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发电机转子疲劳特性抑制次同步振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5101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发电机转子疲劳特性抑制次同步振荡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该方法包括:监测电网每个节点的电压、含无功补偿设计节点的无功设备状态信息、计算电网间节点的电压差、相位角、发电机转子本体网格化结构、电网频率检测、网格化转子疲劳水平的傅里叶分解计算、监测的电网频率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次同步振荡频率、对目标函数采用粒子优化算法、发电机转子阻尼调整,计算发电机转子阻尼优化后的电网网损与电压偏差、确保电压偏差小于规定范围、进行无功补偿侧的电压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建立传统发电设备的转子结构的疲劳分析,注入电网实时监测数据,并运用大数据进行算法处理,完成对电网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提升电网在线状态评估和预想事障分析的计算效率。算效率。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发电机转子疲劳特性抑制次同步振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电网可靠性评估以及电网无功优化领域,更具体为一种通过发电机转子疲劳特性抑制次同步振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应对如今全球环境气候的变化,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这些分布式能源需要通过逆变器进行并网,因此电网目前逐渐呈现高渗透率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装置的双高特点。逆变器这类电力电子设备造成了电网低惯性、弱阻尼的特点。由于电网中还存在传统发电机设备,这些发电机的机械装置与电气装置的相互作用下引起次同步振荡,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失去稳定,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的隐患。次同步振荡对发电机转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不加以抑制措施,会对发电机的转子造成很大的损坏,严重时甚至使转子断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考虑发电机转子疲劳特性的快速调整无功补偿器出力的方法,从而减小次同步振荡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稳定性,以及城市配电网调控和供电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电网发展状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发电机转子疲劳特性抑制次同步振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内容包括:监测电网每个节点的电压(1)、含无功补偿设计节点的无功设备状态信息(2)、计算电网间节点的电压差、相位角(3)、发电机转子本体网格化结构(4)、电网频率检测(5)、网格化转子疲劳水平的傅里叶分解计算(6)、监测的电网频率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次同步振荡频率(7)、对目标函数采用粒子优化算法(8)、计算发电机转子阻尼优化后的电网网损与电压偏差(9)、确保电压偏差小于规定范围(10)、进行无功补偿侧的电压调整(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发电机转子疲劳特性抑制次同步振荡方法,其特征在于:发电机已额定转速输出功率为P
max
,工作时长T
life
。输出功率与转子的疲劳水平一般成正比,所以在t时刻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发电机转子疲劳特性抑制次同步振荡方法,其特征在于:发电机的转子本体进行网格划分为M
×
N的网格,每个节点在网格中的坐标为Z(m,n),m∈M,n∈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发电机转子疲劳特性抑制次同步振荡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时刻,转子每个网格的疲劳水平为L
load
(Z(m,n),t)。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发电机转子疲劳特性抑制次同步振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L
load
(Z(m,n),t)进行傅里叶分解,得到各个次同步频率下的每个网格的疲劳水平L
load
(Z(m,n),Δ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发电机转子疲劳特性抑制次同步振荡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系统总体无功波动最小电压偏差最小为原则,建立考虑转子网格的每个网格的疲劳水平最低的目标函数为:式中,k表示发电机所在第k条支路,G
k(i,j)
表示电网中节点i、j间的电导值,U
i
、U
j
与θ
ij
表示第i、j个节点的电压值和两节点间的电压相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影滕云龙梁炯炯陈贵刚毛泽文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