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定位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484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组定位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的组定位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设备获取定位组中各个通信设备的位置相关信息以及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根据所述位置相关信息和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目标反射体的目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定位组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内的M个通信设备,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的数量为N个,一个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为所述定位组中任意两个通信设备之间的传播路径的传播时延差异量,且所述传播路径为经过所述目标反射体反射的路径,不同的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对应所述定位组中的两个通信设备不完全相同,N、M为正整数,且M≥N≥3。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定位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无线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组定位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通信技术提供的通信设备定位系统中,虽然可以通过定位参考信号的收发,实现对通信设备的定位,但是相关技术难以对位于无线通信定位系统周围的未知物体进行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定位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能够解决实现对位于无线通信定位系统周围的未知物体的定位、且定位精度高。
[0004]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定位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设备获取定位组中各个通信设备的位置相关信息以及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根据所述位置相关信息和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目标反射体的目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定位组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内的M个通信设备,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的数量为N个,一个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为所述定位组中任意两个通信设备之间的传播路径的传播时延差异量,且所述传播路径为经过所述目标反射体反射的路径,不同的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对应所述定位组中的两个通信设备不完全相同,N、M为正整数,且M≥N≥3。
[0005]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定位方法,定位组至少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执行以下至少一项: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位置信息;发送目标参考信号RS;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RS,并按照第一正交调制序列对所述目标RS进行调制后发送反射;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RS以及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反射信号,所述反射信号是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按照第一正交调制序列对所述目标RS进行调制得到,以及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位置相关信息;接收目标反射体反射的反射信号,所述反射信号与目标RS对应;以及,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其中,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定位组中除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外的任意一个通信设备之间的传播路径的传播时延差异量,且所述传播路径为经过所述目标反射体反射的路径。
[0006]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定位方法,由目标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单元内,所述目标设备作为第一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定位方法的步骤;在第二时间单元内,所述目标设备作为第二通信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中所述的组定位方法的步骤。
[0007]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定位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定位组中各个通信设备的位置相关信息以及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相关信息和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确定目标反射体的目标位置信
息;其中,所述定位组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内的M个通信设备,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的数量为N个,一个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为所述定位组中任意两个通信设备之间的传播路径的传播时延差异量,且所述传播路径为经过所述目标反射体反射的路径,不同的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对应所述定位组中的两个通信设备不完全相同,N、M为正整数,且M≥N≥3。
[0008]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定位装置,定位组至少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位置信息;发送目标参考信号RS;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RS,并按照第一正交调制序列对所述目标RS进行调制后发送反射;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RS以及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反射信号,所述反射信号是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按照第一正交调制序列对所述目标RS进行调制得到,以及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位置相关信息;接收目标反射体反射的反射信号,所述反射信号与目标RS对应;以及,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其中,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定位组中除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外的任意一个通信设备之间的传播路径的传播时延差异量,且所述传播路径为经过所述目标反射体反射的路径。
[0009]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定位装置,应用于目标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内,所述目标设备作为第一通信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组定位方法的步骤;以及在第二时间单元内,所述目标设备作为第二通信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中所述的组定位方法的步骤。
[0010]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0011]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0012]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可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组定位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可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组定位方法的步骤。
[0013]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0014]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0015]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Assistant,PDA)、掌上电脑、上网本、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

