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558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乙醇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除臭剂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呈臭物质是一类挥发性极强的物质,它们在精密仪器无法检测的极低浓度下也能产生相当强烈的臭味。研究表明,呈臭物质的化学特性可以是碱性、酸性、极性和非极性的,也可以由一种或多种呈臭物质组成。空气中呈臭物质主要有五种: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硫醇类、硫醚类等。含氮化合物,如酞胺、三乙胺、尸胺、精胺等;卤素及其衍生物,如氯气、卤代烃等;烃类,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含氧的有机物,如醇、酚醛、酮、有机酸等。
[0003]目前,通常使用的除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感觉除臭法,感觉除臭法也称为掩盖法,即通过使用具有较为强烈芳香气味的物质掩盖抵消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这类物质也称为呈臭物质遮掩剂;第二种是物理吸附法,即利用多孔材料或高分子聚合物吸附臭味分子,将其转移至不易接触刺激到鼻腔的地方,从而达到消臭的目的,但是吸附吸收了呈臭物质的雾滴不能消除呈臭物质,后者会重新挥发进入空气中,除臭效果较差;第三种是化学中和法,中和除臭剂利用其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分别与碱性和酸性呈臭物质反应,从而达到消除臭味的目的,但是它们对于极性和非极性的呈臭物质则不具有中和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制作快速、除臭效果全面,对人体无害、安全的除臭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除臭剂除臭效果差与不具有中和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0006]乙醇20

48份、樟树籽提取物5

8份、紫苏提取物3

6份、月桂提取物1

8份、紫茎泽兰叶提取物2

6份、茶多酚6

12份、环状糊精4

11份、硫细菌为1

6份、酵母菌为2

8份、芽孢菌为2

6份、脱氮菌4

8份、凝胶剂3

9份、氧化锌8

15份、桉叶油0.5

0.8份、有机稳定剂1

4份、交联剂3

7份、聚烃类树脂1

3份。
[0007]优选的,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0008]乙醇40份、樟树籽提取物8份、紫苏提取物5份、月桂提取物6份、茶多酚10份、环状糊精9份、硫细菌为5份、酵母菌为6份、芽孢菌为4份、脱氮菌5份、凝胶剂9份、氧化锌10份、桉叶油0.6份、有机稳定剂3份、交联剂5份、聚烃类树脂2份。
[0009]优选的,乙醇20份、樟树籽提取物3份、紫苏提取物1份、月桂提取物2份、紫茎泽兰叶提取物2份、茶多酚6份、环状糊精4份、硫细菌为1份、酵母菌为2份、芽孢菌为2份、脱氮菌4份、凝胶剂3份、氧化锌8份、桉叶油0.5份、有机稳定剂1份、交联剂3份。
[0010]优选的,乙醇30份、樟树籽提取物6份、紫苏提取物4份、月桂提取物4份、紫茎泽兰叶提取物4份、茶多酚5份、环状糊精6份、硫细菌为3份、酵母菌为4份、芽孢菌为4份、脱氮菌6份、凝胶剂6份、氧化锌15份、桉叶油0.8份、有机稳定剂4份、交联剂9份。
[0011]优选的,所述桉叶油为无色至微黄色液体,可溶于乙醇,且具有似桉叶素的特征香气,所述有机稳定剂选自亚磷酸醋、环氧大豆油、受阻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混合按1:30的比例混合得到。
[0012]优选的,所述脱氮菌包括氨化菌、硝化菌与反硝化菌。
[001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一:将樟树籽、紫苏提、月桂与紫茎泽分别放入到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后待樟树籽、紫苏提、月桂与紫茎泽兰叶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将樟树籽、紫苏提、月桂与紫茎泽兰叶加入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分别通过40目、50目、40目与60目过滤网进行过滤,从而制成樟树籽、紫苏提、月桂与紫茎泽兰叶的粉末;
[0015]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樟树籽、紫苏提、月桂与紫茎泽兰叶的粉末分别加入到提取釜中,并分别加入提取进行混合,混合后静置一周后进行过滤,并重复4

