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不均匀温度场的避雷器、检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5503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均匀温度场的避雷器、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过电压保护装置技术领域;避雷器包括A~C相避雷器,每一相避雷器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避雷器并联形成避雷器组,一相的两个避雷器分别为相邻的第一避雷器和第二避雷器;避雷器检测系统还包括处理器、第一电流表和第二电流表,第一避雷器的高压端与第二避雷器的高压端电连接,第一避雷器的低压端经第一电流表接地,第二避雷器的低压端经第二电流表接地;避雷器检测方法包括检测步骤,分别获得第一避雷器和第二避雷器的漏电流,将获得的两个漏电流比较获得差异程度,根据两数据差异程度获得报警信息;通过对比两个结构相同的相邻的避雷器的漏电流,实现避雷器检测准确。确。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不均匀温度场的避雷器、检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过电压保护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不均匀温度场的避雷器、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撰写人检索,检索式为TACD_ALL:(避雷器AND并联),获得较为接近的现有技术方案如下。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5220402U,名称为一种避雷器芯体、避雷器本体及多柱并联避雷器。该避雷器芯体包括:多片电阻片;其中,各电阻片均沿电阻片的轴向间隔设置,电阻片用以对入侵流动波进行削幅,以实现电压的限制;任意相邻两片电阻片之间均叠放有金属加厚垫块,形成柱状结构,金属加厚垫块的厚度大于电阻片的厚度。通过任意两片电阻片之间叠放的金属加厚垫块,可避免任意两片电阻片之间的直接接触,同时,在电阻片存在绝缘缺陷而发生表面闪烁产生电弧时,金属加厚垫块抑制电弧烧蚀存在绝缘缺陷的电阻片相邻的电阻片,即避免内部缺陷的扩大,进而抑制电弧的发展,从而避免单个电阻片缺陷导致整只避雷器芯体甚至整个避雷器本体故障。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210572540U,名称为一种多柱并联避雷器试验装置。包括依次并联的大电流发生支路、机械开关支路、高频人工过零支路、模拟故障支路和多柱并联避雷器支路。大电流发生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机械开关K0、电感L0和电容器C0;机械开关支路包括机械开关K1;高频人工过零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感L1、电容器C1和火花间隙GAP1;模拟故障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熔丝FU0和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器MOV0以及并联在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器MOV0两端的火花间隙GAP2;多柱并联避雷器支路包括多柱并联避雷器。该试验装置能够根据多柱并联避雷器使用现场工况,对多柱并联避雷器进行1:1真型试验。
[0005]结合上述两篇专利文献和现有的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人分析现有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为避免电力系统的电器设备免受过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损害,通常采用在设备附近安装氧化锌避雷器来限制过电压的。
[0007]红外线测温可泄漏电流测试可以有效发现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金属氧化物阀片是否发生劣化等。但现场测试过程中存在如下两个问题:
[0008]1、泄漏电流检测存在受现场电磁干扰影响,泄漏电流无法反映避雷器真实运行状况。
[0009]泄漏电流带电检测主要是测量避雷器的全电流和阻性电流基波峰值,根据这两个值的变化来判断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金属氧化物阀片是否发生劣化等缺陷。
[0010]如图3所示,对于一字排列的三相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检测,相间干扰原理解释如下。
[0011]如图4所示,受现场电磁场干扰,在进行泄漏电流带电检测时,由于相间干扰影响,A、C相电流相位都要向B相方向偏移,一般偏移角度2
°
~4
°
左右,这导致A相阻性电流增加,C相变小甚至为负。
[0012]当现场电磁场没有变化时,干扰是固定的,采用历史数据的纵向比较,能较好地反映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运行情况,一旦现场电磁场发生变化,则无有效手段根据历史数据判断避雷器健康状况。
[0013]2、红外线测温无法真实反映不均匀温度场中避雷器真实运行状态。
[0014]红外线测温主要是测量避雷器不同部位及三相之间的温差,根据温差来判断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金属氧化物阀片是否发生劣化等缺陷。
[0015]当现场温度场为均匀时,三相温度对比能有效发现避雷器受潮、金属氧化物阀片劣化等缺陷。但由于避雷器三相之间温差超过1℃即可判定设备存在缺陷。三相避雷器所处温度场不均匀时会造成避雷器健康状态的误判。
