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通信的滤波天线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623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急通信的滤波天线阵列,包括中心阵列单元和四个边缘阵列单元。中心阵列单元包括第一谐振腔以及与第一谐振腔连通的第二谐振腔、第三谐振腔和第四谐振腔;第二谐振腔位于第一谐振腔的顶部中心位置;第二谐振腔的上下两侧分别为第三谐振腔,第二谐振腔的左右两侧分别为第四谐振腔;第三谐振腔和第四谐振腔的内部包括垂直于横向辐射槽的第一金属轴和第二金属轴。四个边缘阵列单元分别位于中心阵列单元的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通信的滤波天线阵列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急通信的滤波天线阵列。

技术介绍

[0002]现代意义的应急通信,一般指在出现自然的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是一种具有暂时性的、为应对自然或人为紧急情况而提供的特殊通信机制。应急通信要求在应急突发事件发生时将事故现场的相关信息远程回传至指挥台,通过指挥台对事故现场进行远程调度指挥。因此,应急通信对负责信息回传的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回传信息设备具有高集成度、高辐射性能和低网络损耗等。
[0003]滤波天线因其具有降低匹配网络损耗的特性,被广泛运用于应急通信系统中。目前,应用于应急通信系统中的滤波天线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设计得到:第一种方法是对滤波器和天线进行单独设计,通过级联得到滤波天线;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带滤波器综合设计的方式得到滤波天线;第三种方法是采用在天线设计结构中引入辐射零点的方式得到滤波天线。上述第一种方法可减少匹配网络的设计,但集成度不高;第二种方法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通信的滤波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阵列单元(1)和四个边缘阵列单元(2);中心阵列单元(1)包括第一谐振腔(11)以及与第一谐振腔(11)连通的第二谐振腔(12)、第三谐振腔(13)和第四谐振腔(14);第二谐振腔(12)位于第一谐振腔(11)的顶部中心位置;第一谐振腔(11)的顶部所在平面上,第二谐振腔(12)的上下两侧分别为第三谐振腔(13),第二谐振腔(12)的左右两侧分别为第四谐振腔(14);第三谐振腔(13)的顶部设置有横向辐射槽(121),第三谐振腔(13)的内部包括垂直于横向辐射槽(121)的第一金属轴(122)和第二金属轴(123);第一金属轴(122)位于横向辐射槽(121)的一端靠近第三谐振腔(13)的顶部位置,第二金属轴(123)位于横向辐射槽(121)的另一端靠近第三谐振腔(13)的底部位置;第四谐振腔(14)由第三谐振腔(13)旋转90
°
得到;将中心阵列单元(1)的第三谐振腔(13)和第四谐振腔(14)旋转90
°
后得到边缘阵列单元(2);四个边缘阵列单元(2)的中心分别位于中心阵列单元(1)的45
°
角、135
°
角、225
°
角和315
°
角上;每一个边缘阵列单元(2)与中心阵列单元(1)共用一个第三谐振腔(13)和一个第四谐振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通信的滤波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第一谐振腔(11)的横截面为十字形;第二谐振腔(12)的底部中心位置和第一谐振腔(11)的顶部中心位置均设置有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十字缝隙,电场通过十字缝隙从第一谐振腔(11)进入第二谐振腔(12);两个第三谐振腔(13)的底部中心位置和第一谐振腔(11)的纵轴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横向缝隙,电场通过横向缝隙从第一谐振腔(11)进入第三谐振腔(13);两个第四谐振腔(14)的底部中心位置和第一谐振腔(11)的横轴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纵向缝隙,电场通过纵向缝隙从第一谐振腔(11)进入第四谐振腔(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急通信的滤波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第二谐振腔(12)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十字形辐射槽,第三谐振腔(13)的顶部设置有平行于横向缝隙的横向辐射槽,第四谐振腔(14)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平行于纵向缝隙的纵向辐射槽;俯视角度上,十字形辐射槽与十字缝隙重合,横向辐射槽与横向缝隙重合,纵向辐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磊李云峰聂鹏曾大和陈旭黄文槐唐娜唐志国冯菁李国刚李云波何维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应急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