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巡逻无人车的动态斗篷伪装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519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巡逻伪装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巡逻无人车的动态斗篷伪装控制系统,包括转动连接在驱动单元上方的主仓体和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仓体上方的采集仓体,所述主仓体的顶部由内至外设置有多个动态伪装模块,所述动态伪装模块位于所述采集仓体的外侧,所述动态伪装模块包括覆盖在所述主仓体外部的主体伪装层和覆盖在所述采集仓体外部的采集伪装层;多个动态伪装模块可以进行收拢切换,动态伪装模块通过主体伪装层的外包围包裹结合采集伪装层的内包围包裹实现完全包裹,同时采集伪装层以及主体伪装层可以不使用的动态伪装模块进行封闭包围,增加隐蔽效果同时实现了多个动态伪装模块可以根据位置信息以及环境情况选择对动态伪装模块更换。情况选择对动态伪装模块更换。情况选择对动态伪装模块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巡逻无人车的动态斗篷伪装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巡逻伪装
,具体是一种用于巡逻无人车的动态斗篷伪装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营区巡逻安全性以及降低巡逻人员的劳动强度,采用巡逻机器人进行营区周围巡逻可以大幅度提高人员安全性降低劳动强度,为了增加巡逻机器人的隐蔽性,常常在巡逻机器人的外部包覆有隐蔽层,隐蔽层主要与环境相关联,例如草地、雪天、沙漠等,从而可以增加隐蔽性,发现潜在威胁;
[0003]但是巡逻范围区域较大时,此时巡逻路线上的环境会发生变化,例如水泥路面、草坪地带、充满黄沙的地带、灌木地带等等,此时对巡逻机器人的单一包裹,很有可能从优势转换为劣势,例如黄沙地带基础色调为黄色,草坪地带基础色调为绿色,此时则导致黄色调的隐蔽层进入草坪地带变得明显,从而由优势转换为劣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巡逻无人车的动态斗篷伪装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br/>[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巡逻无人车的动态斗篷伪装控制系统,包括转动连接在驱动单元上方的主仓体(1)和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仓体(1)上方的采集仓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仓体(1)的外壁由上至下具有弧形滑落部(11)和内扣收拢部(12);所述主仓体(1)的顶部由内至外设置有多个动态伪装模块(100),所述动态伪装模块(100)位于所述采集仓体(2)的外侧,所述动态伪装模块(100)包括覆盖在所述主仓体(1)外部的主体伪装层(3)和覆盖在所述采集仓体(2)外部的采集伪装层(4),所述主体伪装层(3)、所述采集伪装层(4)收纳在所述主仓体(1)的内部;所述主体伪装层(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包覆组合杆(5),所述包覆组合杆(5)由若干个菱形连接单元(51)相互铰接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菱形连接单元(51)之间通过铰接轴(52)铰接,所述铰接轴(52)内设置有扭簧(53),所述扭簧(53)静态下,所述菱形连接单元(51)向外部弯曲,所述包覆组合杆(5)与所述弧形滑落部(11)接触,所述包覆组合杆(5)的端部覆盖在所述内扣收拢部(12)的外部,所述主体伪装层(3)受到所述包覆组合杆(5)的影响向所述内扣收拢部(12)处弯折包覆;所述采集伪装层(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包覆杆(42),使所述主体伪装层(3)覆盖所述主仓体(1)时,所述内包覆杆(42)向内侧歪曲,使所述采集伪装层(4)覆盖在所述采集仓体(2)的外部实现包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巡逻无人车的动态斗篷伪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仓体(2)的顶部为开放结构,所述采集仓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罩(23),所述顶罩(23)与所述采集仓体(2)之间具有声音通过的空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巡逻无人车的动态斗篷伪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仓体(2)的内部有采集镜头(21)和声音采集模块(22),所述声音采集模块(22)通过时延定位控制所述采集仓体(2)的转动角度,调整所述采集镜头(21)的采集方向,所述驱动单元内安装有调速机构,根据所述声音采集模块(22)的采集声音调整所述驱动单元的前进速度。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省王健王延烽涂建刚胡清森刘运斗李静张云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