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智能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5310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型保护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智能型保护装置,包括置体,所述置体的表面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有冷凝铁板、第一C形框架机构、第二C形框架机构、第一框架机构,置体在高温雨天工作时,通过第一框架机构顶部接水框将雨水收集,再沿分水板两侧弧形板件到达第一条板件表面流至集水件内部收集,随后由集水件内部水量逐渐变多,水源会从集水件的一侧外溢不断下流至第一框架机构的底部排出,在水源从集水件的一侧外溢下流的过程中,水流会对注气机构的表面你旋转圆盘冲击,有效的置体在高温雨天工作情况下置体表面的散热扇内部不会有雨滴进入,减少置体内部电器受雨水侵入出现短路现象。电器受雨水侵入出现短路现象。电器受雨水侵入出现短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智能型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型保护装置
,具体是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智能型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促进了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的发展,分布式电源是指位于负荷附近,装机规模较小,就近接入中低压配电网的电源,包括分布式发电和储能,根据一次能源的利用形式划分,DR主要分为燃气轮机、内燃机等利用清洁能源发电的单元和光伏、风电、水电、生物质能等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单元;根据与电网的接口类型划分,DR主要分为以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等旋转电机并网的发电单元和通过变流器并网的发电单元两类,由于电源并网设计到较多的电路,人们需要使用一种较为智能的保护装置对其进行保护,以免发生意外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安全隐患.
[0003]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202210292427.8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智能型保护装置,涉及智能型保护装置
,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六个过线机构,所述过线机构包括夹持板一和夹持板二,所述夹持板一固定连接于固定板的外表面,所述夹持板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通风机构。它能够通过固定板和过线机构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有效的对其内部的电线进行整理固定,从而避免了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其内部电线较多而导致的电线交错混乱的情况,从而使工作人员在后期维修的时候较为方便,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避免了电线交错混乱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0004]对于上述对比文件其主要是解决电源并网保护装置内部线束凌乱不易维修的问题,但并未考虑若该装置在高温下雨天气情况下工作时,会有雨水飘落至散热分散内部,导致电源并网保护装置内部电器受雨水侵入,出现电器短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智能型保护装置,解决电源并网保护装置在高温下雨天气情况下工作时,会有雨水飘落至散热分散内部,导致电源并网保护装置内部电器受雨水侵入,出现电器短路现象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智能型保护装置,包括置体,所述置体的表面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有冷凝铁板、第一C形框架机构、第二C形框架机构、第一框架机构;
[0009]在所述冷凝铁板、第一C形框架机构、第二C形框架机构、第一框架机构背面固定连接背板件,在所述置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扇;
[0010]在所述置体的外表面先由冷凝铁板包裹,且置体及冷凝铁板之间带有间隙;
[0011]在所述冷凝铁板的表面两侧由第一C形框架机构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呈分开状包裹,且第一C形框架机构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背面由支架件支撑连接,在所述第一C形框架机构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铁;
[0012]其中,所述支架件的一侧通过背板件滑槽分别滑动连接第一C形框架机构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所述。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C形框架机构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的外表面由第一框架机构包裹,且在所述第一框架机构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边框板件,以及边框板件对第一框架机构与第一C形框架机构、第二C形框架机构之间间隙遮挡;
[0014]在所述第一框架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接水框,所述接水框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出水口,在所述接水框底部两侧出水口均固定连接弧形板件,所述弧形板件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条板件,所述第一条板件的一侧与背板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条板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集水件。
[0015]优选地,所述接水框的内部固定连接分水板,且分水板呈三角形。
[0016]优选地,在所述第一C形框架机构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的一侧与第一框架机构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注气机构,在所述第一C形框架机构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气垫;
[0017]在所述第一框架机构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
[0018]所述第一C形框架机构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主电源板,所述主电源板的一侧电性连接导线,所述导线的一侧电性连接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一C形框架机构的一侧内壁呈上下对称分布活动连接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一C形框架机构的内壁滑槽滑动卡接滑杆件,所述滑杆件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条板件,所述第二条板件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电源线,在所述第一C形框架机构的两侧均通过圆环件活动卡接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二电源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伸缩件,所述第二弹性伸缩件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C形框架机构另一侧内壁;
