等方式降温速度快,但制冷过程持续时间短,使用过程难控,容易造成地面积水,完全不适合在办公桌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热电型制冷空调扇,解决了现有空调扇制冷降温效果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热电型制冷空调扇,包括上壳,上壳的一侧连接有下壳,上壳和下壳之间连接有制冷装置,上壳连接有开关,开关通过导线与制冷装置连接,上壳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格栅,制冷装置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出风口格栅相对设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0007]制冷装置包括风道上壳,风道上壳连接有风道下壳,风道上壳和风道下壳连接于上壳和下壳之间,出风口开设于风道上壳的壳体,风道下壳的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卡槽,每个卡槽内均放置有热电片,每个热电片均通过导线与开关连接,每个热电片的制冷端连接有冷端导热翅片,热电片的热端连接有热端散热翅片,冷端导热翅片和热端散热翅片分别卡接与风道下壳的两侧,冷端导热翅片靠近风道上壳设置。
[0008]下壳内连接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与热端散热翅片相对设置,散热风扇通过导线与开关连接。
[0009]下壳的内部固接有分隔板,分隔板与下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进风口小风扇,进风口小风扇通过导线与开关连接,风道下壳开设有制冷进风口,制冷进风口与进风口小风扇相对设置,下壳的壳体连接有进风口格栅,进风口格栅与进风口小风扇相对设置。
[0010]风道下壳的一侧连接有两个弧形风道挡板,两个风道挡板分别设置于卡槽的两端。
[0011]下壳相对的两侧壁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散热口。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专利技术用于斥力线圈的绕线装置,热电型制冷空调扇,采用热电制冷技术,可实现制冷速度快,绿色无污染,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噪音,适用于炎热夏季的办公室和生
活场所,能够起到很好的快速降温效果,且能够持续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热电型制冷空调扇的正视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热电型制冷空调扇的侧视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热电型制冷空调扇外壳的爆炸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热电型制冷空调扇的爆炸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热电型制冷空调扇中风道结构下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出风口格栅,2.开关,3.上壳,4.下壳,5.出风口,6.风道上壳,7.风道下壳,8.散热风扇,9.进风口小风扇,10.进风口格栅,11.冷端导热翅片,12.热电片,13.热端散热翅片,14.卡槽,15.分隔板,16.制冷进风口,17.风道挡板,18.散热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1]如图1

2所示,热电型制冷空调扇,包括上壳3,上壳3的一侧连接有下壳4,上壳3和下壳4之间连接有制冷装置,上壳3连接有开关2,开关2通过导线与制冷装置连接,上壳3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格栅1,制冷装置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5,出风口5与出风口格栅1相对设置。制冷装置采用热电制冷原理,开关2通过导线与装置的电源连接,通过制冷装置制得的冷气通过出风口5以及出风口格栅1吹出,可作为办公桌上的小风扇使用。
[0022]实施例1
[0023]热电型制冷空调扇,包括上壳3,上壳3的一侧连接有下壳4,上壳3和下壳4之间连接有制冷装置,上壳3连接有开关2,开关2通过导线与制冷装置连接,上壳3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格栅1,制冷装置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5,出风口5与出风口格栅1相对设置。
[0024]如图3

4所示,制冷装置包括风道上壳6,风道上壳6连接有风道下壳7,风道上壳6和风道下壳7连接于上壳3和下壳4之间,出风口开设于风道上壳6的壳体,风道下壳7的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卡槽14,每个卡槽14内均放置有热电片12,每个热电片12均通过导线与开关2连接,每个热电片12的制冷端接触有冷端导热翅片11,热电片12的热端接触有热端散热翅片13,冷端导热翅片11和热端散热翅片13分别卡接与风道下壳7的两侧,冷端导热翅片11靠近风道上壳6设置。
[0025]下壳4内连接有散热风扇8,散热风扇8与热端散热翅片13相对设置,散热风扇8通过导线与开关2连接。开关2打开后,热电片12开始工作,热电片12的制冷端开始降温,冷端导热翅片11给风道内部的气流降温,热端散热翅片13将热电片12的热度扩散,通过散热风扇8吹出。
[0026]实施例2
[0027]热电型制冷空调扇,包括上壳3,上壳3的一侧连接有下壳4,上壳3和下壳4之间连接有制冷装置,上壳3连接有开关2,开关2通过导线与制冷装置连接,上壳3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格栅1,制冷装置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5,出风口5与出风口格栅1相对设置。
[0028]制冷装置包括风道上壳6,风道上壳6连接有风道下壳7,风道上壳6和风道下壳7连接于上壳3和下壳4之间,出风口开设于风道上壳6的壳体,风道下壳7的一侧均匀开设有若
干卡槽14,每个卡槽14内均放置有热电片12,每个热电片12均通过导线与开关2连接,每个热电片12的制冷端接触有冷端导热翅片11,热电片12的热端接触有热端散热翅片13,冷端导热翅片11和热端散热翅片13分别卡接与风道下壳7的两侧,冷端导热翅片11靠近风道上壳6设置。
[0029]下壳4内连接有散热风扇8,散热风扇8与热端散热翅片13相对设置,散热风扇8通过导线与开关2连接。
[0030]下壳4的内部固接有分隔板15,分隔板15与下壳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进风口小风扇9,进风口小风扇9通过导线与开关2连接,风道下壳7开设有制冷进风口16,制冷进风口16与进风口小风扇9相对设置,下壳4的壳体连接有进风口格栅10,进风口格栅10与进风口小风扇9相对设置。分隔板15将下壳4分隔为两个腔室,即将散热风扇8与进风口小风扇9分隔开,进风口小风扇9将气流通过制冷进风口16吹入风道下壳7的风道内,通过冷端导热翅片11对气流进行降温。
[0031]实施例3
[0032]热电型制冷空调扇,包括上壳3,上壳3的一侧连接有下壳4,上壳3和下壳4之间连接有制冷装置,上壳3连接有开关2,开关2通过导线与制冷装置连接,上壳3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格栅1,制冷装置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5,出风口5与出风口格栅1相对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热电型制冷空调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3),所述上壳(3)的一侧连接有下壳(4),所述上壳(3)和下壳(4)之间连接有制冷装置,所述上壳(3)连接有开关(2),所述开关(2)通过导线与制冷装置连接,所述上壳(3)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格栅(1),所述制冷装置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5),所述出风口(5)与出风口格栅(1)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型制冷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风道上壳(6),所述风道上壳(6)连接有风道下壳(7),所述风道上壳(6)和风道下壳(7)连接于上壳(3)和下壳(4)之间,所述出风口开设于风道上壳(6)的壳体,所述风道下壳(7)的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卡槽(14),每个所述卡槽(14)内均放置有热电片(12),每个所述热电片(12)均通过导线与开关(2)连接,每个所述热电片(12)的制冷端连接有冷端导热翅片(11),所述热电片(12)的热端连接有热端散热翅片(13),所述冷端导热翅片(11)和热端散热翅片(13)分别卡接与风道下壳(7)的两侧,所述冷端导热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钦周葛畅张春强陈梦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铭鑫热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