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车载设备(VUE)、行人终端(PUE)、智能家居(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家居设备,如冰箱、电视、洗衣机或者家具等)、游戏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终端侧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眼镜、智能首饰(智能手镯、智能手链、智能戒指、智能项链、智能脚镯、智能脚链等)、智能腕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设备获取定位组中各个通信设备的位置相关信息以及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根据所述位置相关信息和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目标反射体的目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定位组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内的M个通信设备,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的数量为N个,一个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为所述定位组中任意两个通信设备之间的传播路径的传播时延差异量,且所述传播路径为经过所述目标反射体反射的路径,不同的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对应所述定位组中的两个通信设备不完全相同,N、M为正整数,且M≥N≥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位置相关信息和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目标反射体的目标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位置相关信息和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反射体与所述定位组中的各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定位时延参数;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时延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反射体的目标位置信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位置相关信息和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反射体与所述定位组中的各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定位时延参数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定位组中的各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二定位时延参数和所述第一传播时延差异量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反射体与所述定位组中的各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定位时延参数;其中,所述位置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定位时延参数,或者,所述位置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定位组中的各通信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定位时延参数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的。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第一传播延迟差异量如下所示:其中,表示发送端为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端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时的第一传播延迟差异量,表示所述发送端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端为第三通信设备时的第一传播延迟差异量,表示所述发送端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端为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时的第一传播延迟差异量,τ
2,1
表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二定位延迟参数、τ
2,3
表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二定位延迟参数、τ
1,3
表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二定位延迟参数,表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目标反射体之间的第一定位延迟参数,表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目标反射体之间的第一定位延迟参数,表示所述目标反射体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定位延迟参数,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是所述定位组中的通信设
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延迟参数对应的矢量x'为:x'=((A')
T
A')
‑1(A')
T
y';其中,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第一传播延迟差异量的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作为接收端的情况下,根据自身获取到的参考信号测量量确定所述第一传播延迟差异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未作为接收端的情况下,接收来自所述定位组中除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传播延迟差异量。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作为接收端的情况下,根据自身获取到的参考信号测量量确定所述第一传播延迟差异量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第一测量量和第二测量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测量量和第二测量量,确定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时延,以及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再经所述目标反射体反射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时的第二时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一时延确定所述第一传播延迟差异量;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量至少包括第一参考信号、第二参考信号、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是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正交调制方式对接收到的第一参考信号进行调制得到,所述第三参考信号是所述目标反射体对接收到的第一参考信号反射得到;所述第二测量量至少包括第四参考信号、第五参考信号、第六参考信号,所述第四参考信号是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第二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五参考信号是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正交调制方式对接收到的第四参考信号进行调制得到,所述第六参考信号是所述目标反射体对接收到的第四参考信号反射得到。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播延迟差异量为:其中,其中,表示所述第一时延,表示所述第二时延,表示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目标反射体之间的第一定位延迟参数,表示所述目标反射体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定位延迟参数,τ
2,1
表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二定位延迟参数,表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所经历的定时误差,表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所经历的定时误差。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作为接收端的情况下,根据自身获取到的参考信号测量量确定所述第一传播延迟差异量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所述第一传播延迟差异量的数量未达到所述N的情况下,按照第一规则更换发送端和/或反射端,以及基于更换后的发送端和/或反射端再次获取所述第一传播延迟差异量;其中,所述第一规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且所述第一规则中配置了多个定位设备对的相关信息,每个所述定位设备对中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至少一个反射端以及至少一个接收端,一个所述定位设备对包括所述定位组中的至少部分通信设备。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设备对中包括的通信设备的数量为S的情况下,每个所述定位设备对中的发送端、反射端、接收端的数量均小于或等于S

2,S≥3,S为正整数。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为不同的时域资源,或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为同一时域上的不同频域资源,或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为同一时域上的不同空域资源,或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为同一时域上的不同码域资源。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所述第四参考信号包括追踪参考信号T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

RS、定位参考信号PRS、定位参考信号UL

SRS中的任一项。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交调制方式包括通断键控OOK方式、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方式、码分多路复用CDM正交码方式中的任一项。14.如权利要求3

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获取定位组中各个通信设备的位置相关信息的步骤,包括:在所述位置相关信息未包括所述第二定位时延参数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获取对应不同反射路径的L个第二传播延迟差异量,以及根据所述L个第二传播延迟差异量确定第二定位延迟参数;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传播时延差异量为所述定位组中任意两个通信设备之间的传播路径的传播时延差异量,且所述传播路径为经过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明袁雁南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