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过滤解析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473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过滤解析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油气收集管、第一陶瓷膜过滤罐、第二陶瓷膜过滤罐、油气回流管以及排气管,油气收集管依次连接第一陶瓷膜过滤罐、第二陶瓷膜过滤罐和排气管,油气回流管连接于第一陶瓷膜过滤罐、第二陶瓷膜过滤罐之间;油气收集管上设有送风真空泵和第一电磁阀,排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油气回流管上设有解析真空泵和第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采用冷凝、吸附或者冷凝+膜处理技术,无需冷凝,不需要压缩机,仅仅通过物理陶瓷膜过滤吸附即达到排放浓度保持或低于20g/m3,陶瓷膜5年内无需更换,每两年做一次蒸汽透析即可再次使用,有耗材低,低投入高附加值的优点。高附加值的优点。高附加值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过滤解析回收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油气过滤解析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每年轻质油品逸散损失的油品约占轻质油品的0.5%,一方面导致大量的油气或挥发性有机物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导致严重环境污染。另外,由于油气和空气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限一般为1%~6%),油气逸散将导致相应设施周围的油气浓度容易达到爆炸极限,聚集在地面的油气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危及企业的安全生产,直接影响操作人员及周围环境人员的健康。因此,对逸散油气进行回收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0003]传统油气回收处理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作为燃料;二是将油气返回到油罐气液平衡系统中,增加油气分压,减少油品蒸发损失;三是采用回收装置和技术,如冷凝+碳吸附法(将油气降温再用碳进行吸附后脱附处理)、碳吸附法(直接使用碳进行吸附脱附)、冷凝+板膜吸附法(将油气降温再用高压真空泵通过板膜过滤空气直接排放)工艺等。而碳吸附法:使用2个月后,碳需要更换,工作量大、产生较多废碳难以处理(属于危险废物需要专门交于有处理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处理)不是真正意义的节能减排设。冷凝+碳吸附法:夏季持续将油气混合物进行冷凝处理从气相变为液相,设备持续运行,噪音大、耗电高、使用4个月后,碳需要更换,工作量大、产生较多废碳难以处理,零部件较多故障率比较大,也不是真正意义的节能减排设备。
[0004]冷凝+膜吸附法:夏季持续将油气混合物进行冷凝处理从气相变为液相,设备持续运行,噪音大、耗电高;膜的使用周期1

2年,更换成本比较高,是整机价值的1/4。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气过滤解析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油气收集管、第一陶瓷膜过滤罐、第二陶瓷膜过滤罐、油气回流管以及排气管,所述油气收集管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陶瓷膜过滤罐、所述第二陶瓷膜过滤罐和所述排气管,所述油气回流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陶瓷膜过滤罐、所述第二陶瓷膜过滤罐之间;
[0006]其中,所述油气收集管上设有送风真空泵和第一电磁阀,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油气回流管上设有解析真空泵和第三电磁阀。
[0007]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陶瓷膜过滤罐和所述第二陶瓷膜过滤罐内均设有管式分子筛。
[0008]优选的是,所述油气收集管上还设有压力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用于检测与所述油气收集管连接的储油罐内的压力。
[0009]优选的是,所述油气收集管上还设有阻火器和温度变送器。
[0010]优选的是,所述油气收集管和所述第一陶瓷膜过滤罐之间还设有补气管,所述补气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
[0011]优选的是,所述补气管上还设有消声器。
[0012]优选的是,所述排气管上还设有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和阻火通气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不采用冷凝、吸附或者冷凝+膜处理技术,无需冷凝,不需要压缩机,仅仅通过物理陶瓷膜过滤吸附即达到排放浓度保持或低于20g/m3,陶瓷膜5年内无需更换,每两年做一次蒸汽透析即可再次使用,有耗材低,低投入高附加值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油气过滤解析回收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压力变送器;2、送风真空泵;3、阻火器;4、温度变送器;5、第一电磁阀;6、第四电磁阀;7、消声器;8、第一陶瓷膜过滤罐或第二陶瓷膜过滤罐;9、解析真空泵;10、第三电磁阀;11、第二电磁阀;12、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13、阻火通气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2]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气过滤解析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油气收集管、第一陶瓷膜过滤罐8、第二陶瓷膜过滤罐8、油气回流管以及排气管,油气收集管依次连接第一陶瓷膜过滤罐8、第二陶瓷膜过滤罐8和排气管,油气回流管连接于第一陶瓷膜过滤罐8、第二陶瓷膜过滤罐8之间;
[0023]其中,油气收集管上设有送风真空泵2和第一电磁阀5,排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1,油气回流管上设有解析真空泵9和第三电磁阀10。
[00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陶瓷膜过滤罐8和第二陶瓷膜过滤罐8内均设有管式分子筛。油气收集管上还设有压力变送器1,压力变送器1用于检测与油气收集管连接的储油罐内的
压力。油气收集管上还设有阻火器3和温度变送器4,当检测到温度较高时,启动阻火器3。排气管上还设有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12和阻火通气帽13。
[0025]进一步地,油气收集管和第一陶瓷膜过滤罐8之间还设有补气管,补气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6。补气管上还设有消声器7。
[0026]该装置工作流程:
[0027]当压力变送器1检测到与油气收集管连接的储油罐内的压力值达到预先设置的阈值,则打开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11,送风真空泵2开始工作即泵送混合油气至第一陶瓷膜过滤罐8和第二陶瓷膜过滤罐8进行油气过滤;混合油气中的碳氢化合物被过滤到到高通量纳米陶瓷膜中,停留于陶瓷膜过滤吸附床内,混合气体中的空气成分不受过滤直接通过陶瓷膜的膜芯进入排气管中,并送到大气环境中;而当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12检测到排放值小于有关部门规定的允许排放值,则关闭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11,打开第三电磁阀10,并启动解析真空泵9进行解析,利用真空的作用将过滤吸附在陶瓷膜上的碳氢化合物解析出来,一部分高浓度油气还原成汽油,跟随未被还原的油气一起返回储油罐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过滤解析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气收集管、第一陶瓷膜过滤罐、第二陶瓷膜过滤罐、油气回流管以及排气管,所述油气收集管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陶瓷膜过滤罐、所述第二陶瓷膜过滤罐和所述排气管,所述油气回流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陶瓷膜过滤罐、所述第二陶瓷膜过滤罐之间;其中,所述油气收集管上设有送风真空泵和第一电磁阀,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油气回流管上设有解析真空泵和第三电磁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过滤解析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瓷膜过滤罐和所述第二陶瓷膜过滤罐内均设有管式分子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过滤解析回收处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伦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融通陕西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