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连杆按摩椅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93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连杆按摩椅支撑机构,包括座椅主体、按摩组件和驱动组件。座椅主体上设有座板和腿部支撑板,腿部支撑板与座板铰接连接。按摩组件中设有保持件、电机、推动件、第一铰接件、第二铰接件以及按摩件。驱动组件中设有驱动件、齿轮、齿条、转动件以及铰接杆。该多连杆按摩椅支撑机构采用驱动组件能够实现腿部支撑板的角度调节,然后配合按摩组件可以对腿部进行推顶式按摩,保证按摩件可以先进行一端对使用者腿部进行推顶,然后再按摩件的另一端再与使用者的腿部实现推顶,呈拍打式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按摩。使用者的腿部进行按摩。使用者的腿部进行按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连杆按摩椅支撑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按摩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连杆按摩椅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按摩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各种手法技巧或器械提供作用力,直接作用于人体表面的特殊部位,使人体产生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最终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体液循环调节,以及经络穴位的传递效应,达到舒筋活骨、消除疲劳、防治疾病的目的,从而实现提高和改善人体生理机能的目的。
[0003]孕妇随着胎儿的逐渐长大会出现下肢水肿或是小腿抽筋的现象,导致晚上不能好好睡觉,严重时会影响到自身和宝宝的健康。而适度的腿部按摩,可以有效地帮助孕妇将积存在腿部的水分及时导向其他部位,促进水分循环,减轻水肿现象。还能够舒缓小腿的肌肉,从而改善小腿抽筋的现象。但是由于人的脚部有很多的穴位,而市场上常见的腿部按摩器通常包括脚步按摩功能,如果在按摩的过程中不小心刺激到脚部对孕妇不利的穴位,很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连杆按摩椅支撑机构。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多连杆按摩椅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座椅主体,其座椅主体上设有座板和腿部支撑板,所述腿部支撑板与座板铰接连接,
[0008]对称安装在腿部支撑板上的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中设有保持件、电机、推动件、第一铰接件、第二铰接件以及按摩件,所述电机、推动件、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安装在保持件中间,所述按摩件位于保持件的上端,所述第一铰接件的一端与推动件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按摩件铰接连接,所述第二铰接件的一端与保持件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按摩件铰接连接,所述电机通过丝杆与推动件连接,所述推动件先推动第一铰接件往上抬升然后再保持第二铰接件往上抬升,
[0009]及用于改变腿部支撑板角度的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中设有驱动件、齿轮、齿条、转动件以及推杆,所述齿轮与驱动件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转动件与齿条中间啮合连接,所述转动件的中间铰接在座板的下端,所述转动件的下端与推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腿部支撑板铰接连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推动件由推动部以及对称设置的推动杆组成,对称设置的推动杆之间形成一活动区域,所述推动杆上设有引导端和推动端。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引导端上表面呈弧形,所述推动端往上隆起,且其表面设有多处凸起部。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按摩件上设有多处球头部,下端设有第一铰接体和第二铰接体,
所述第一铰接体与第一铰接件铰接连接,所述第二铰接体与第二铰接件铰接连接。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铰接件呈弧形,所述第一铰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杆与推动件铰接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杆与第一铰接体铰接连接,所述第二铰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三铰接杆与保持件铰接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铰接杆与第二铰接体铰接连接,所述保持件上设有一与第一铰接杆配合的滑槽。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铰接件由主体部、第一铰接端、第二铰接端和第三铰接端组成,所述第一铰接端位于主体部的一端,第二铰接端位于主体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铰接端位于主体部的下端,所述第三铰接杆位于第一铰接端上,所述第四铰接杆位于第二铰接端上,所述第二铰接端上设有一条形孔,所述第四铰接杆位于条形孔中,所述第三铰接端上设有第五铰接杆,所述保持件上设有与第五铰接杆配合的弧形槽。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三铰接杆上设有一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由杆体段以及对称设置的第一横向段、竖向段、第二横向段、螺旋段、连接段和固定段组成,所述杆体段置于主体部上,所述螺旋段套在第三铰接杆上,所述保持件上设有一固定孔,所述固定段插入至固定孔中。
