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阀及应用该阻尼阀的液压阻尼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阻尼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阻尼阀及应用该阻尼阀的液压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液压阻尼器实际上是一个振动阻尼器,也是一种减震器。液压阻尼器在车辆中不仅用在悬挂上,在其它的位置也有应用,例如用于驾驶室、车座、方向盘等,也可作为缓冲器用在车辆保险杠上。还用于航天、航空、军工、枪炮等行业以及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的减振消能。
[0003]车辆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车桥(或车轮)与车架(或车身)之间会出现相对运动,为了抑制车桥与车架的相对运动和迅速耗减振动能量,改善车辆行驶平顺性(舒适性),悬架系统中可采用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液力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桥与车架间振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中的活塞连杆组件也会在减震器腔内作往复运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阻尼阀中的不同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机械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再由油液和减震器所吸收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阀,所述阻尼阀包括阻尼阀组件和阀体,所述阀体设有用于油液进出的油液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阀组件还包括:主阀套,所述主阀套上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安装腔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油液通道相连通;主阀芯,所述主阀芯插设在所述主阀套的安装腔内,所述主阀芯可沿所述主阀套轴向方向位移,所述主阀芯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之间产生的间隙为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可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主阀芯还设置有贯通孔,所述主阀芯与所述安装腔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侧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侧腔相连通;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对所述主阀芯施加一个轴向方向的弹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芯上部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抵靠在所述主阀套上并将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封闭或所述主阀芯上部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之间产生间隙使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开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芯上部为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伸出所述安装腔,所述主阀芯向下位移到预设位置时所述凸台结构可与所述安装腔的上端相抵并将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封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壁靠上部分向外侧凹陷形成第一凹槽和/或所述主阀芯外壁向内侧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合围形成所述第一侧腔或所述第一凹槽为第一侧腔或所述第二凹槽为第一侧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芯设置在所述主阀套与调控组件之间,所述调控组件包括调控杆,所述调控杆设置在所述主阀芯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主阀芯和所述调控杆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抵靠在所述主阀芯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调控杆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和活动设置在所述主阀芯上方的支撑套,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主阀芯和所述支撑套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抵靠在所述主阀芯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支撑套下端面上,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撑套和所述调控杆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抵靠在所述支撑套上端面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调控杆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对所述支撑套施加一个轴向方向的弹力,所述支撑套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油液通道的第二通道,所述主阀芯向上位移至预设位置时与所述支撑套相抵,所述主阀芯可带动所述支撑套向上位移,所述主阀套设有延伸至所述安装腔的上端的台阶段,所述支撑套向下移动到预设位置后所述支撑套下端和所述台阶段相抵。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和活动设置在所述主阀芯上方的支撑套,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主阀芯和所述主阀套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抵靠在所述主阀芯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另一端抵靠在所述主阀套上,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撑套和所述调控杆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抵靠在所述支撑套上端面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调控杆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对所述支撑套施加一个轴向方向的弹力,所述支撑套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油液通道的第二通道,所述主阀芯与所述支撑套相抵,所述主阀芯可带动所述支撑套向上位移,所述主阀
套设有延伸至所述安装腔的上端的台阶段,所述支撑套向下移动到预设位置后所述支撑套下端和所述台阶段相抵。9.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永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顶趣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