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货品品项最大不相关的批次订单拣选排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532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货品品项最大不相关的批次订单拣选排序方法,首先,将待拣选的N个订单划分为k个批次订单;然后,将具有相同货品品项数量最小值的两批次订单,作为第1、第2批次订单放入到集合O中;接着,选择与集合O中所含货品品项具有最小“相同货品品项数量”的批次订单,作为新的批次订单放入到集合O中;在拣选过程中,按照与集合O中具有最小“相同货品品项数量”的批次订单,分配新的批次订单,直至批次订单分配完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批次订单拣选排序方法,通过计算货品品项的相关性,尽可能地将存在较大数量相同货品品项的批次订单分隔开来,以避免拣选人员同时进入到同一个U形拣选区货位,降低了等待时间,提高了订单拣选效率。提高了订单拣选效率。提高了订单拣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货品品项最大不相关的批次订单拣选排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批次订单拣选排序方法,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货品品项最大不相关的批次订单拣选排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型企业B2C电子商务模式中,需要在货物种类少、订单量大的电商配送中心货物进行拣选,拣选区通常采用“U”型通道存储货物。如图1所示,给出了现有电商配送中心拣选区现场布局示意图,所示的拣选区采用“U”型布局,将畅销品放于“U”型通道的两个外侧,且布局相同,其中最畅销的货品放置在接近通道入口的位置;所示的拣选区内由拣选人员携带载有若干个周转箱的手推车进行拣选,每个周转箱用来装载一个品种的货物。拣选人员排队进入“U”型通道拣选货物,当负责拣选两个订单的作业人员前往同一货位进行拣选时,由于拣选区内货位较为狭窄,一个货位只能允许一名人员进行拣选,另一名人员只能在此货位等待。
[0003]如图2所示,给出了拣选区拣选人员作业流程图,拣选人员只负责拣选作业。系统会先将订单进行合并,并将该批次内各订单需要的货物清单打印为纸质拣选明细单放入对应的手推车,拣选人员领取载有若干个周转箱的拣选车。拣选人员携拣选车行走至第一个待拣货物侧,根据货物清单将相应数量的货物放置到周转箱中,每个周转箱只放置一种货品,不许混放。当该货品的拣选任务完成后,再按照固定路径行走至下一个待拣货品进行作业。直至该批次中包含的所有货物都拣选完成,拣选人员将拣选车送至拣选完毕区,然后领取下一个批次拣选任务,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完成所有订单。
[0004]其中,拣选区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由三部分构成:固定间隔时间、拣货时间、等待时间。固定间隔时间是指人员在拣选两批订单之间所需的准备时间,该时间为固定值;拣货时间是指人员将货物从货位拣选至手推车内的时间,该时间随订单中货物的数量而定;等待时间是指人员在作业过程因货位被占用而产生的时间,等待时间产生的原因是相邻两个批次订单同时包含同一种货物,负责拣选这两个订单的作业人员前往同一货位进行拣选,而拣选区内货位较为狭窄,一个货位只能允许一名人员进行拣选,另一名人员只能在此货位等待,于是便产生了等待时间。
[0005]由此可见,工作时间的三部分中,只有等待时间的大小是不确定的。等待时间主要受订单排序因素的影响,若调整批次订单的顺序,将可能产生等待时间的相邻两个批次订单改为不相邻,则拣选这两个订单的作业人员就不会同时到该货位拣选,从而消除了等待时间。因此,如何减少拣选等待时间成为了提高拣选效率的关键,本文主要通过订单排序减少作业人员的拣选等待时间,来提高货物分拣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货品品项最大不相关的批次订单拣选排序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货品品项最大不相关的批次订单拣选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批次订单拣选排序方法为:首先,将待拣选的N个订单,按照单个拣选人员一次适宜拣选的货品数量划分为k个批次订单,一个拣选人员一次负责一个批次订单中货品的拣选,并将k个批次订单放入到订单池中;然后,计算订单池中两两批次订单之间所含有的相同货品品项的数量,将具有相同货品品项数量最小值的两批次订单,作为第1批次订单和第2批次订单放入到集合O中,并将第1批次订单和第2批次订单从订单池中删除;接着,从当前订单池中选择与集合O中所含有的货品品项具有最小“相同货品品项数量”的批次订单,作为新的被选中的批次订单放入到集合O中,并将新的被选中的批次订单从订单池中删除,直至集合O中的数量达到拣选人员数量w,按照一个拣选人员负责一个批次订单的原则进行货品拣选;在拣选过程中,当有拣选人员所负责的批次订单拣选完毕后,将拣选完毕的批次订单从集合O中删除,再按照从当前订单池中选择与集合O中所含有的货品品项具有最小“相同货品品项数量”的批次订单,为拣选完毕的拣选人员分配新的批次订单,直至所有批次订单分配完毕。
[0008]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货品品项最大不相关的批次订单拣选排序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0009]a).形成批次订单;设待拣选的订单数量为N,每个订单中含有若干货品品项以及每个货品品项的数量;受手推车容量和货品尺寸的限制,按照单个拣选人员一次适宜拣选的货品数量,将多个订单合并为一个批次订单,每个批次订单中所含有的货品数量大致相等;N个订单被分为k个批次订单,将k个批次订单放入到订单池中;执行步骤b);
[0010]b).获取两批次订单的货品品项相关性;计算订单池中每个批次订单中所含有的货品品项,设订单池中:第i个批次订单所包含的货品品项元素的集合为q
i
,第j个批次订单所包含的货品品项元素的集合为q
j
;第i个、第j个批次订单所具有相同货品品项的集合为q
i
∩q
j
,集合q
i
∩q
j
中货品品项的数量为|q
i
∩q
j
|,则订单池中两两批次订单之间所含有的相同货品品项的数量通过公式(1)进行求取:
[0011]Z
ij
=|q
i
∩q
j
|;i≠j,i≤k,j≤k
ꢀꢀꢀꢀꢀꢀꢀꢀꢀ
(1)
[0012]式中,Z
ij
为第i个、第j个批次订单之间所含有的相同货品品项的数量,k为订单池中原有的批次订单数量;执行步骤c);
[0013]c).选择初始批次订单;订单池中的所有两两批次订单经公式(1)计算后,选择最小Z
ij
值对应的两批次订单作为第1批次订单、第2批次订单,加入到集合O中,集合O的初始值为空集,并将加入到集合O中的第1批次订单、第2批次订单从订单池中删除;执行步骤d);
[0014]d).选取新批次订单;由于拣选人员的数量w通常大于2人,故集合O中的两个批次订单不足以分配,通过公式(2)计算当前订单池中的批次订单i与集合O中所含批次订单的相同货品品项的总数量Z