[0019]在所述第一C形框架机构的两侧位于第二电源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第一电源板,所述第一电源板的一侧电性连接第一电源线,所述第一电源线的一侧延长至第一C形框架机构的内部电性连接电磁铁。
[0020]优选地,在所述注气机构的内壁位于两个所述气垫之间设置有气囊件,所述气囊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注气管,所述注气管的外表面通过圆盘固定连接注气机构。
[0021]优选地,所述注气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伸缩件;
[0022]所述第一弹性伸缩件的表面螺纹连接滚珠杆套,所述滚珠杆套的外边面环形固定连接旋转圆盘,所述滚珠杆套的两侧外表面均转轴连接推板件,所述推板件的一侧呈环形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伸缩件。
[0023]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伸缩件的一侧与注气管的表面圆盘可伸缩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伸缩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推气板。
[0024]优选地,所述推气板的外表面与注气管的内壁紧贴,所述推气板的一侧呈环形固定连接长杆,所述长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推板件。
[0025]优选地,所述冷凝铁板的表面相匹配的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水管,在两个所述第一水管之间固定连接第二水管。
[0026]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侧穿过第一C形框架机构的边缘固定连接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出水管。
[0027](三)有益效果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9]置体在高温雨天工作时,通过第一框架机构顶部接水框将雨水收集,再沿分水板两侧弧形板件到达第一条板件表面流至集水件内部收集,随后由集水件内部水量逐渐变多,水源会从集水件的一侧外溢不断下流至第一框架机构的底部排出,在水源从集水件的一侧外溢下流的过程中,水流会对注气机构的表面你旋转圆盘冲击,使旋转圆盘不断旋转同时会带动滚珠杆套沿丝杆表面螺旋前进,滚珠杆套旋转推进同时带动推板件及长杆推动推气板沿注气管内壁前进,从而使气囊件内部受注气管内部注入气体朝两侧膨胀推动第二条板件上移,在第二条板件上移带动第二电源线电源连接至第一电源板内部,随后再由第一电源板经过第一电源线将电源传输至第一C形框架机构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表面电磁铁产生磁性,使第一C形框架机构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相对面相吸,最终将置体外表面包裹,在对置体包裹的同时会由第一C形框架机构内壁的气垫对置体表面散热扇进风口堵住,有效的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智能型保护装置,包括置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置体(1)的表面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有冷凝铁板(3)、第一C形框架机构(4)、第二C形框架机构(5)、第一框架机构(2);在所述冷凝铁板(3)、第一C形框架机构(4)、第二C形框架机构(5)、第一框架机构(2)背面固定连接背板件,在所述置体(1)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扇(17);在所述置体(1)的外表面先由冷凝铁板(3)包裹,且置体(1)及冷凝铁板(3)之间带有间隙;在所述冷凝铁板(3)的表面两侧由第一C形框架机构(4)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5)呈分开状包裹,且第一C形框架机构(4)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5)背面由支架件(9)支撑连接,在所述第一C形框架机构(4)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5)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铁;其中,所述支架件(9)的一侧通过背板件滑槽分别滑动连接第一C形框架机构(4)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智能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形框架机构(4)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5)的外表面由第一框架机构(2)包裹,且在所述第一框架机构(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边框板件,以及边框板件对第一框架机构(2)与第一C形框架机构(4)、第二C形框架机构(5)之间间隙遮挡;在所述第一框架机构(2)的顶部固定连接接水框(6),所述接水框(6)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出水口,在所述接水框(6)底部两侧出水口均固定连接弧形板件(10),所述弧形板件(10)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条板件(11),所述第一条板件(11)的一侧与背板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条板件(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集水件(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智能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框(6)的内部固定连接分水板(601),且分水板(601)呈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智能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C形框架机构(4)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5)的一侧与第一框架机构(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注气机构(14),在所述第一C形框架机构(4)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5)的内部固定连接气垫(8);在所述第一框架机构(2)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一C形框架机构(4)及第二C形框架机构(5)的一侧固定连接主电源板(25),所述主电源板(25)的一侧电性连接导线(15),所述导线(15)的一侧电性连接第二电源线(22),所述第一C形框架机构(4)的一侧内壁呈上下对称分布活动连接第二电源线(2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荣刘海峰赵树军李华康云史善哲刘翔宇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涉县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