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垂直提升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露天坑提矿卡和容器的提升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垂直提升系统及方法,可广泛地应用于露天矿山开采直线运输
,也适用于开挖大截面的超深井筒的提升系统以及用于跨江升降大型船舶内货物的提升系统等其它提升运输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露天开采年产量越来越大,开采矿坑越来越深,对于目前露天矿主要采用矿用自卸汽车进行环向运输,车辆维修与维护费用、柴油消耗及运营成本逐步增大,矿车尾气与噪声污染逐步增大,另外,露天矿边坡高度逐步增高,最终帮坡角越来越陡峭,由于汽车的汽车爬坡角度只有有8
°‑
15
°
,以及整车的自重约为料重的45%,致使运行线路曲线增常,运输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输效率大大降低,大部分矿卡能耗用于自重消耗,增加运输成本,年产量不高、车辆管理系统复杂。
[0003]对于露天煤矿的矿石运输大多采用的胶带运输机,在实际运输的过程中,经过长距离的运输以及煤炭变化等原因,导致设备出现张紧力欠缺、打滑等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垂直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跨于矿坑之上的水平支撑平台(1)、若干自延伸竖直导向通道(2)、竖直牵引提升系统(3)、自适应装载和卸载系统(4);所述自延伸导向通道(2)设在水平支撑平台(1)中部并穿过其预设的上料口(1
‑
4)向下延伸固定到矿坑底部;所述竖直牵引提升系统(3)设置在水平支撑平台(1)上用于提升设在自延伸导向通道(2)内部的提升容器(3
‑
1);所述自适应装载和卸载系统(4)包括设在矿坑底部的自适应装载系统和设在水平支撑平台(1)上的自适应卸载系统;所述自适应装载系统用于将物料装载到提升容器(3
‑
1);所述自适应卸载系统用于卸载提升容器(3
‑
1)中的物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垂直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平台(1)包括塔柱(1
‑
1)、斜拉索(1
‑
2)、运输平台(1
‑
3);所述运输平台(1
‑
3)采用大跨距桁架式或混凝土式结构横跨矿坑,所述运输平台(1
‑
3)通过若干塔柱(1
‑
1)固定地面上,所述塔柱(1
‑
1)与运输平台(1
‑
3)之间连接斜拉索(1
‑
2);所述水平支撑平台(1)的结构形式包括斜拉桥、悬索桥以及系杆拱桥;所述水平支撑平台(1)的布置方式包括沿圆坑直径布置、椭圆坑小径布置、椭圆坑大径端部布置、不规则坑跨度小侧布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垂直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延伸导向通道(2)包括竖直通道支架(2
‑
1)、水平横向支架(2
‑
2)、支撑套架(2
‑
3)、托举机构(2
‑
4);所述竖直通道支架(2
‑
1)由若干标准节(2
‑1‑
1)组成;相邻两个竖直通道支架(2
‑
1)之间固定连接水平横向支架(2
‑
2);所述支撑套架(2
‑
3)置于坑底并套在竖直通道支架(2
‑
1)外部且能够竖直上下移动并锁死固定;托举机构(2
‑
4)下部与坑底固定,托举机构(2
‑
4)上部与竖直通道支架(2
‑
1)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垂直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牵引提升系统(3)包括设在自延伸导向通道(2)内且能够上下移动的提升容器(3
‑
1)、设在自延伸导向通道(2)顶部的导向轮(3
‑
3)、设在水平支撑平台(1)的缠绕式提升机以及连接提升容器(3
‑
1)的钢丝绳(3
‑
2);所述钢丝绳(3
‑
2)通过导向轮(3
‑
3)与缠绕式提升机上的卷筒(3
‑
4)相连,所述的提升容器(3
‑
1)包括物料提升容器、车辆提升容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垂直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式提升机上安装两个卷筒(3
‑
4),两个卷筒(3
‑
4)并排连接于一根轴上,卷筒(3
‑
4)间用突开机构(3
‑
5)相连接,卷筒(3
‑
4)安装于水平支撑平台(1)上,当开采深度增加时,通过突开机构(3
‑
5)调整卷筒(3
‑
4)工作状态,达到自适应开采高度调整,水平支撑平台(1)的两端对称安装若干竖直牵引提升系统(3),同时工作提升物料,提高提升效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垂直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牵引提升系统(3)中的提升方式选用单绳缠绕式提升、双绳缠绕式提升、多绳缠绕提升、多绳摩擦式提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采用多绳摩擦式提升的竖直牵引提升系统(3),还包括滚筒(3
‑
6)、电机(3
‑
7)、第二导向轮(3
‑
8)、储绳轮(3
‑
9);滚筒(3
‑
6)安装在自延伸导向通道(2)顶部,由电机(3
‑
7)驱动;第二导向轮(3
‑
8)安装在自延伸导向通道(2)、储绳轮(3
‑
9)连接在提升容器(3
‑
1)顶部;钢丝绳(3
‑
2)缠绕于其中一个提升容器(3
‑
1)顶部适配的储绳轮(3
‑
9)上,向上经第二导向轮(3
‑
8),跨过滚筒(3
‑
6)缠绕连接在另一个提升容器(3
‑
1)顶部的储绳轮(3
‑
9)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跨距自适应下延伸垂直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卸载系统包括设在带式卸载运输机构(4
‑
7)和矿用运输卡车(4
‑
8);所述自适应装载系统包括矿用电铲(4
‑
1)、矿用自卸车(4
‑
2)、破碎机(4
‑
3)、带式输送机(4
‑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华,席浩然,朱真才,周公博,张圆哲,彭玉兴,江帆,汤裕,花纯利,孟立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