[0016]如图5所示,为一组新建500kV变电站,500kV单相自耦变压器35kV侧的一组全新避雷器红外测温照片,投入运行后ABC三相温度分别为AAA。全新避雷器状态完好,但按照规程判断,避雷器三相温差超过1℃存在危急缺陷。全面分析,温差原因为一字横向排列的三支避雷器位于B相变压器的一侧,变压器高温运行,散热器风扇将高温空气吹向避雷器,由于三相避雷器与风扇距离不同,距离近的避雷器温度高,距离远的避雷器低。
[0017]现有技术问题及思考:
[0018]如何解决避雷器检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不均匀温度场的避雷器、检测系统及方法,解决避雷器检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002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不均匀温度场的避雷器包括A~C相避雷器,每一相避雷器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避雷器并联形成避雷器组,一相的两个避雷器分别为相邻的第一避雷器和第二避雷器。
[002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将每一相的一只避雷器分成为两个单独的避雷器分别为结构相同的第一避雷器和第二避雷器,一相的第一避雷器与第二避雷器在水平方向上紧邻且并联,形成该相的避雷器组,每一相的避雷器组的性能与相应相划分前的单只避雷器相同。
[002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第一避雷器直径的尺寸<相避雷器直径的尺寸,第二避雷器直径的尺寸<相避雷器直径的尺寸。
[002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相避雷器直径的尺寸为70mm~80mm,第一避雷器直径的尺寸为49.49mm~55.15mm,第二避雷器直径的尺寸为49.49mm~55.15mm。
[0024]一种用于不均匀温度场的避雷器检测系统,基于上述避雷器,还包括处理器和电流表,电流表包括第一电流表A1和第二电流表A2,第一避雷器的高压端与第二避雷器的高压端电连接,第一避雷器的低压端经第一电流表A1接地,第二避雷器的低压端经第二电流表A2接地,第一电流表A1与处理器连接并通信,第二电流表A2与处理器连接并通信。
[002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报警器,处理器与报警器连接并通信;两个避雷器的高压端经一次导体短接,第一电流表A1与处理器电连接,第二电流表A2与处理器电连接。
[002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第一电流表A1获得第一避雷器的第一测量数据a,第二电流表A2获得第二避雷器的第二测量数据b,将获得的第一测量数据a
与第二测量数据b比较获得两测量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根据两数据差异程度获得报警信息。
[002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检测模块,还用于根据式1获得两数据差异程度,当两数据差异程度c>20%时形成第一报警信息,当两数据差异程度c>70%时形成第二报警信息;
[0028]c=|a

b|/min(a,b)
ꢀꢀꢀꢀꢀ
式1
[0029]式1中,两数据差异程度c为第一测量数据a与第二测量数据b之间的差异程度,第一测量数据a为第一电流表A1获得第一避雷器的漏电流,第二测量数据b为第二电流表A2获得第二避雷器的漏电流。
[003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检测模块,还用于第一报警信息为避雷器可能存在异常请注意,第二报警信息为避雷器存在异常请更换。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不均匀温度场的避雷器,包括A~C相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相避雷器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避雷器并联形成避雷器组,一相的两个避雷器分别为相邻的第一避雷器和第二避雷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均匀温度场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将每一相的一只避雷器分成为两个单独的避雷器分别为结构相同的第一避雷器和第二避雷器,一相的第一避雷器与第二避雷器在水平方向上紧邻且并联,形成该相的避雷器组,每一相的避雷器组的性能与相应相划分前的单只避雷器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均匀温度场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避雷器直径的尺寸<相避雷器直径的尺寸,第二避雷器直径的尺寸<相避雷器直径的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均匀温度场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相避雷器直径的尺寸为70mm~80mm,第一避雷器直径的尺寸为49.49mm~55.15mm,第二避雷器直径的尺寸为49.49mm~55.15mm。5.一种用于不均匀温度场的避雷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的避雷器,还包括处理器和电流表,电流表包括第一电流表和第二电流表,第一避雷器的高压端与第二避雷器的高压端电连接,第一避雷器的低压端经第一电流表接地,第二避雷器的低压端经第二电流表接地,第一电流表与处理器连接并通信,第二电流表与处理器连接并通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均匀温度场的避雷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器,处理器与报警器连接并通信;两个避雷器的高压端经一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飞李强胡伟涛付炜平王绪贾晓瑜赵智龙刘鹏宇杨世博李建鹏李佳忆欧阳宝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