[0016]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多连杆按摩椅支撑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多连杆按摩椅支撑机构采用驱动组件能够实现腿部支撑板的角度调节,然后配合按摩组件可以对腿部进行推顶式按摩,保证按摩件可以先进行一端对使用者腿部进行推顶,然后再按摩件的另一端再与使用者的腿部实现推顶,呈拍打式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按摩。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多连杆按摩椅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座板、腿部支撑板、按摩组件和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的主视图;
[0020]图4为图2中的腿部支撑板和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2中的按摩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5的俯视图;
[0023]图7为图6中的A

A处剖面图;
[0024]图8为图6的爆炸图;
[0025]图9为图8中的按摩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图8中的第二铰接件和复位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图8中的第一铰接件和推动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为图8中的保持件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座椅主体1、按摩组件2、驱动组件3、驱动取件4、座板5、腿部支撑板6、保持件7、电机8、推动件9、第一铰接件10、第二铰接件11、按摩件12、丝杆13、球头部14、第一铰接体15、第二铰接体16、推动部17、推动杆18、活动区域19、引导端20、推动端21、第五铰接杆22、弧形槽23、凸起部24、第一铰接杆25、第二铰接杆26、第三铰接杆27、第四铰接杆28、滑槽29、第一铰接孔30、主体部31、第一铰接端32、第二铰接端33、第三铰接端34、条形孔35、底板部36、挡板37、第三铰接孔38、复位件39、杆体段40、第一横向段41、竖向段42、第二横向段43、螺旋段44、连接段45、固定段46、固定孔47、驱动件48、齿轮49、齿条50、转动件51、推杆52、铰
接块53、第六铰接杆54、第七铰接杆55、安装块56、第八铰接杆57、半齿轮部58、放置区域59、第二铰接孔60、缺口61。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1]如图1至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多连杆按摩椅支撑机构,包括座椅主体1、按摩组件2和驱动组件3。按摩组件2和驱动取件4位于座椅主体1内部,而按摩组件2是用于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按摩,驱动取件4用于改变按摩组件2的角度,方便按摩组件2能够保持不同的高度,以适合不同的使用状态。
[0032]座椅主体1上设有座板5和腿部支撑板6,腿部支撑板6与座板5铰接连接,驱动组件3位于座板5下端,而按摩组件2位于腿部支撑板6上。
[0033]按摩组件2对称安装在腿部支撑板6上,按摩组件2中设有保持件7、电机8、推动件9、第一铰接件10、第二铰接件11以及按摩件12。电机8、推动件9、第一铰接件10和第二铰接件11安装在保持件7中间,按摩件12位于保持件7的上端,第一铰接件10的一端与推动件9铰接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连杆按摩椅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主体,其座椅主体上设有座板和腿部支撑板,所述腿部支撑板与座板铰接连接,对称安装在腿部支撑板上的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中设有保持件、电机、推动件、第一铰接件、第二铰接件以及按摩件,所述电机、推动件、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安装在保持件中间,所述按摩件位于保持件的上端,所述第一铰接件的一端与推动件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按摩件铰接连接,所述第二铰接件的一端与保持件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按摩件铰接连接,所述电机通过丝杆与推动件连接,所述推动件先推动第一铰接件往上抬升然后再保持第二铰接件往上抬升,及用于改变腿部支撑板角度的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中设有驱动件、齿轮、齿条、转动件以及推杆,所述齿轮与驱动件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转动件与齿条中间啮合连接,所述转动件的中间铰接在座板的下端,所述转动件的下端与推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腿部支撑板铰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杆按摩椅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由推动部以及对称设置的推动杆组成,对称设置的推动杆之间形成一活动区域,所述推动杆上设有引导端和推动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连杆按摩椅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端上表面呈弧形,所述推动端往上隆起,且其表面设有多处凸起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杆按摩椅支撑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初生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宇洲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