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插方便的一次性脑电传感器接头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440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拔插方便的一次性脑电传感器接头连接装置,涉及一次性脑电传感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一次性脑电传感器接头在插入插头的时候需要人员手指抓住接头一端的圆弧形将接头插入,体积小,并且离芯片比较近,导致插入不稳且手指容易受阻的问题。所述韧性带的一端设置有接头,所述韧性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电极片,所述第四电极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极片,所述第三电极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片;还包括:延伸座,其设置在所述接头的两侧,所述延伸座的一侧设置有一体座,且一体座与接头为一体结构,所述延伸座和一体座均设置有两个。有两个。有两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拔插方便的一次性脑电传感器接头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次性脑电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拔插方便的一次性脑电传感器接头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次性脑电传感器是目前以脑电来判断镇静水平和监测麻醉深度,主要由电极主体和连接接头组成;
[0003]例如公告号为CN213606427U的中国授权专利(一次性使用脑电传感器):包括电极主体以及与电极主体连接的电极插片装置,电极主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电路绝缘层、导电涂层、电路层和PET基材,电极插片装置包括芯片、位于芯片底部的双面粘贴胶层以及设置于双面粘贴胶层底部的接口卡托,接口卡托包括上接口卡托、下接口卡托、以及位于上接口卡托和下接口卡托之间的弹性片,本技术通过在电极插片装置的接口卡托内安装弹性片,使接口卡托上下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可以改善或减少因尺寸精度误差导致的现有电极插片装置的接口卡托导联线插座装拆困难或损坏或接触不良等问题。
[0004]但是,现有一次性脑电传感器接头在插入插头的时候需要人员手指抓住接头一端的圆弧形将接头插入,体积小,并且离芯片比较近,导致插入不稳且手指容易受阻;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拔插方便的一次性脑电传感器接头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拔插方便的一次性脑电传感器接头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一次性脑电传感器接头在插入插头的时候需要人员手指抓住接头一端的圆弧形将接头插入,体积小,并且离芯片比较近,导致插入不稳且手指容易受阻的问题。r/>[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拔插方便的一次性脑电传感器接头连接装置,包括:韧性带,所述韧性带的一端设置有接头,所述韧性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电极片,所述第四电极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极片,所述第三电极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片;
[0007]还包括:
[0008]延伸座,其设置在所述接头的两侧,所述延伸座的一侧设置有一体座,且一体座与接头为一体结构,所述延伸座和一体座均设置有两个;
[0009]第一调节臂,其设置在所述一体座和延伸座之间,所述第一调节臂的外部设置有第二调节臂,所述第一调节臂和第二调节臂之间通过转动中心柱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臂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空槽。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臂和第二调节臂的两端通过转动端头柱与一体座和延伸座连接,且第一调节臂和第二调节臂与转动端头柱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一体座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移动槽,所述延伸座的侧表面设置有第
二移动槽,所述接头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芯片。
[0012]优选的,所述延伸座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柱,且挤压柱与延伸座为一体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第三电极片和第四电极片的下端面设置有触棉,所述触棉的外部这是有医用双面胶。
[0014]优选的,所述韧性带包括电路层,所述电路层的上端设置有电路绝缘层,所述电路层的下端设置有PET基材。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在接头两侧均设置一体座和延伸座,一体座和延伸座之间通过第一调节臂和第二调节臂连接,第一调节臂插入第二调节臂连接的转动空槽内部,依靠转动中心柱连接,并且第一调节臂和第二调节臂的两端依靠转动端头柱沿着延伸座和一体座表面的第一移动槽和第二移动槽移动,从而实现一体座和延伸座长度调节,然后按压两个延伸座,按压的时候压住位于延伸座的转动端头柱,避免两个转动端头柱向两边移动,这时再插入接头,就不易因为距离近的原因导致手指受阻的现象发生,也不易因为体积小导致插入滑落的现象发生,提高拔插的便利性。
[0017]2、通过在延伸座一侧表面设置挤压柱,当两个延伸座在挤压的时候,依靠挤压柱可以弥补接头的厚度,这样就可以保障两个延伸座保持水平,从而避免第一调节臂和第二调节臂按压弯曲损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调节臂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延伸座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韧性带层次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韧性带;2、第一电极片;3、第二电极片;4、第三电极片;5、第四电极片;6、接头;7、芯片;8、一体座;9、延伸座;10、第一移动槽;11、第二移动槽;12、第一调节臂;13、第二调节臂;14、医用双面胶;15、触棉;16、转动空槽;17、转动中心柱;18、转动端头柱;19、挤压柱;20、电路绝缘层;21、电路层;22、PET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拔插方便的一次性脑电传感器接头连接装置,包括:韧性带1,韧性带1的一端设置有接头6,韧性带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电极片5,第四电极片5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极片4,第三电极片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极片3,第二电极片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片2;
[0025]还包括:
[0026]延伸座9,其设置在接头6的两侧,延伸座9的一侧设置有一体座8,且一体座8与接头6为一体结构,延伸座9和一体座8均设置有两个;
[0027]第一调节臂12,其设置在一体座8和延伸座9之间,第一调节臂1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调节臂13,第一调节臂12和第二调节臂13之间通过转动中心柱17连接,第二调节臂13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空槽16。
[0028]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调节臂12和第二调节臂13的两端通过转动端头柱18与一体座8和延伸座9连接,且第一调节臂12和第二调节臂13与转动端头柱18转动连接,便于第一调节臂12和第二调节臂13两端拉近,从而进行一体座8和延伸座9之间的距离调整。
[0029]请参阅图1,一体座8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移动槽10,延伸座9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移动槽11,接头6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芯片7,第一移动槽10和第二移动槽11分别贯穿一体座8和延伸座9,对第一调节臂12和第二调节臂13两端起到移动限位效果。
[0030]请参阅图3,延伸座9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柱19,且挤压柱19与延伸座9为一体结构,两个延伸座9挤压的时候,依靠挤压柱19弥补接头6的厚度,避免第一调节臂12和第二调节臂13按压弯曲损坏。
[0031]请参阅图1,第一电极片2、第二电极片3、第三电极片4和第四电极片5的下端面设置有触棉15,触棉15的外部这是有医用双面胶14,便于对第一电极片2、第二电极片3、第三电极片4和第四电极片5与患者皮肤固定。
[0032]请参阅图4,韧性带1包括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拔插方便的一次性脑电传感器接头连接装置,包括韧性带(1),所述韧性带(1)的一端设置有接头(6),所述韧性带(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电极片(5),所述第四电极片(5)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极片(4),所述第三电极片(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极片(3),所述第二电极片(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片(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伸座(9),其设置在所述接头(6)的两侧,所述延伸座(9)的一侧设置有一体座(8),且一体座(8)与接头(6)为一体结构,所述延伸座(9)和一体座(8)均设置有两个;第一调节臂(12),其设置在所述一体座(8)和延伸座(9)之间,所述第一调节臂(1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调节臂(13),所述第一调节臂(12)和第二调节臂(13)之间通过转动中心柱(17)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臂(13)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空槽(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拔插方便的一次性脑电传感器接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臂(12)和第二调节臂(13)的两端通过转动端头柱(18)与一体座(8)和延伸座(9)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盖德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