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血尿酸浓度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559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低血尿酸浓度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青钱柳提取物2~4份、菊苣提取物2~3份、茯苓提取物2~3份、芹菜籽提取物1~2份、玉米须提取物1~2份、黄精提取物1~2份、柠檬酸钾0.5~1份。所述组合物还包括柠檬酸钠,所述组合物和柠檬酸钠的质量比为9.5~17:0.5~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物见效快、疗效好;组合物由药食两用植物性成分组成,药性温和,口感好,可作为固体饮料使用。可作为固体饮料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低血尿酸浓度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可降低血尿酸浓度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体中尿酸主要来源于机体自身的代谢以及日常饮食当中的摄入,机体当中的核蛋白和核酸以及饮食摄入的嘌呤,通过肝脏代谢分解形成尿酸存在于血液中,大部分的尿酸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只有极少数一部分的尿酸通过胆汁排泄。尿酸的增高可提示尿酸产生过多以及尿酸排泄障碍,有助于判断单纯高尿酸血症、痛风、肾炎等疾病。
[0003]在发现尿酸增高后,医生需要进行降尿酸治疗。常规手段是使用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等药物抑制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此类药物利弊分析:1、目前最常用的非布司他,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XO)抑制剂,阻断次黄嘌呤形成黄嘌呤及黄嘌呤形成尿酸的氧化过程,临床效果确切。问题在于非布司他阻止了嘌呤代谢为尿酸,但嘌呤在身体内的积蓄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美国FDA曾发布黑框警告,非布司他可能会增加患者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2、别嘌醇是另一种较常用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生率3%~10%的过敏反应,及胃肠道、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不良反应。3、苯溴马隆是排泄尿酸的常用药物,今年国家药监局修改了该药的说明书,提示肝损伤及中、重度肾功能不全及肾结石患者禁用。该药在美国属于禁止上市品种,在欧盟国家近期被下架退出药品市场。
[0004]现有技术也公开了可用于降血尿酸的中药组合物:授权公告号CN 115154538 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血尿酸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土茯苓、茯苓、菊苣、车前子、葛根和川牛膝;所述土茯苓、茯苓、菊苣、车前子、葛根和川牛膝质量比为2~4:2~5:2~3:1~3:1~3:1~3。所述中药组合物具有降血尿酸作用,治疗湿热内蕴证效果突出,同时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适合预防保健;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土茯苓、茯苓、菊苣、车前子、葛根和川牛膝配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组合物配方中各味药用量均低于临床用量,部分处方剂量仅相当于人日用量15g,大大降低用药剂量,避免因用量过大可能产生毒副作用,降低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0005]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存在以下问题:见效慢,需要1到3个疗程才能见效(1疗程一个月);口味不佳,给患者的饮用造成一定负担。
[0006]为改变这种状况,临床上尝试用全新的植物中草药进行治疗。
[0007]青钱柳:青钱柳含丰富的皂苷、黄酮、多糖等有机成分,具有祛风,消炎止痛功效,适合于血脂异常、高血粘及痛风人群。青钱柳乃冰川四纪幸存下来的珍稀树种,仅存于中国。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医学界的第三棵树。医学界的第一棵树——柳树,产生了阿司匹林,消炎杀菌、抗血栓,揭开了人类健康史的第一次变革。继心脑血管、癌症、肿瘤之后,高尿酸血症现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有人将青钱柳其芽叶, 炮制成青钱柳茶。近代研究,青钱柳在治疗痛风方面表现突出。
[0008]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晨等研究证明:青钱柳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降低ESR、CRP及IL

1β水平,且安全性较高。青钱柳颗粒与塞来昔布胶囊相比降低IL

1β水平更明显,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阐明。
[0009]南京中医药大学朱克强等在《青钱柳颗粒预防痛风患者初始降尿酸阶段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中证明:对比传统降尿酸治疗初始阶段预防痛风急性发作方案,青钱柳颗粒能够减少痛风患者痛风急性发作的频次、持续的天数,且安全性良好。作为预防初始降尿酸阶段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药物,青钱柳颗粒值得在临床上研究推广。
[0010]茯苓:《本草纲目》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 [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对于高尿酸血症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0011]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张双金等在《西部医学》发表的《茯苓水提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rURAT1 rOAT1和rOCT2表达的影响》中证明,茯苓水提物通过调节肾脏组织中rURAT1(尿酸盐转运体1)、rOAT1(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和rOCT2(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的表达,从而发挥高尿酸血症尿酸的排泄作用。
[0012]广州中医药大学梁丹灵等在《树舌灵芝和茯苓提取物改善高尿酸血症作用研究》中研究证实:1.树舌灵芝、茯苓提取物均能够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促进尿酸排泄,符合中医药对两者为利尿药的定义。2.树舌灵芝、茯苓均有可能对XOD产生抑制作用。通过WB和RT

PCR结果发现茯苓提取物通过调节肾尿酸转运蛋白而促进尿酸排出体外。3.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树舌灵芝和茯苓提取物中均具有至少2个靶标以上的化合物,且树舌灵芝和茯苓都作用于XOD上。
[0013]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邓耒娇等在《西部中医药》发表的《茯苓多糖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小管转运体rURAT1、rOAT1和rOCT2表达的影响》证实:茯苓多糖(PPC)具有明显的抗高尿酸血症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rOAT1的表达、下调r URAT1的表达,从而增加了尿酸的排泄。
[0014]菊苣:菊苣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有近千年的药用、食用史,具较高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研究发现菊苣有显著的降尿酸活性,且兼具调节尿酸相关代谢紊乱作用,在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明确优势。菊苣含有的菊苣酸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肝脏保护,降尿酸、降血糖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能够显著抑制高尿酸状态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GLUT9(尿酸转运蛋白)蛋白表达,提高肾脏清除率,增加肾脏尿酸排泄。
[0015]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徐慧哲等在《菊苣化学成分及其防治尿酸相关代谢性疾病研究进展》中对菊苣的化学成分及其防治尿酸相关代谢性疾病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
[0016]芹菜籽:芹菜籽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等化合物,具有抗氧化、降尿酸、降血压、降血脂、止痛、消炎的作用。
[0017]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仝国辉等在《食品科学》发表的《芹菜籽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影响》中证明,芹菜籽提取物可以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中尿酸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足肿胀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肾脏病理改变轻于模型对照组。芹菜籽提取物对于高尿酸血症及其引
起的肾功能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0018]吉林大学李少鹏等在《芹菜籽提取物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的活性研究》中研究实验表明,芹菜籽水提物和芹菜籽萃取油不但能够减轻实验痛风鼠右踝关节的肿胀,并且还减少了其周围炎性细胞的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低血尿酸浓度的组合物,其特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青钱柳提取物2~4份、菊苣提取物2~3份、茯苓提取物2~3份、芹菜籽提取物1~2份、玉米须提取物1~2份、黄精提取物1~2份、柠檬酸钾0.5~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血尿酸浓度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括柠檬酸钠,所述组合物和柠檬酸钠的质量比为9.5~17:0.5~1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低血尿酸浓度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青钱柳提取物3份、菊苣提取物2.5份、茯苓提取物2.5份、芹菜籽提取物1.5份、玉米须提取物1.5份、黄精提取物1.5份、柠檬酸钾0.75份、柠檬酸钠0.75份。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将青钱柳放入容器,加水至漫过青钱柳,浸泡60min,先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煮90min,待药液澄清,取上清液,获得煎煮液;将煎煮液大火煮开,然后小火慢煮,煎煮浓缩得到膏状物,将膏状物干燥后研磨得到青钱柳提取物;用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慈诺中医药科技山东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