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垄六行膜上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366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垄六行膜上播种机,包括主机架,主机架上设置有牵引架,主机架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深轮和第二限深轮,主机架后端设置有播种器,主机架上设置有开沟机构,开沟机构一侧设置有起垄机构,开沟机构与起垄机构相连接,起垄机构一侧设置有打药机构,打药机构与播种器之间设置有覆膜机构,覆膜机构一侧设置有出土机构,开沟机构与出土机构相配合,以用于将开沟土壤翻送至出土机构上,并通过出土机构从主机架后侧流出后压实在田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一次性完成起垄、打药、膜上播种、覆土镇压,解决了传统老式播种机播种需要人工透苗,透苗不及时容易死苗的问题,减少了用工成本,深受种植大户的信赖。深受种植大户的信赖。深受种植大户的信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垄六行膜上播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三垄六行膜上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规模标准农田的快速推进,各种农用种植机械应运而生,能够满足大规模标准农田机械化种植需求;例如谷物条播种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等,根据播种方法可将播种农机大致分为撒播型、条播型、穴播型,条播型播种机适合用于谷物、蔬菜、牧草等小粒种子,穴播型播种机主要用于玉米、棉花、向日葵、豆类等中耕作物,每个播种机单体可完成开沟、排种、覆土、镇压整个作业过程中;但是传统带有覆膜功能的播种机不能同时兼顾打药和透苗,在排种后,人工进行透苗,透苗不及时容易出现闷苗、死苗等情况,而且人工投入大,种植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老式播种机播种后需要人工进行透苗,透苗不及时容易出现闷苗、死苗等情况,而且人工投入大,种植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三垄六行膜上播种机。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三垄六行膜上播种机,包括主机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垄六行膜上播种机,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上设置有牵引架,所述主机架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深轮和第二限深轮,所述主机架后端设置有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架上设置有开沟机构,所述开沟机构一侧设置有起垄机构,所述开沟机构与所述起垄机构相连接,所述起垄机构一侧设置有打药机构,所述打药机构与所述播种器之间设置有覆膜机构,所述覆膜机构一侧设置有出土机构,所述开沟机构与所述出土机构相配合,以用于将开沟土壤翻送至所述出土机构上,并通过所述出土机构从所述主机架后侧流出后压实在田垄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垄六行膜上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深轮的离地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限深轮的离地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垄六行膜上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机构包括变速箱和开沟盘总成,所述变速箱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部,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第一传动链条与所述开沟盘总成相连接;所述开沟盘总成设置所述主机架下部,且所述开沟盘总成上分别设置有上护罩和下护罩;所述开沟盘总成后侧布置所述出土机构以及所述起隆机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联动件与所述起垄机构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垄六行膜上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垄机构包括三组滚筒件,三组滚筒件依次连接穿设在所述主机架下部,所述滚筒件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下部;所述联动件包括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链条,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通过第二传动链条与所述滚筒件相啮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垄六行膜上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件包括滚轴和滚筒,所述滚轴两端分别对称套设有圆台状滚筒,所述滚轴通过安装架活动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下部,所述滚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通过第二传动链条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相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垄六行膜上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鹏刘智豪王志王俊杰曹逢春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市志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