ij

[0015][0016]式中,o
j
为集合O中第j个批次订单所包含的货品品项元素的集合,m为集合O中当前批次订单的数量;v为订单池中已被筛选出的批次订单,k

v表示当前订单池中所剩余的批次订单;
[0017]选择具有最小Z

ij
值的订单池中的批次订单作为新的批次订单加入到集合,并将
其从订单池中删除;执行步骤e);
[0018]e).补充集合O;判断集合O中的批次订单数量是否达到拣选人员的数量w,如果没有达到,则重复执行步骤d)进行批次订单选取;如果等于,则将集合O中的w个批次订单分别分配给w个拣选人员,拣选人员按照一人一个批次订单的形式进行货品拣选;执行步骤f);
[0019]f).更新集合O;判断是否出现已将其分配的批次订单拣选完毕的拣选人员,如果出现,则将其拣选完毕的批次订单从集合O中删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货品品项最大不相关的批次订单拣选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批次订单拣选排序方法为:首先,将待拣选的N个订单,按照单个拣选人员一次适宜拣选的货品数量划分为k个批次订单,一个拣选人员一次负责一个批次订单中货品的拣选,并将k个批次订单放入到订单池中;然后,计算订单池中两两批次订单之间所含有的相同货品品项的数量,将具有相同货品品项数量最小值的两批次订单,作为第1批次订单和第2批次订单放入到集合O中,并将第1批次订单和第2批次订单从订单池中删除;接着,从当前订单池中选择与集合O中所含有的货品品项具有最小“相同货品品项数量”的批次订单,作为新的被选中的批次订单放入到集合O中,并将新的被选中的批次订单从订单池中删除,直至集合O中的数量达到拣选人员数量w,按照一个拣选人员负责一个批次订单的原则进行货品拣选;在拣选过程中,当有拣选人员所负责的批次订单拣选完毕后,将拣选完毕的批次订单从集合O中删除,再从当前订单池中选择与集合O中所含有批次订单具有最小“相同货品品项总数量”的批次订单,为拣选完毕的拣选人员分配新的批次订单,直至所有批次订单分配完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货品品项最大不相关的批次订单拣选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a).形成批次订单;设待拣选的订单数量为N,每个订单中含有若干货品品项以及每个货品品项的数量;受手推车容量和货品尺寸的限制,按照单个拣选人员一次适宜拣选的货品数量,将多个订单合并为一个批次订单,每个批次订单中所含有的货品数量大致相等;N个订单被分为k个批次订单,将k个批次订单放入到订单池中;执行步骤b);b).获取两批次订单的货品品项相关性;计算订单池中每个批次订单中所含有的货品品项,设订单池中:第i个批次订单所包含的货品品项元素的集合为q
i
,第j个批次订单所包含的货品品项元素的集合为q
j
;第i个、第j个批次订单所具有相同货品品项的集合为q
i
∩q
j
,集合q
i
∩q
j
中货品品项的数量为|q
i
∩q
j
|,则订单池中两两批次订单之间所含有的相同货品品项的数量通过公式(1)进行求取:Z
ij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邱立伟张恒韩冰陈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