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取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肢体运动康复
,应用于上肢康复训练过程中,具体为一种上肢康复训练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取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上肢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脊髓损伤、肌骨退行性病变和外伤等人群的预后十分重要,因此,提供安全、有效和易得的康复训练服务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针对此类康复需求的患者,在医院、康复机构和社区中都具有各类配套的康复训练设备/器械;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此类设备/器械,仍具有智能程度不足和交互体验欠缺的缺陷,导致患者使用过程及使用后的康复效果不佳。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康复训练方法及设备,无法使患者在完全脱离康复师的情况下进行很好的独立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康复训练过程在方法及设备上的缺陷,给患者带来效果更好的康复训练体验,本专利技术专门针对上肢康复训练部分,提供了一种新的上肢康复训练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取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能针对不同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数据采集并自定义训练任务,给用户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康复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采集传感模块,采集用户当前的上肢肌力及活动度数据,并存储至上位机中;S2、上位机基于评估任务,将采集到的上肢肌力及活动度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中;S3、云端服务器将上肢肌力及活动度数据输入内置的康复评估模型中,通过任务编排算法,确定用户当前适配的训练类型、强度及时长,形成训练任务数据并下发至上位机中;S4、上位机依据训练任务数据,驱动下位机控制模块与用户进行交互,开始执行训练任务;采集传感模块持续采集用户执行训练任务时的上肢肌力及活动度数据,在训练任务完成后,上位机对本次训练进行数据统计并呈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康复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康复训练过程开始时,用户首先绑缚穿戴上肢康复训练设备,将用户的手臂固定于设备的人机交互手柄模块上,并以具有一定弹性的绑带辅助手臂的固定;人机交互手柄模块包括直柄手柄握把和手臂托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肢康复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传感模块内置于所述人机交互手柄模块中,采集传感模块与设备整体结构相适配;通过对应于设备中X轴台面和Y轴台面的力传感器,采集传感模块分别采集用户向X轴和Y轴方向运动过程中的施力情况,形成用户当前的上肢肌力及活动度数据;将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量数据转换为数字量数据后,再经过数字滤波处理,存储至上位机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肢康复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上位机依据评估任务的内容,驱动下位机控制模块与用户进行交互;评估任务的内容由康复训练师依据上肢康复训练特点进行设计,评估任务包括静力对抗评估和活动范围评估;静力对抗评估为:以上肢康复训练设备中交互台面的中心点为起始点,用户对人机交互手柄模块施力,使其依次到达交互台面的上、下、左、右侧部分,分别获取到等长收缩能力特征FT1、FT2、FT3、FT4,此过程中下位机控制模块会驱动人机交互手柄模块产生移动阻力,与用户施力进行对抗;活动范围评估为:用户手持人机交互手柄模块,依次在交互台面的正上、右上、正右、右下、正下、左下、正左、左上8个方向点完成顺时针与逆时针圆周运动,并在各点停留一定时长,分别获取到静态保持能力特征FS1、FS2、FS3、FS4、FS5、FS6、FS7、FS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肢康复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集的上肢肌力及活动度数据包括等长收缩能力特征和静态保持能力特征,还包括评估任务中理论到达点与用户实际到达点之间的距离差D、用户在不同理论到达点之间的移动时间T2、在活动范围评估中分别在8个方向点处的停留时长T3和用户给予人机交互手柄模块的施力大小F;由采集传感模块完成所有数据的采集并存储至上位机后,上位机通过有线串口、蓝牙或2.4Ghz无线通信协议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中。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肢康复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云端服务器所接收的上肢肌力及活动度数据为包含时序的当前用户信息数据,对此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特征值提取后,交由康复评估模型进行处理;康复评估模型为个体化机器学习模型,用于依据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泰略,黄一苹,肖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西精创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