6次,最后经过浓缩得到各自的提取物;
[0016]步骤三:将硫细菌、酵母菌为、芽孢菌为分别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并分别向硫细菌、酵母菌与芽孢菌的培养基中加入脱氮菌,从而分别得到各菌株与脱氮菌的混合种子液,再分别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进而分别得到各菌株遇脱氮菌的发酵液;
[0017]步骤四:将乙醇、樟树籽提取物、紫苏提取物、月桂提取物、紫茎泽兰叶提取物、茶多酚和环状糊精依次放入搅拌器中高速离心搅拌,多次过滤后,制得混合溶液;
[0018]步骤五:向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硫细菌、酵母菌为、芽孢菌为与脱氮菌,进而制得混合溶液;
[0019]步骤六:向步骤五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凝胶剂、氧化锌、桉叶油、有机稳定剂与交联剂,经过反应后将溶液的PH值调制7

8,并进行过滤干燥制得除臭剂微球。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得到的乙醇、樟树籽提取物、紫苏提取物、月桂提取物、紫茎泽兰叶提取物、茶多酚、凝胶剂和环状糊精制得的混合溶液还需要进行密封储存,并在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下进行降解4

6天。
[0021]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该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添加的植物提取物中功能成分含有活性基团,能与异味分子发生分解、聚合、取代、置换或加成反应,而且添加的紫茎泽兰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与苯丙素酚类化合物的羟基可与巯基、胺基、氨等基团进行缩合、中和反应,消除游离在环境中的臭味物质使异味,进而提高了除臭剂微球的除臭效果,并且在除臭剂微球中加入桉叶油,使得微球具有清香。
[0024]2、该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除臭剂微球中添加的脱氮菌为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养分,保证了其他微生物的正常生长,使得其他微生物
可以快速进行生长繁殖,增强微生态平衡,进一步提高除臭剂微球的除臭效果,另外通过脱氮菌与臭气进行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进而转化为氮气排放至大气中,在加快除臭剂的制作流程外,进一步提升了除臭剂微球的除臭效果外,而且与臭气中的物质反应后的产物无毒无害。
[0025]3、该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乙醇20

48份、樟树籽提取物5

8份、紫苏提取物3

6份、月桂提取物1

8份、紫茎泽兰叶提取物2

6份、茶多酚6

12份、环状糊精4

11份、硫细菌为1

6份、酵母菌为2

8份、芽孢菌为2

6份、脱氮菌4

8份、凝胶剂3

9份、氧化锌8

15份、桉叶油0.5

0.8份、有机稳定剂1

4份、交联剂3

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乙醇40份、樟树籽提取物8份、紫苏提取物5份、月桂提取物6份、紫茎泽兰叶提取物4份、茶多酚10份、环状糊精9份、硫细菌为5份、酵母菌为6份、芽孢菌为4份、脱氮菌5份、凝胶剂9份、氧化锌10份、桉叶油0.6份、有机稳定剂3份、交联剂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乙醇20份、樟树籽提取物3份、紫苏提取物1份、月桂提取物2份、紫茎泽兰叶提取物2份、茶多酚6份、环状糊精4份、硫细菌为1份、酵母菌为2份、芽孢菌为2份、脱氮菌4份、凝胶剂3份、氧化锌8份、桉叶油0.5份、有机稳定剂1份、交联剂3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乙醇30份、樟树籽提取物6份、紫苏提取物4份、月桂提取物4份、紫茎泽兰叶提取物4份、茶多酚5份、环状糊精6份、硫细菌为3份、酵母菌为4份、芽孢菌为4份、脱氮菌6份、凝胶剂6份、氧化锌15份、桉叶油0.8份、有机稳定剂4份、交联剂9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除臭机中的除臭剂微球,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联试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医谷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